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鴛鴦刀 - 金庸小說里的兵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鴛鴦刀

中文名稱;鴛鴦刀

持有者;蕭中慧、袁冠南、駱冰

出處;金庸武俠小說《鴛鴦刀》

金庸武俠小說《鴛鴦刀》里的主要兵器,在《書劍恩仇錄》小說中的 也有出場。

序言介紹

鴛鴦刀一短一長,長刃鴛刀,短刃鴦刀,精光耀眼,污泥不染。刀中藏著武林的大秘密,得之者無敵於天下。七十二招刀法原是古代一對恩愛夫妻所創,兩人形影不離,心心相印,雙刀施展之時,也是互相回護照應。刀法陰陽開闔,配合得天衣無縫,一個進,另一個便退,一個攻,另一個便守。鴛刀的刀刃上刻著「仁者」,鴦刀上刻著「無敵」兩字(出自《鴛鴦刀》)。

刀法秘籍

夫妻刀法:原是古代一對恩愛夫妻所創。他二人形影不離,心心相印,雙刀施展之時,也是互相回護。

見於金庸武俠小說《鴛鴦刀》中的武功,原是古代一對恩愛夫妻所創。他二人形影不離,心心相印,雙刀施展之時,也是互相回護。只是這路刀法傷人甚易,殺人卻是極難,皆因敵人身上中刀的所在全非要害,想是當年創製這路刀法的夫妻雙俠心地仁善,不願傷人性命,因此每一招極厲害的刀法之中,都為敵人留下了餘地。此門刀法裡,男子所練招式與女子所練的全然不同,故需二人習練純熟,共同應敵。臨陣對敵時,二人刀法需陰陽開闔,一進一退,一守一攻,配合得天衣無縫,應敵時便有勝無敗。但若單獨一人使此刀法或使用的二人無法心意相通,刀法威力便會大減。這門刀法共有七十二招,每招均有一個旖旎的名字,如"女貌郎才珠萬斛"、"無教艷質為眷屬"、"清風引佩下瑤台"等,小說中僅出現前十二招。[1]

林玉龍與任飛燕性情暴躁,新婚不久便已屢鬧不快。後來二人遇上一位高僧,高僧便傳授他們這門刀法,希望二人學成後相敬如賓。林、任二人學得這門刀法後,雖都已學會自己的那路刀法,但因二人心意難通,以致刀法修煉格格不入,只練得三四招,非但不肯相互回護,更以之相鬥了許久,故發揮不出這套奇門刀法的威力。後來二人將此刀法授予袁冠南、蕭中慧,而袁、蕭二人靈犀暗通,情投意合,終能發揮出刀法原有的威力。

女貌郎才珠萬斛,

天教艷質為眷屬。

清風引佩下瑤台,

明月照妝成金屋。

刀光掩映孔雀屏,

喜結絲蘿在喬木。

英雄無雙風流婿,

卻扇洞房燃花燭。

碧簫聲里雙鳴鳳,

今朝有女顏如玉。

千金一刻慶良宵,

占斷人間天上福。

這是七十二招"夫妻刀法"的前十二招。

"夫妻刀法"的開首十二句名目,勾畫出一道新婚大喜的綺艷場景,引人入勝,頗具韻味。

近讀古曲,發現"夫妻刀法"的旖旎名稱,主要來自明代高明的《琵琶記·第十九出》。《琵琶記》是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講的是蔡伯鍇(蔡邕)停妻另娶,拋棄髮妻趙五娘的故事。金庸的小說,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的底蘊,讀金著的同時也頗能受到古典文化的洗禮,感覺極妙。

"女貌郎才珠萬斛":《琵琶記·第十九出·鮑老催》:"意深愛篤,文章富貴珠萬斛,天教艷質為眷屬。似蝶戀花,鳳棲梧,鸞停竹。男兒有書須勤讀,書中自有黃金屋,也有千種粟。"郎才女貌,自古稱羨;夫妻相宜,勝得明珠萬斛。

"天教艷質為眷屬":同上。天生麗質,堪稱良配,有道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清風引佩下瑤台":《琵琶記·第十九出·前腔》:"頻催少膏沐,金鳳斜飛鬢雲矗。已逢他蕭史,愧非弄玉。清風引佩下瑤台,明月照妝成金屋。"清風拂過,環佩玎咚,原來是瑤台仙子下界來也。

