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樂施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香港樂施會 | |
---|---|
樂施會是一個獨立的發展及人道救援機構,致力於消除貧困,以及與貧窮有關的不公平現象樂施會是一個獨立的發展及人道救援機構,致力於消除貧困,以及與貧窮有關的不公平現象。樂施會的總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樂施會於1976年由一群關注貧困問題的志願者在香港成立,1988年在香港註冊成為獨立的扶貧、發展和救援機構,先後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推行扶貧及救災工作,開展綜合發展、緊急援助、教育、衛生和水利等項目。並在全球10多個城市設有辦事處。樂施會跨越種族、性別、宗教和政治的界限,與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及貧窮人群合作,一起努力解決貧窮問題,並讓貧窮人群得到尊重和關懷。「助人自助,對抗貧窮」是樂施會的宗旨和目標。[1]
目錄
宗旨目標
與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及貧窮人群合作,一起努力解決貧窮問題,並讓貧窮人群得到尊重和關懷。「助人自助,對抗貧窮」是香港樂施會的宗旨和目標。
消滅極端貧窮和飢餓
克服貧窮和飢餓是可能的。在亞洲,貧窮現象已大大減輕。1990年到2001年是一個經濟快速增長期,這期間靠每日不到1美元為生的人數幾乎減少了2.5億。30多個國家的挨餓人數在上個十年裡至少減少了25%。其中14個國家是位於飢餓和營養不良情況最為嚴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
普及小學教育
喪失潛力不僅對兒童本人產生影響。從社會和經濟角度上說,教育,尤其是女孩受教育對整個社會有益。受過教育的婦女在經濟上有更多機會,可以更充分地參與公共生活。作為母親,她們往往生育子女較少,但這些子女身體更加健康,上學的可能性更大。所有這些裨益都是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的關鍵。
在小學教育方面,有五個區域接近普及入學。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和大洋洲,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大大加強努力。在提高入學率的同時,這些區域和其他區域還需要努力確保所有兒童、尤其是確保那些最難惠及的兒童留在學校,獲得優質教育。
促進兩性平等及女性賦權
但是在很多國家,女孩情況沒有改善。有酬就業帶來的安全感是高質量教育提供的無數好處之一。但婦女往往只限於從事無保障和報酬低的工作。儘管婦女在非農業有薪就業中的份額有所增加,但在許多區域,她們在有薪工作中仍屬於少數群體,但在非正規經濟中工作的人數則太多。
從家庭內部到最高政府領域,在影響其生活的決策中有平等的發言權,是賦予婦女權力的關鍵組成部分。儘管自1990年以來,婦女在全國議會中擔任議員的人數一直在穩步增加,但在全世界的議員中,女議員仍然只占16%。
降低兒童死亡率
兒童死亡率與貧窮密切相關:對生活在窮國中的人和生活在富國中的最窮的人來說,在嬰兒和兒童存活率方面取得進展更加緩慢。改進公共衛生服務是關鍵,包括提供安全飲用水和改善環境衛生。教育,尤其是教育女孩和母親,可拯救兒童的生命。提高收入可有所幫助,但除非服務惠及最需要者,否則成效不大。
改善新產婦保健
產婦死亡率已經很低的國家取得了進一步的進展。但這並不夠。減少受影響最嚴重國家的產婦死亡率需要更多的資源,才能確保絕大多數分娩得到有能力預防、檢測和應付產科併發症的醫生、護士或助產士的護理。當確實出現問題時,婦女必須能夠及時住進設備充足的醫療設施。
產婦保健的起點是普及包括計劃生育在內的生殖保健服務。解決13億育齡期即將開始的年輕人的需要尤其重要。目前有2億婦女對安全、有效的避孕服務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遏制艾滋病流行
