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魚洞長江大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魚洞長江大橋重慶主城區內長江上的一座公路軌道兩用橋樑,南連巴南區魚洞,北接大渡口建勝鎮,全橋長約1541.6米。大橋共8車道,其中兩條為重慶軌道交通二號線軌道,其餘為雙向6個汽車道。

大橋分二期建設,上游半幅於2008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下游半幅於2011年8月13日建成通車[1]

技術參數

大橋全長1541.6米,主橋長860米,為四跨145.32米+2×260米+145.32米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大橋實際為兩座並立且結構參數一致的橋樑,建設過程採用分階段施工和通車。

簡介

重慶魚洞長江大橋由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公司所屬的中鐵十七局集團、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等承擔施工任務。它南起重慶市巴南區魚洞經濟經濟開發區,北至大渡口區,可通行雙向六車道的汽車和雙向兩車道的輕軌。外側為汽車通道,中間跑輕軌,這在世界橋樑建設中尚屬首例。跨越長江主航道的主橋連續兩跨260米,在國內同類橋樑中位居第二[2]

結構

重慶魚洞長江大橋,橋樑全長1541.6m。主橋為四跨145.32+2×260+145.32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橫向為並列雙幅橋,布置六個車道和兩個輕軌道。主橋主梁為單箱雙室斷面,分上、下游雙幅橋,橋面總寬41.6m,單幅寬20.3m,箱寬12.9m,最大懸臂4.8m,根部梁高15.1m,跨中梁高4.6m,箱梁高均以外腹板外側邊緣為準,箱梁高度從合龍段中心到懸臂根部按1.8次拋物線變化,邊跨現澆段底板厚從合龍段到支承端按直線變化。有分離式立交橋三處,平交兩處;互通式立交一處。

技術

據中國鐵建重慶魚洞長江大橋指揮長王闖介紹:這種橋型設計比汽車與輕軌在橋面上下分行的橋式要節省大約30%的投資。但由於橋面荷載的加大,給工程建設帶來了新的技術難題。魚洞長江大橋在施工過程中,不僅採用了國內最重的180級掛藍進行橋樑的懸臂混凝土作業,成功澆注了最重達510噸的懸臂樑段,並首次將「膏漿帷幕止水」新技術成功應用於橋樑深水基礎施工,解決了複雜地質條件下圍堰的滲漏水問題,同時還創造了一次澆注橋樑零號段1600立方米超大體積混凝土等多項我國橋樑施工的新紀錄。全橋四個合龍段的合龍精度誤差不到0.7毫米。

意義

重慶魚洞長江大橋在通車後,將構成與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和大渡口區的快速大通道,從大渡口中心區域到巴南區魚洞的行車時間只需10分鐘。

視頻

魚洞長江大橋 相關視頻

重慶魚洞長江大橋
魚洞長江大橋 輕軌與汽車賽跑

參考文獻

  1. 重慶魚洞長江大橋,中國橋,2020-05-17
  2. 世界首座公路輕軌橋重慶合龍,河南日報, 200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