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栻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1]

生平簡介

張栻(1133~1180.8)字敬夫,一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世稱南軒先生, 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縣)人。中興名相張浚之子。幼承家學,既長,從師南嶽衡山五峰先生胡宏,潛心理學。曾以古聖賢自期,作《希顏錄》以見志。宏一見,知其大器,稱讚道:「聖門有人,吾道幸矣!」孝宗乾道元年(1165),受湖南安撫使劉珙之聘,主管嶽麓書院教事,在此苦心經營三年,使書院聞名遐邇,從學者達數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學派規模,成為一代學宗。後歷知撫州、嚴州、吏部員外侍郎、起居郎侍立官兼侍講,再歷知袁州、江陵,淳熙七年(1180)遷右文殿修撰,提舉武夷山沖祐觀。其學自成一派,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著作經朱熹審定的有《南軒文集》四十四卷刊行於世,還有《論語解》十卷、《孟子說》七卷,後人合刊為《張南軒公全集》。嘗作石鼓書院《武侯祠記》、《風雩亭賦》,並親書韓愈《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詩,刻碑嵌於合江亭壁。卒諡宣,葬於湖南寧鄉溈山(又名官山,為衡山之麓,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朱熹志其墓(《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理宗淳祐初年(1241)從祀孔廟,後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黃干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2]

生平概述

張栻為南宋「中興」賢相張浚之長子。以父蔭補右承郎,先後知嚴州(今屬浙江) 、袁州(今屬江西)、靜江(今屬廣西)、江陵(今屬湖北)諸州府,在朝曾充侍講,後進直寶文閣。紹興三十一年(1167)於碧泉書院從胡宏受業,胡得之甚喜,為湖湘學派主要傳人。曾創建善化(今長沙)城南書院,主持嶽麓書院,並先後在寧鄉道山、衡山南軒、湘潭碧泉等書院聚徒講學,聲名極一時之盛。其弟子胡大時、彭龜年、吳獵、游九功、游九言,皆為湖湘學派之巨子。政治上誓不與秦檜為伍,力主抗金,學術上雖承二程,但有別於程朱而又異於陸學。朱熹稱其「學之所就,足以名於一世」,並述他受其深刻影響說:「余竊自悼其不敏,若窮人之無歸。聞張欽夫(即張栻)得衡山胡氏學,則往而從問焉。欽夫告予以聞,余亦未之省也,退而沉思,殆忘寢食」。《宋元學案》作者黃宗象稱理學中「湖湘學最盛」。教育方面寫有大量學記,提出辦學的主張,說「豈特使子群居佚談,但為決科利祿計乎?豈特使子習為言語文辭之工而已乎?蓋欲成就人才以傳道而濟斯民也」。反對學校成為科舉的附庸,主張以儒家的政治倫理去教育和培養修齊治平的人才。在教育方法上亦提出「為之則有其序,教之則有方。故先使之從事於小學,習乎六藝之節,講乎為弟子之禮,而躬乎灑掃應對進退之事,周旋乎俎豆羽侖之間,優遊於弦歌誦讀之際」。認為學習必須循序漸進,「使學者知夫儒學之真,求之有道,進之有序,以免於異端之歸」。反對學習上的好高騖遠,在學與思的問題上,主張「學思並進」,在其主教嶽麓書院期間,以此躬行實踐,影響甚著。與朱熹、呂祖謙齊名,史稱「東南三賢」,卒諡宣公。著有《南軒易說》、《孟子說》、《論語解》、《南軒文集》等。 [3]

張栻少時從胡五峰問程氏之學,五峰以孔門論仁親切之旨告之,益自奮厲, 以古聖賢自期,作《希顏錄》以見其志。張栻理學上承二程,推崇周敦頤《太極圖說》,以「太極」為萬物本原,主張格物致知,知行互發。在知行關係上他認為「始則據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行有始終,必自始以及終。」「蓋致知以達其行,而行精其知」(《論語解·序》)。黃宗羲評價張栻的思想:「見識高,踐履又實。」(《宋元學案·南軒學案》)。陳亮則曰:「乾道間東萊呂伯恭(呂祖謙),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荊州(張栻)鼎立,為一代學者宗師。」(《陳亮集》卷21)。全祖望則云:「宣公身後,湖湘弟子有從止齋、岷隱游者,如彭忠肅公之節概,二游、文清、莊簡公之德器,以至胡盤谷輩,嶽麓之巨子也。再傳而得漫塘(劉宰)、實齋(王遂),誰謂張氏之學弱於朱子乎!」(《湘學略·嶽麓學略第五》)。朱熹嘗言:「己之學乃銖積寸累而成,如敬夫,則於大本卓然先有見者也。」