其他疾病雖然沒有成為頭條新聞,卻正在悄悄地奪走發展中世界人民的活力和希望。瘧疾每年奪走100萬人的生命,多數是幼兒,估計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每年因此放慢1.3%。由於抗藥性菌株的出現以及艾滋病毒和艾滋病造成的脆弱性,曾經認為被擊敗的結核病目前正在捲土重來。這三種疾病都集中在最貧窮國家,這一點並不令人奇怪。通過教育、預防以及發病時的治療和護理,可以基本上控制這些疾病。
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
克服這些問題和其他環境問題,需要更注重窮人的困境,並開展前所未有的程度的全球合作。停止進一步破壞臭氧層的行動表明,如果存在政治意願,取得進展是可能的。
全球合作促進發展
《聯合國千年宣言》體現出大家達成的一個共識,即發展中國家努力維持合理的經濟,確保其自身的發展,解決人的需要和社會需要。發達國家則同意通過援助、貿易和債務減免,來支持較窮的國家。富國與窮國之間有意義的夥伴關係還必須滿足發展中國家在技術、醫藥以及人口就業方面的需要,尤其是在人數日益增加的年輕人就業方面。
歷程
樂施會是一個獨立的發展及人道救援機構,致力於消除貧困,以及與貧窮有關的不公平現象。樂施會的總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並在全球10多個城市設有辦事處。樂施會跨越種族、性別、宗教和政治的界限,與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及貧窮人群合作,一起努力解決貧窮問題,並讓貧窮人群得到尊重和關懷。「助人自助,對抗貧窮」是樂施會的宗旨和目標。
樂施會於1976年由一群關注貧困問題的志願者在香港成立,1988年在香港註冊成為獨立的扶貧、發展和救援機構,先後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推行扶貧及救災工作,開展綜合發展、緊急援助、教育、衛生和水利等項目,幫助貧窮人改善生活,自力更生。
樂施會在中國的項目,由總部統籌,確保符合國情、社情地有效推行。
由1987年開始,樂施會在中國推行扶貧發展及防災救災工作,項目內容包括:農村綜合發展、增收活動、小型基本建設、衛生服務、教育、能力建設及政策倡議等。由1991年至2008年底,樂施會在國內28個省市開展賑災與扶貧發展工作,投入資金總額超過5億元人民幣,受益群體主要是邊遠山區的貧困農戶、少數民族、婦女和兒童;農民工及艾滋病感染者等。
1992年,樂施會在昆明開設了其在香港以外地區的第一個項目實施機構,後相繼在北京、貴陽、蘭州和成都設立項目辦公室,項目活動內容和規模也隨之增加和擴大。中國大陸是樂施會的重點工作地區,目前一半以上的項目在中國,重點工作地區是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甘肅、陝西、四川和北京。為回應需求和挑戰,2004年正式成立樂施會中國部,專門管理日益擴展的中國項目。
樂施會希望在內地的扶貧發展及防災救災工作,能為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積極的力量。
20年來,樂施會在中國的扶貧工作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和肯定,這也是它得以順利開展扶貧和發展工作並取得成績的重要保障。2001年樂施會獲得國務院扶貧辦發表的「中國的農村扶貧開發」白皮書肯定。2003年獲《南風窗》雜誌頒發的「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扶貧獎。2004年,樂施會總幹事莊陳有獲得首屆中國消除貧困獎奮鬥獎榮譽。
項目領域
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
長期以來,中西部農村一直是中國貧困人群比較集中的地區,因此也是香港樂施會農村生計項目的重點關注區域。我們在內陸農村的生計項目至今已有近20年歷史,先後曾在貴州、雲南、廣西、陝西、甘肅、安徽、內蒙古、北京等省市開展過農村小型基礎設施、社區發展基金、農業技術培訓、婦女發展、健康與衛生、社區組織發展、扶貧方法研究與政策倡議等類型的農村發展項目。
城市生計
九十年代後期,樂施會開始在城市支持開展面對外來工的服務項目,通過提供社會服務、法律援助、宣傳職業安全和健康、以及政策建議等手法,樂施會希望為改善外來工和流動人口的生計出一分力。
