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樹鄉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樹蜜香國際馬拉松照片來自屏東縣高樹鄉公所

高樹鄉位於台灣屏東縣。該鄉地處屏東平原之東北端,東經120°33'(新南村)至120°43'(新豐村)、北緯22°46'(廣興村)至22°53'(新豐村)。東連中央山脈三地門鄉為界:西以荖濃溪,北以濁口溪與高雄縣美濃鎮、六龜鄉、茂林鄉隔河為界,南以隘寮溪(新南勢溪)與里港鄉鹽埔鄉為鄰。除東面連接山地外,其餘三面,皆有溪流圍繞,全鄉面積共九十二平方公里。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28℃,年雨量約2500公釐。[1]

高樹鄉與里港間,原無河流阻隔,交通可以暢通。民國十九年,日人為整治下淡水溪,乃將隘寮溪及武洛溪杜塞,另自目前高樹大橋以下開鑿新河道,引導前兩溪之河水洩入土庫二層溪,而成現今之情況。

高樹鄉地形,東南面屬恆春丘陵之一部份;其餘皆為下淡水溪水系諸河川沖積而成之肥沃平原。高樹鄉之氣候屬於熱帶性氣候,每年平均氣溫約為攝氏二八度。全年氣溫變化不大,四季劃分不甚顯著。其中五至九月為雨季,降雨量最多,每年颱風季節,因東邊中央山脈阻擋,故風勢不大,鄉人俗稱颱風尾。[2]
     


歷史沿革

高樹鄉地區於清朝時代,隸屬鳳山縣。日據初期先隸屬阿猴廳,港西上里高樹下莊,後改隸高雄州屏東郡,分東振新區及加蚋埔區。民國九年,兩區合併為高樹莊。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隸屬高雄縣屏東區,民國三十九年,行政區域調整,改隸於屏東縣。昔時高樹鄉地區之原野廣闊,俱是荒蕪之地。清朝乾隆二年,始有廣東、福建二省移民輾轉遷居於此,此時船斗莊有一大租館,名稱「東振館」,招丁墾植於今之東振一帶,總居人數有三百餘戶之多,故於此地內落居,成一部落,名曰東振新莊,至清朝同治辛已年,因荖濃溪洪水氾濫,流失西北面一帶之良田數千甲,部落內之房屋亦多故被毀,不克居住,住民乃遷徙至「大車路」,重建家園,共有二百餘戶。其名曰大車路者,蓋以其路甚寬,可容牛車數輛並行之故也。日據時代,將東振新莊改為東振新區,後合併加蚋埔區而成「高樹莊」,其所以稱為高樹,乃因莊頭木棉一株,其樹甚高,分支十八盞,形如車蓋冠於群樹,故取之以為莊名之。[3]

地理環境

高樹鄉位於屏東縣的東北方,隔著荖濃溪和高雄縣美濃鎮、六龜鄉等為鄰。高樹鄉的開發大約是在清朝乾隆二年(西元一七三七)間,從大陸廣東、福建來的移民,搬到現在的東振村一帶開墾,漸漸形成聚落。清同治年間曾發生老濃溪氾濫,造成東振村淹沒,耕地流失,大部分的村民便移居到「大車路」營生。由於村莊的入口處有一棵高大的木棉樹,好像是村莊的地標,耆老們便決議以「高樹」為莊名。高樹鄉人口大約三萬多人,土地面積共九○‧一五二二平方公里。轄區內有十九個村。高樹鄉山環水繞,地勢平坦,農業發達,農作物以水稻、廿蔗、香蕉為主,近年來鄉民採多角經營,發展出鳳梨、蓮霧、棗子、釋迦木瓜荔枝芒果楊桃等水果,特別是酪梨更是台灣南部地區最有名的經濟作物,除外菸草、玉蘭花、芋頭等都有很好的收益。高樹鄉位於大武山麓,鄉內北邊的大津瀑布久負盛名,附近有慈光禪寺,五台寺、寶蓮禪寺、不動寺等矗立於青山綠水間,香煙繚繞,梵唱不絕,已成著名的宗教叢林。在廣福村有三座「大路關石獅」,是清雍正年間的鎮村之寶。除外津山觀光農園及鄉境南邊的台鳳高爾夫球場,都是很有名的觀光景點。[4]


農產特色

屏東縣高樹鄉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好山好水,水質甘甜,每個季節皆孕育出豐富的優質果物。而高樹鄉可耕面積水田3022.50公頃,旱作4483.64公頃其中短期作物面積895.27公頃,長期作物及青果類種植面積5923.68公頃從事農村漁牧人口占就業人口約80%,且因有溫和的氣候、豐沛的雨量及優質的水源所賜,培育了高樹鄉農業之精華。[5] 高樹鄉位於屏東縣最北端,除東南面為大武山丘陵地形外,其餘皆為隘寮溪、荖濃溪及濁口溪等支流沖積而成的平原地形,交通方面東南西北面分別接臨三地門鄉、鹽埔鄉及里港鄉、高雄縣美濃鎮、高雄縣六龜鄉及茂林鄉,全年氣候溫暖宜人、雨量豐沛、景色優美、加上全境均列為水源水質保護特定區,水質甘甜純淨無污染,全年皆有優質蔬果產出,尤以鳳梨、蜜棗、芋頭、木瓜、檸檬、蓮霧、荔枝、芭樂及稻米最負盛名[6]
。高樹鄉農業為提昇農業競爭立即拓展休閒農業,正朝向生產企業化、生活現代化與生態自然化的目標邁進,冀能開創農業新契機。

鳳梨外銷佔全台1/3

推銷鳳梨及芋頭照片來自自由時報

高樹鄉鳳梨種植面積約1000公頃,廣受外銷市場歡迎,2019年至5月全台出口鳳梨4萬餘噸中,就有1.2萬餘噸來自高樹鄉,佔了3分之1,傲視全國其他鄉鎮,舉凡金鑽鳳梨、冬蜜鳳梨、甜蜜蜜鳳梨、香水鳳梨、甘蔗鳳梨、蘋果鳳梨等各式品種,在高樹鄉都找得到。另外,高樹鄉芋頭則是南台灣重要產區,種植面積約400多公頃,為全國第3大,也是國內栽培歷史最悠久的鄉鎮之一,因而有「高樹芋」美名,不但芋梗長得高,芋頭更是碩大,不論在口感、風味及色澤上都獨具特色,每年5、6月份進入盛產期,此時的芋頭品質最好。而高樹鄉公所也透過「鳳梨芋頭農特產品推廣暨水資源宣導活動」,提供民眾更多優質農特產品的享用及體驗。[7]


視頻

【屏東高樹鄉三尊石獅公 暗藏神祕故事】中視新聞20181217

【屏東高樹鄉大路觀一日遊】

【反對水資源保護區設工廠 高樹鄉民抗議】民視新聞


參考文獻

  1. 移至 高樹鄉易遊網
  2. 移至 本鄉簡介 屏東縣高樹鄉公所
  3. 移至 歷史沿革 屏東縣高樹鄉公所
  4. 移至 高樹鄉 屏東縣鄉土教材鄉鎮市簡介
  5. 移至 農產特色 屏東縣高樹鄉公所
  6. 移至 本鄉簡介(about us)高樹鄉農會
  7. 移至 農特產品屏東縣瑪家鄉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