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龍江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龍江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文名稱;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所在地;大興安嶺東部林區

總面積;229523公頃

保護對象;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等

氣候類型;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級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大興安嶺東部林區,伊勒呼里山南麓,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松嶺區境內。保護區地理位置為東經125° 07′55″--125°50′05″,北緯51°05′07″--51°39′24″。2003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保護區,總面積229523公頃。

保護區屬於水域內陸濕地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對象是區內的森林沼澤草甸和水域生態系統,以及珍稀野生動、植物。是東北最大的森林濕地自然保護區。保存了完整的原始森林濕地生態系統,有原始森林、沼澤、草甸、湖泊、溪流、河川冰雪等景觀。[1]

南瓮河自然保護區內分布着廣闊的原始森林,加上砍都河、臥都河、南陽河、南瓮河等水體資源,南瓮河自然保護區能夠開展一定規模的旅遊項目,如漂流垂釣、狩獵等,為中國北部邊陲的生態旅遊的勝地。

南瓮河自然保護區內物種十分豐富,具有國家Ⅰ級保護獸類紫貂和貂熊2種,國家Ⅰ級保護鳥類金雕、白鸛等7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47種。每至春夏,各種留鳥、候鳥紛紛進入繁殖季節,燕舞鶯歌、鶻起鴉落美景如詩,令人嘆為觀止;秋冬時節,鷗雁成行、候鳥南遷、鶴長鳧短、雀集百萬,為此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愧為鳥類的天堂。

序言介紹

黑龍江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1999年12月被政府批准的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3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

2011年9月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15年10月獲得首批中國森林氧吧稱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黑龍江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地處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里山的南麓。保護區北以伊勒呼里山脊為界與新林林業局接壤,東與呼瑪縣相連,西與松嶺林業局相鄰,南與加格達奇林業局毗鄰。地理坐標北緯51°05′07″-51°39′24″,東經125°07′55″-125°50′05″。總面積為229523公頃,其中森林面積147751公頃,疏林面積228公頃,荒山荒地343公頃。濕地總面積80916公頃,其中水域1307公頃,沼澤地79609公頃。其它285公頃。

地貌

該區為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里山南坡,屬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地勢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海拔高一般為500-800米,最低海拔370米,最高海拔1044米。

大體自上古生代海西運動以來,經過長期地質變化,遭受了各種內、外營力作用,因此營造地貌上的一些獨有特點。

該區雖在地貌上屬低山丘陵,但由於流水侵蝕、風蝕和造山、冰川作用,以及地質的不斷變化,使其外貌呈丘陵狀,絕大部分山頂渾圓,相對高度不大,且山峰多分散,孤立,無過峰嶺現象。

水文

該區河網密布,不對稱槽形河谷十分寬坦,流水的側蝕比縱蝕強烈,河曲明顯,河谷中普遍分布有牛軛湖及水泡。其水系屬嫩江水系,為嫩江主要發源地,境內河流均為嫩江支流,主要河流有二根河南陽河南瓮河砍都河,其流向大體由北(西北)向南(西南)貫川全區後注入嫩江,這些河谷在該區內下降平緩,流速不大,故多沼澤化,而使其流域幾乎全部形成沼澤,從而形成特有的森林濕地景觀。

氣候

南瓮河自然保護區地處寒溫帶,為中國最寒冷地區。氣候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受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異常寒冷,晴燥少雪而漫長,長達9個月,年平均氣溫-3℃,極端最低溫度-48℃。相反,溫暖季節甚短,夏季最長不超過1個月,極端最高氣溫36°,年大於等於10℃積溫1400-1600℃,年日照時數2500小時左右,無霜期90-100天。初霜始於九月中旬,晚霜到翌年五月中旬,植物生長期為110天左右,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

該區一般自6月上旬即開始進入無霜期,延續到9月上旬,為時90-100天,所以植物生長期較短。尤其乾旱年份,日溫差加劇,造成晚霜推遲,早霜先至的現象,而形成霜害,成為林業生產的一大威脅。