四川地震救援及重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大地震。樂施會迅速在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開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緊急救援行動。自2008年9月,樂施會在三省的災後重建工作全面展開。計劃在三年內投入1.45億人民幣(包括緊急救援時期投入的2,300,000人民幣),用於外部資源相對較少、相對貧困、關注相對較少的農村災區,幫助災區進行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生計恢復和培訓等;同時通過與國務院扶貧辦系統的合作,交流樂施會長期的扶貧經驗,通過多方努力使災區人民儘早完成重建,脫離貧窮。
基礎教育
樂施會扶貧發展和救援工作的策略重點區域包括雲南、貴州、廣西、甘肅、陝西、河南等地,但樂施會也在東部一些大城市開展研究和政策倡導、流動人口勞動權益、針對青少年的發展教育的工作。在上海,樂施會只是支持開展了少量的這方面的工作,如發展教育、流動人口社區融合、民間組織發展能力建設項目。
發展教育
樂施會自2001年開始在中國內地推廣發展教育,因為我們深信貧困問題的解決也有賴於已發展地區 的公眾的了解和參與。
民間組織發展
伴隨着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以民間團體實踐為基礎的公益事業發展迅速,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認同與關注。為回應這樣的社會發展趨勢,樂施會於2004年設立「民間組織發展項目」,通過與政府部門、學術機構以及廣泛的民間團體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項目活動,旨在動一個更富有活力、更為健康的本土公民社會。
艾滋病防治
香港樂施會艾滋病預防和關懷領域工作開始於1997年,並於2004年正式成立艾滋病項目。項目開展至今,始終關注農村貧困地區受艾滋病影響的社區群眾和從事性服務行業的工作者,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河南、安徽、青島、廣西、雲南、廣州等地開展了一系列的項目,與政府機構、研究單位、草根感染者小組等合作開展項目。
公益領域
工作領域: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城市生計,基礎教育,四川地震救援及重建,發展教育,民間組織發展,性別,艾滋病
報道
今年(2010年)年初,中國西南地區遭遇特大旱災。走訪完部分受災點進行評估災情後,樂施會決定首批投入50萬進行旱災救援。 樂施會評估團隊走訪時發現,在雲南祿勸縣,不僅農作物大面積受災,人畜飲水也在告急。村民們以人背馬駝的方式到幾公里外取水,有的村民甚至把牛放到地里去吃麥草,因為對「春小麥已不抱希望了」。
在廣西巴馬縣,牲畜用水已無法保障,一些農戶已經把小豬賣掉。當地政府正為極度缺水群眾設立送水點定時送水。
貴州重災縣長順常年水資源缺乏,很多鄉鎮石漠化嚴重,遭受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災後,多處水源枯竭,目前的生活用水只能靠外界救急。
針對目前了解到的實地情況,樂施會與受災省扶貧辦、民委等政府部門共同商討救災工作,決定首批投入近50萬元開展救援項目,這些項目包括為祿勸縣災民提供水桶,作為異地背(盛)水的工具,並考慮用水管引水;為雲南省楚雄市6個鄉鎮36個村委會發放水桶,並向受災最嚴重的5個村組、2所學校提供人畜飲水應急設施建設;在廣西巴馬縣西山鄉,針對政府送水經費缺乏,樂施會提供一個月的送水費用。通過這些項目,首批將有近三萬五千名受災群眾因此受益。[2]
項目申請
無論機構或個人,如果你希望申請樂施會資助項目,你可以根據項目主題向分布在不同城市的樂施會項目辦公室提出申請。具體分工如下:
城市生計項目,請與樂施會北京辦公室聯繫,項目經理王英瑜先生。
參考文獻
- ↑ 香港樂施會 HOME. [2012-11-27].
- ↑ 樂施會內地. [20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