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染(Yellow stain)是一種症狀,主要表現為全身皮膚和鞏膜的發黃。皮膚黏膜發黃稱為黃染。
- 誘因:
- 1.黃疸。
- 2.胡蘿蔔素增高。
- 3.長期服用含有黃色素的藥物。
- 1,黃疸引發者特徵:
- A,黃疸首先出現於鞏膜,硬齶後部及軟齶黏膜上,隨著血中膽紅素濃度的繼續增高,黏膜黃染更明顯時,才會出現皮膚黃染。
- B,鞏膜黃染是連續的,近角鞏膜緣處黃染輕,黃色淡,遠角鞏膜緣處黃染重,黃色深。
- 2,胡蘿蔔素增高引發特徵:
- A,黃染首先出現於手掌,足底,前額以及鼻部皮膚。
- B,一般不出現鞏膜和口腔黏膜黃染。
- C,血中膽紅不高,
- D,停止食用含胡蘿蔔素的蔬菜或果汁後,皮膚黃染逐漸消退。
- 3.服用藥物者引發特徵:
- A,黃染首先出現於皮膚,嚴重者也可出現於鞏膜,
- B,鞏膜黃染的特點是角鞏膜緣處黃染重,黃色深,離角鞏膜緣越遠,黃染越輕,黃色越淡。
- 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的區別:
- 新生兒發生黃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儘管都表現為黃疸,但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通過以下的特點可以識別的。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一般不深,且有以下這些特點:
- ①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
- ②黃疸逐漸加深,在第4-6天達高峰,以後逐漸減輕。
-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黃疸一般在生後2周消退,早產兒一般在生後3周消退。
- ④黃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膚顏色呈淡黃色,黃疸常只限於面部和上半身,黃疸時孩子的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慾正常,大小便的顏色正常,生長發育正常。
- ⑤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2mg/dl,但小於2mg/d1。 **如果孩子的黃疸屬於這種情況,父母即不必擔心。
- 病理性黃疸是由於疾病所引起的,使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它發生在新生兒的特定時期,使生理性黃疸明顯加重,並與生理性黃疸相混淆,給黃疸的診斷造成了困難。
- 病理性黃疸有一些特徵與生理性黃疸不同:
- ①黃疸出現時間過早,於生後24小時內出現。
- ②黃疸消退時間過晚,持續時間過長,超過正常的消退時間,或黃疸已經消退而又出現,或黃疸在高峰時間後漸退而又進行性加重。
- ③黃疸程度過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膚黏膜明顯發黃。
- ④檢查血清膽紅素時,膽紅素超過12mg/dl,或上升過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
- ⑤除黃疸外,伴有其他異常情況。
- 當孩子出現黃疸時,如有以上5個面中的任何一項,就應該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這樣就能早期發現病理性黃疸以便及時治療。
黃染的治療
- 出現鞏膜黃染的個體應儘快就醫,這可以預防包括器官損傷在內的嚴重併發症。
- 退黃的最好方法是處理潛在的原因和其他症狀。
- ➤ 當黃疸由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或瘧疾等感染引起時,患者需要服用抗生素、抗真菌劑或抗病毒藥物。
- ➤ 當黃疸是由飲酒或服用毒品引起時,個體可能需要醫療援助來戒酒、戒毒。
- 以下原因也可能導致黃疸:溶血性貧血、外傷、肝硬化、膽道堵塞、癌症、吉爾伯特綜合症、服用肺結核藥物等。根據受損程度和受累的器官,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或輸血。
- 家庭治療
- 鞏膜黃染通常與影響肝臟、膽囊、胰腺或腸道的疾病相關。
- 調整生活方式可以使上述器官更容易發揮功能,進而可能減輕症狀。
- 有助於減少鞏膜黃染:
- ➤ 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如水果、蔬菜、豆類和全穀物
- ➤ 食用優質蛋白質,如魚、堅果和豆類
- ➤ 避免食用加工食物
- ➤ 避免攝入富含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 ➤ 避免食用精製碳水化合物,如含糖烘焙食品和糖果
- ➤ 不要過度飲酒
- ➤ 戒菸
- ➤ 避免違禁藥物或濫用處方藥物
- ➤ 經常鍛鍊
- 一般推薦以下天然補充劑來幫助緩解肝臟問題:甘草、白藜蘆醇、乳薊提取物、柚皮素、咖啡、維生素E。雖然許多人推薦使用自然療法治療鞏膜黃染,但是支援這些方法的研究往往比較缺乏或證據薄弱。
- 新生兒黃疸(黃染)
- 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
-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 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
- 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週至數週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 黃疸在新生兒中很常見,只有約20%的嬰兒需要接受治療。
- 01光照療法。
- 02 換血治療。
- 03 藥物治療。[1]
皮膚與眼睛被黃染
- 全身變成黃色,自己的白眼球也是黃色的了。早期可能任何症狀,也不當回事,直到皮膚發黃的症狀越來越重,而且全身出現瘙癢,連小便顏色也黃,原來罪魁禍*為什麼膽管癌會導致皮膚發黃?
- 相對於其他疾病來說,膽管癌是發病率還是比較低的,但是膽管癌的病變卻很嚴重。
- 膽道系統主要是肝管、肝總管、膽囊和膽總管組成。它的作用主要是來儲存、運輸肝臟分泌的膽汁。膽汁主要是在我們吃飯的時候,促進我們消化食物的。
- 一旦腫瘤壓迫膽道系統的任何一處,均可引起膽汁排泄障礙。膽汁中含有一種物質叫做「膽紅素」,因為它的不能代謝,吸收入血後,會使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進而導致了眼睛、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變成黃色。
- 腫瘤侵犯膽管-膽管癌所致惡性梗阻性黃疸,有哪些微創治療呢?
- 膽管癌的治療原則:早期患者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後輔助放療及化療,以加強手術治療效果。
- 晚期膽管癌患者,僅僅行放化療效果並不好,因為研究發現,膽管癌對放化療不敏感,所以應該行姑息性的微創治療方法,緩解黃疸症狀,改善肝臟功能,減少併發症,延長患者的生命,改善生活質量。[2]
參考來源
- ↑ 鞏膜黃染,如何應對?. 微文庫. 2018-05-17 [2020-12-26] (中文).
- ↑ 腫瘤微創科汪醫生. 皮膚、眼睛被黃染,變成「小黃人」,一定要當心這種癌症. 每日頭條. 2020-03-15 [2020-12-2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