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孫竹生辰陽山谷間高不盈尺細僅如針而凡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孫竹生辰陽山谷間高不盈尺細僅如針而凡所》是南宋著名教育家張栻作品之一。

張栻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其一世祖張九皋,是唐朝宰相張九齡之弟,曾任唐嶺南節度使[1],由韶州曲江(今屬廣東)遷長安。傳至八世祖張璘,任國子祭酒,隨唐僖宗入蜀,由長安徙成都。十世祖張文矩,封沂國公,即為張栻高祖,早逝,夫人楊氏攜子由成都徙綿竹,張家遂為綿竹人。曾祖張弦,封冀國公,至和元年(1054)知雷州。祖張咸,封雍國公,任宣德郎僉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父張浚。傳至張栻為十四代。

龍孫竹生辰陽山谷間高不盈尺細僅如針而凡所

作者簡介

張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諡曰宣,後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者、教育家。

理學思想

乾道七年(1171年),張栻三十九歲,出知袁州(今江西宜春)。這年冬,歸長沙故居。是年,張栻作《洙泗言仁序》、《主一箴》。張栻的《主一箴》直接影響到朱熹[2],後來朱熹根據張栻的《主一箴》作《敬齋箴》,闡發自己的持敬理論。

乾道八年(1172年),張栻四十歲。這年劉珙復知潭州,再次整修了嶽麓書院。張栻復往來於長沙嶽麓、城南兩書院主持教事,教授學者。

乾道九年(1173年),張栻四十一歲,仍主持嶽麓書院,教授後學。抄有《南軒書說》。同年先後改定了自己的代表著作《南軒論語解》和《南軒孟子說》。為兩部書的寫作延續多年,它們的完成標誌着張栻理學思想的最後確立和趨於成熟。

辦學思想

嶽麓書院重建時,張栻撰寫了《嶽麓書院記》,奠定了嶽麓的辦學方針和指導思想,張栻以反對科舉利祿之學、培養傳道濟民的人才為其辦學指導思想。他指出,所以要重建書院,"讓學子們在此輕鬆交談,為考試利祿計劃嗎?難道讓他們學習是語言文字的工夫而已嗎?要想成人才,以傳道而拯救百姓的。"這既是張栻為嶽麓書院制定的辦學方針,又是他最根本的教育思想。自隋唐立科舉取士制度以後,學校便成了科舉的附庸,辦學也就是為了科舉取士。兩宋官學的弊端正表現為士子們"爭馳功利之末",以"異端空虛之說"為是,而以"事天保民之心"為非。張栻的上述主張便是針對這種弊端而提出來的。其一,他明確提出辦學不是為了科舉,不能"為決科利祿計";其二,提出"亦豈使子習為言語之辭之工",意即反對學校以綴輯文辭為教,而應注重學生的操行培養;其三,提出辦學的根本目的是"傳道濟民",學校要為社會培養經國濟世的人才。

張栻主持嶽麓書院時,曾與朱熹、呂祖謙、蔡元定遊學楚中,講學楚黃孔子山廟學(今問津書院)。在辦學指導思想方面,主張以"成就人才,以傳道濟民"為方針。

後世紀念

為紀念德陽歷史文化名人張浚與張栻兩父子,為其父子在公園內樹立了一座單體雕塑

張栻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巷子口鎮官山鄉官山村羅帶山。石料為花崗岩

2013年5月3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位於湖南寧鄉縣的張栻墓(含張浚墓)等湖南123處文物入選,成功晉升為"國保"單位。

張栻墓為南宋理學大儒張栻與其父宋朝名相張浚的墓園,位於寧鄉縣官山村,張栻墓與張浚墓相鄰。

視頻

龍孫竹生辰陽山谷間高不盈尺細僅如針而凡所 相關視頻

八百多年前,朱熹和張栻經常從朱張渡過江,由此展開了朱張會講
為何今人只知朱熹不識張栻?他的弟子都戰死在抗元沙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