因受東南海洋氣團的影響,該區年降雨量較高,且80%以上皆集中於溫暖季節(7-8月),形成了有利於植物生長的條件。但因凍土層的普遍存在,降水量雖不算低,可水分除滯留地表形成大面積沼澤外,大多深入河流而排掉。加以蒙古草原風作用,至蒸發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為降水量的2-2.5倍,所以水源涵養並不多,尤以5-6月常有明顯旱象,形成雲霧少,日照強,溫度低的氣候特點,致使林木草原火險增多。故而大多陽向陡坡受火的影響皆發育為草原化的干山坡。至9月末、10月初開始降雪,消融時間為4月下旬、5月上旬,穩定積雪覆蓋日數可達200天以上,最大積雪厚度為30-40厘米。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南瓮河自然保護區位是以森林濕地及其生物多樣性和嫩江源頭為保護對象的保護區,保護區內幾乎容納了大興安嶺寒溫帶針葉林區所有的森林植物、野生動物、森林昆蟲、大型真菌。保護區內具有豐富的生態系統多樣性,其中有森林生態系統、草甸生態系統、沼澤生態系統、水生生態系統。保護重點是區內森林、沼澤、草甸和水域及野生動植物。

植物

南瓮河自然保護區內植物資源豐富,有植物約1000餘種,其中藥用植物400餘種。已發現植物資源61科42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樟子松鑽天柳、黃波蘿、草蓯蓉、黃芪、五味子,珍稀蘭科植物有紫點芍蘭、大花芍蘭、小斑葉蘭、手參、鳥巢蘭、綬草[3]

動物

保護區內分布的野生動物種類占大興安嶺野生動物種類90%以上,共有脊椎動物5綱74科309種,其中鳥類216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如白鸛、黑鸛、丹頂鶴、白鶴、白頭鶴、黑嘴松雞、金雕;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0種。獸類49種,其中列為國家保護動物9種,如紫貂、猞猁、水獺、棕熊、貂熊、馬鹿、駝鹿、原麝和雪兔。

主要景區

野營度假小區

野營度假小區位於保護區南部,地處山麓下部陽緩坡,平坦寬闊,背靠高山,環境幽雅,是開展野營活動的理想場所,占地面積50公頃。在此可觀賞到周圍古樹參天,聽南瓮河潺潺流水。並可在連環湖划船垂釣,建設部分亭台輔助設施。

森林濕地景觀科普教育小區

普教育小區突出寒溫帶森林沼澤濕地的科普知識教育主題,開闢游路20公里。游路兩側有各種不同的森林沼澤濕地景觀,其中有吸引遊客的連環湖、月亮泡、老頭林。還有珍稀水禽和植物。在遊覽過程中可以看到森林植物群落和沼澤生態系統類型,寓生態知識教育於遊覽過程中。

觀鳥、漂流和垂釣小區

將貫穿實驗區東南的砍都河下游作為漂流和垂釣小區,河流兩岸風景秀麗,在每年6-8月份可開展活動。漂流河段東南河彎穩水區比比皆是,並有連環湖分布其側,是垂釣的理想場所。

登山觀光小區

登山觀光小區設在野營度假小區東側,劃定登山觀光小區為兩處,一處是野營度假小區東南側山地,行程25公里,呈環路配置。另一條為登山路線。登山路線沿途森林茂密,風光秀麗,該項活動可以和野營度假相結合,突出森林的野趣。

其它景點

保護區內的工程建築也可以成為旅遊景點。主要有瞭望塔和橋樑。保護區內共有3坐瞭望塔。可以瀏覽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山脈及各種濕地景觀。

管理狀況

在保護區內建設了氣象站水文監測站和生態定位監測站,對保護區內氣象各項指標、水文各項指標、土壤的各項理化指標進行監測,對植物的演替規律、動物種群和習性變化規律,以及森林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進行監測研究,同時開展了鳥類環志工作。

價值

南瓮河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寒溫帶地區較大的沼澤濕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和珍稀動植物保護區,是保護中國寒溫帶景觀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的基地。既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也包括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基因多樣性。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多樣的生態系統類型和獨特的寒溫帶森林濕地冷濕景觀,加之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嫩江源頭,是中國北方重要的自然保護區。

南瓮河自然保護區的原始森林濕地、草叢濕地、灌叢濕地、冰湖濕地、島狀林濕地湖泊濕地齊全完整,同時也容納了大興安嶺寒溫帶森林所有的陸生、濕生、水生生物物種,這給人類採種育種提供了天然基因寶庫,也給各種動物生物提供了充分多樣棲息地和豐富的食物資源,對寒溫帶生態系統的演變、水生生物系統的演替、候鳥遷徙、留鳥習性繁殖的研究工作以及凍土變化、水文、氣象各項指標、土壤各項理化指標、植物演替規律的各項指標、動物種群變化的各項指標、森林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各項指標的監測提供了可靠的基地。

相關視頻

大興安嶺南瓮河濕地

南瓮河美景!

南瓮河濕地(記錄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