"明月照妝成金屋":同上。"金屋",即漢武帝皇后陳阿嬌"金屋藏嬌"事。

"刀光掩映孔雀屏":《琵琶記·第十九出·前腔》:"光掩映孔雀屏開,花爛熳芙蓉隱褥。""孔雀屏",舊稱許婚為"雀屏中選",《新唐書·竇後傳》:"「此女有奇相,且識不凡,何可妄與人?」因畫二孔雀屏間,請婚者使射二矢,陰約中目則許之。射者閱數十,皆不合。高祖最後射,中各一目,遂歸於帝。"北周上柱國竇毅要給女兒招婿,就在屏風上畫了兩隻孔雀,射中孔雀眼睛的就把女兒許他,李淵最後一個跑來,卻射中了,竇氏就嫁給他了。竇氏生有李世民等四子,可惜早逝,李淵稱帝後追封她為皇后。

"喜結絲蘿在喬木":《琵琶記·第十九出·畫眉序》:"攀桂步蟾宮,豈料絲蘿在喬木。"《虬髯客傳》紅拂之語"妾侍楊司空久,閱天下人多矣,無如公者。絲羅非獨生,願托喬木,故來奔爾。"《紅拂記》紅拂自薦時也是"妾本絲蘿,願托喬木"。《荊釵記·第八出》:"絲蘿共結,蒹葭可倚"。絲蘿得依喬木,蒹葭得托玉樹,這是古代女子的自謙之語。

"英雄無雙風流婿":《琵琶記·第十九出·畫眉序》:"這回好個風流婿,偏稱洞房花燭。"

"卻扇洞房燃花燭":同上。自古人生四大幸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

"碧簫聲里雙鳴鳳":《琵琶記·第十九出·傳言玉女》:"玉簫聲里,一雙鳴鳳。"此句和"弄玉吹簫"的典故有關,上篇《"美女拳法"研究》已解。

"今朝有女顏如玉":《琵琶記·第卅七出·前腔》:"《白頭吟》記得不曾忘,綠鬢婦何故在他方?書呵,我只為其中有女顏如玉,反教我撇卻糟糠妻下堂。"自古讀書人念茲在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車馬簇。

"千金一刻慶良宵":《琵琶記·第十九出·前腔》:"慶會良宵,觀光盛事。"蘇軾有詩《春宵》雲"春宵一刻值千金",後來引申為夫妻床上貪歡。

"占斷人間天上福":《琵琶記·第十九出·余文》:"郎才女貌真不俗,占斷人間天上福,百歲姻緣萬事足。"說的是蔡伯鍇負心薄倖,新婚忘舊。

附:

"美人三招",《鹿鼎記》洪安通授給韋小寶的防身絕技。雖說只是三招,可是全身四肢,無一處沒有關聯,如何拔劍,如何低頭,快慢部位,勁頭準頭,皆須拿捏得恰到好處。

"貴妃回眸":貴妃,唐玄宗李隆基貴妃楊玉環。白居易《長恨歌》有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小憐橫陳":小憐,北齊後主高緯寵妃馮小憐。李商隱《北齊二首》:"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飛燕迴翔":飛燕,西漢成帝劉驁皇后趙飛燕。《漢書·外戚傳第六十七》:"及壯,屬陽阿主家,學歌舞,號曰飛燕。成帝嘗微行出。過陽阿主,作樂,上見飛燕而悅之,召入宮,大幸。"

傳說她"身輕如燕,能作掌上舞"。趙飛燕原名宜主,相傳其父是樂人,她自幼多受樂藝陶冶,早年父喪家敗,流落在長安街頭,後到了陽阿公主家當婢女,同時精心研習歌舞。她長得容貌纖麗,身材窈窕,體態輕盈,加之她勤學苦練,練成了一身超群的舞蹈技藝,又特別會控制呼吸,"善行氣術",容姿步態飄逸如鴻翔,輕捷似燕飛,因而號曰飛燕。相傳趙飛燕在漢宮太液池上瀛洲高榭上表演歌舞《歸風》、《送遠》,成帝親自擊節應和,樂官馮無方吹笙伴奏。正當歌暢舞酣之時大風驟起,趙飛燕憑藉風勢,揚袖舉袂盡情歡舞,看起來好像要乘風飛去一般。成帝怕她真的被風吹走,急呼左右一把拉住了她。後來成帝命人修築了"七寶避風台",雕了一隻大水晶盤,命宮人托舉盤子,叫趙飛燕在盤上作舞。

"環肥燕瘦",指的就是楊玉環、趙飛燕。飛燕迴翔,定是婀娜多姿楚楚動人。杜牧《遣懷》有句"楚腰纖細掌中輕","掌中輕"即飛燕事。

相關視頻

鴛鴦刀是庸先生的武俠短篇小說,它有兩大特點,分別是什麼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