人物評價

張栻理學上承二程,推崇周敦頤《太極圖說》,以「太極」為萬物本原,主張格物致知,知行互發。在知行關係上他認為「始則據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行有始終,必自始以及終。」「蓋致知以達其行,而行精其知」(《論語解·序》)。曾創建善化(今長沙)城南書院,主持嶽麓書院,並先後在寧鄉道山、衡山南軒、湘潭碧泉等書院聚徒講學,聲名極一時之盛。其弟子胡大時、彭龜年、吳獵、游九功、游九言,皆為湖湘學派之巨子。政治上誓不與秦檜為伍,力主抗金,學術上雖承二程,但有別於程朱而又異於陸學。

朱熹稱其「學之所就,足以名於一世」,並述他受其深刻影響說:「余竊自悼其不敏,若窮人之無歸。聞張欽夫(即張栻)得衡山胡氏學,則往而從問焉。欽夫告予以聞,余亦未之省也,退而沉思,殆忘寢食」。《宋元學案》作者黃宗羲稱理學中「湖湘學最盛」。教育方面寫有大量學記,提出辦學的主張,說「豈特使子群居佚談,但為決科利祿計乎?豈特使子習為言語文辭之工而已乎?蓋欲成就人才以傳 道而濟斯民也」。評價張栻的思想:「見識高,踐履又實。」(《宋元學案·南軒學案》)。反對學校成為科舉的附庸,主張以儒家的政治倫理去教育和培養修齊治平的人才。在教育方法上亦提出「為之則有其序,教之則有方。故先使之從事於小學,習乎六藝之節,講乎為弟子之禮,而躬乎灑掃應對進退之事,周旋乎俎豆羽侖之間,優遊於弦歌誦讀之際」。認為學習必須循序漸進,「使學者知夫儒學之真,求之有道,進之有序,以免於異端之歸」。反對學習上的好高騖遠,在學與思的問題上,主張「學思並進」,在其主教嶽麓書院期間,以此躬行實踐,影響甚著。陳亮則曰:「乾道間東萊呂伯恭(呂祖謙),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荊州(張栻)鼎立,為一代學者宗師。」(《陳亮集》卷21)。全祖望則云:「宣公身後,湖湘弟子有從止齋、岷隱游者,如彭忠肅公之節概,二游、文清、莊簡公之德器,以至胡盤谷輩,嶽麓之巨子也。再傳而得漫塘(劉宰)、實齋(王遂),誰謂張氏之學弱於朱子乎!」(《湘學略·嶽麓學略第五》)。朱熹嘗言:「己之學乃銖積寸累而成,如敬夫,則於大本卓然先有見者也。」(《宋史·道學第三》)。[4]

與朱熹、呂祖謙齊名,史稱「東南三賢」,卒諡宣公。著有《南軒易說》、《孟子說》、《論語解》、《南軒文集》等。

後代

張栻後裔繁多,現湖南漣源(原安化縣)白楊、沖頭、馬頭、大范等張姓均為張栻之第七世孫張萬全之子伯瑛、叔瑛、季瑛(張汝誠)、琨瑛、玉瑛、仲瑛、孟瑛、金瑛之後。每年在農曆6月30日季瑛公生辰日,張姓後裔均會在白楊進行祭祖活動。[5]

參考文獻

  1. 張栻 簡介. [2019-09-19]. 
  2. 張栻. [2019-09-19]. 
  3.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全詩意思及賞析. [2019-09-19]. 
  4. 中國文化通論教案第八章. [2019-09-19]. 
  5. 張栻. [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