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素食物中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麴黴素食物中毒臨床上又稱為黃麴黴素中毒,黃麴黴素為真菌毒素,主要損害人體肝臟及腎臟,有較強的致癌性。黃麴黴素主要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產生。[1]
病因
主要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產生,其基本結構中都含有二呋喃環和雙香豆素,根據其細微結構的不同可分為B1,B2,G1,G2,M1,M2等多種,B1,B2在紫外光照射下為藍色,G1,G2為綠色熒光,其中黃麴黴毒素B1毒性最強,且具有強烈致癌性,黃麴黴毒素主要損害肝臟,表現為肝細胞核腫脹,脂肪變性,出血,壞死及膽管上皮,纖維組織增生,同時腎臟也可受損害,主要表現為腎曲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有管型形成。[2]
臨床表現
早期有胃部不適、腹脹、厭食、嘔吐、腸鳴音亢進、一過性發熱及黃疸等。2~3周後出現腹水、下肢水腫、脾臟增大變硬、胃腸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3]
檢查
實驗室檢查: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薄層層析法或高效液相層析法在可疑食物、患者血尿樣中檢測出黃麴黴毒素。
診斷
(1)有攝入被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物史。
(2)四季均可發生,但常在陰雨連綿的收穫季節後多發。
(3)兒童更易發生黃麴黴毒素中毒,根據歷史資料分析來看,使人中毒的最危險年齡為1~3歲。
(4)中毒前驅表現為發燒、腹痛、嘔吐、食慾減退等。
(5)2~3周後很快發生中毒性肝病表現:肝臟腫大,肝區疼痛,黃疸、脾大。腹水,下肢浮腫及肝功能異常。
(6)可有心臟擴大,肺水腫,甚至痙攣、昏迷等,多數患者在死前可有胃腸道大出血表現。
(7)實驗動物臨床毒性研究表明,給動物餵食含黃麴黴毒素的飼料後,表現為浙進性食慾減退、口渴、便血、生長緩慢、體重減輕、皮膚出血、過度興奮、黃殖、抽搐、角弓反張等。病理解剖可見肝臟瀰漫性充血、出血利壞死等表現。[4]
治療
急救處理
1、護肝。
2、對症支持治療。
3、立即停止攝入有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物。
4、補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療法。
5、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療。
採取措施
1、立即停止攝入有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物。
2、補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療法。
3、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療。[5]
預防
食物中毒預防主要是嚴格執行我國食品衛生標準。
視頻
1.黃麴黴毒素大多「藏身」在這些食物中,直接扔掉,別捨不得[6]
2.吃了被黃麴黴素感染的食品有哪些症狀,慢慢惡化竟會患肝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