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奇諾防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奇諾防線(法語:Ligne Maginot,英語:Maginot Line,德語:Maginot-Linie,(IPA: [maʒi'noː]),其名字來源於法國戰時陸軍部長安德烈·馬奇諾(1877年至1932年)。馬奇諾防線主要由混凝土堡壘、障礙及相應武裝所組成,自1929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50億法郎(1930、1940年代貨幣)[1]。防線主體有數百公里,主要位於法國東部的蒂永維爾境內。戰前位於法國東部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至於荷蘭則由英法聯軍作後援。
馬奇諾防線可以防禦多類攻擊,包括空對地轟炸、大口徑火炮轟擊等,其內部擁有各式火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各類軍事及生活設施,較大的工事中還鋪設有有軌電車的軌道。
德軍後來沒有進攻防線正面防區,他們繞道至法國北部。英法的軍官已經預料到這個情況,他們計劃從比利時那裡樹立一道新的防線,和馬奇諾防線相連,然而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適合德國作戰部隊通過,因此法軍在當地的防禦薄弱,沒有多加防備。而德軍卻計劃讓主力自此地突破,他們於1940年5月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蘭,再行偷襲阿登高地,穿越馬士河後聯合荷蘭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克爾克。敦刻爾克的大撤退最後導致盟軍在南方暫時無力抵抗德軍的侵略,馬奇諾防線也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只能獨立抵禦德軍的主動進攻。
背景
馬奇諾防線最初由約瑟夫·霞飛元帥所提議,然而雷諾和戴高樂等人都反對此提議,他們更傾向於將軍費投入到裝甲載具和飛機的研發投產。當時霞飛有着貝當[2]的支持,因而得以讓政府先行組織了數個相關的委員會,馬奇諾在最後說服了政府開始向防線的項目進行投資。
1922年,德國多次沒有按照凡爾賽條約的賠款委員會所要求的數額進行賠償,時任法國總理的普恩加萊希望聯合英國政府執行對德國非軍事制裁的提議,然而美國、英國和德國都反對了這個提議。1923年1月,在德國總理古諾的決定下,德國停止進行賠償,普恩加萊因此直接派出法國軍隊,通過占領魯爾地區來回應德國違約的舉動。在魯爾地區的戰鬥持續至9月,由於德國沒有主動抵抗法軍,使得法國在戰鬥結束後受到了以英國為首的國際社會的譴責。
建造目的
做為法國軍費開支的主要項目,馬奇諾防線計劃被用於承擔以下多種任務:
- 節省國防人員的支配。
- 威懾想要跨境作戰的軍隊。
- 構建法國反擊作戰的根據地。
- 預防德軍對法國發起突然襲擊。
- 為本土軍隊兩至三星期的動員打掩護。
- 保護阿爾薩斯和洛林及它們境內的工業區。
視頻
馬奇諾防線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造價50億法郎,號稱二戰最堅固的馬奇諾防線真的很牛嗎? ,搜狐,2019-10-14
- ↑ 時代的悲歌:從民族英雄到賣國賊的貝當元帥,騰訊文化,2017-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