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食俗也謀民共富,清明巽宅餅飄香(孫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食俗也謀民共富,清明巽宅餅飄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食俗也謀民共富,清明巽宅餅飄香》中國當代作家孫睿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食俗也謀民共富,清明巽宅餅飄香

妻子說:「周五下午下班後就回老家吧?今年閏月,上墳時間要提前,還打算做些清明餅,春筍和棉菜已經預訂好了,明早到菜場拿」。

我老家在楠溪江上游巽宅村,一直保留有做清明餅的習俗。我們全家都喜歡吃,而且身邊的朋友也喜歡吃。往年清明前,妻子都會在清明前利用周末,自己到田間地頭採摘棉菜,做些清明餅送人。有的朋友吃習慣了,愛上了這一口,不到清明就打電話問:「今年,清明餅做了沒有?」言下之意,今年怎麼還沒有送餅過去呢!

《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每年仲春與暮春相交之時,我國傳統節日,寒食節和清明節接踵而至。這兩個祭祖和掃墓的節日,相關民俗豐富多彩,其中與「吃」有關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明餅了。我們村的清明餅,也叫棉菜餅,在別的地方普遍稱為青團,有很強的地域性和時令。同是永嘉縣域,巽宅村的清明餅做法,只在楠溪江小源流域的上游是一樣的,其他地方又是各不相同。但小源流域又屬巽宅村做的清明餅味道最好,最受食客歡迎。一般情況下,二十斤大米可以做二百六十個餅左右,有的家庭一次就用掉兩百斤大米,多達二三千個餅的量,大得驚人。周五晚上一回家,鄰居就來說:「豆腐沒送到菜場攤位上,在路上就被搶沒了,很難買到。鮮春筍,也賣到五元一斤。棉菜在巽宅村附近基本上采不到了,要到很遠的村去採摘才有。」聽到這情況,妻子趕緊讓鄰居打電話預訂十斤豆腐。第二天,我們在菜場怎麼也找不到預訂的豆腐攤。打電話聯繫後才知,豆腐還沒運到菜場裡,在離菜場不遠的橋頭,豆腐基本被搶光了。我們預訂的那份,正用一塊布蓋着才被保留下來,不然定是保不住了,真沒想到巽宅人這麼瘋狂。也因為這麼狂熱,在家的婦女鄰里相幫,有的幫別人做了近一個月的餅,而且請人幫忙,還要先預約,不然等你找人幫忙時,這人已經在別人家幫忙了。所以這句特色順口溜應運而生:「嫁人覅嫁巽宅人,清明餅兒包死人!」鎮政府從清明餅上看到了共富的門路,專門幫助村民設計清明餅的外包裝,期待小小的清明餅帶領村民致富。

清代文學家兼美食家袁枚,在他的美食秘籍《隨園食單》中,這樣記述清明餅的做法:「搗青草為汁,和粉做粉團,色如碧玉」。今天的清明餅較之袁枚時代,口味豐富了許多,但變的是餡料,清明餅的青,仍然來自「青草」。這種青草,主要是鼠麴草,或是青蒿,巽宅村用的是鼠麴草(俗名棉菜)。各個地方對鼠麴草的叫法,也是各不相同,有鼠麴草、白頭草、鼠耳、黃花白艾、追骨風、清明草、田艾、鼠殼草等等幾十個名字。《本草綱目》記載:「麴,言其花黃如麴色,又可和米粉食也。鼠耳,言其葉型如鼠身,又有白毛蒙茸似玉」,故名。鼠麴草,菊科植物,一年生草本,在中國南北皆有,南方尤多。因南方四季如春,即使是寒冬臘月,鼠麴草也照樣生長,漫山遍野,村前屋後,田間地頭,隨處可見這種長着白色聳毛、開着黃花的野草,年年自開自落,無人珍重。鼠麴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莖葉有蘆丁和槲皮素等黃酮類成分,花含有木樨草素4'B-D萄糖甙等成分,為鎮咳、祛痰、治氣喘和支氣管炎以及非傳染性潰瘍、創傷之尋常用藥,內服還有降血壓療效。如與糯米煮飯同食,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和肺虛咳嗽等具有一定療效。全草可以提取芳香油,還具有經濟價值。作為野菜入饌,最早的記載見於梁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是日(三月初三),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謂之龍舌柈,以厭時氣」。鼠麴草有種獨特的香味,唐代詩人皮日休有詩句「深挑乍見牛唇液,細掐徐聞鼠耳香」,作了很生動的描述。

村民說,村里眾多時令小吃,數清明餅最是麻煩,製作程序煩瑣,各種原料比例也有要求。一般來說,十斤米中要有七斤大米,三斤糯米,三斤鼠麴草,餡料需要十斤豬肉,五斤豆腐、五斤蔥、七斤春筍、三斤干蘿蔔絲(有的家庭用鹹菜)。準備好用料後,前期先把豬肉瘦肥分離切丁,豆腐和筍切成丁狀。干蘿蔔絲也需先焯後漉干,再切細丁。這些前期工作,全靠手工操作,如果用米在二十斤以上,就需要鄰居四五人來幫忙了。那種做兩百斤米規模的,就需要二三十人一起動手了。這些細活,我不會做,只好負責燒火。架起大鍋後,把火燒旺,先煎肥肉出油,再把豆腐炸成金黃色撈出。這時先下筍炸至七分熟,然後才炒下蘿蔔絲蔥白瘦肉豆腐,炒熟時加調料和蔥花,起鍋後裝在大盆里涼透。這時,要準備面料了。鼠麴草先在滾湯中加少許小蘇打焯熟後漉干水分,大米和糯米用水浸泡二十分鐘後晾乾磨粉。以前,鼠麴草和米粉在搗臼中搗細搗膩才行,一般兩三個精壯的男人也會被累扒下。現在進入機械化時期,用機器壓制節省了不少人力。清明餅還要用到一種輔助材料,用以墊在餅下,防止蒸製時餅與蒸籠連粘在一起。一般的家庭會選擇箬葉,而我最喜歡用柚子葉,柚子葉獨特的香味與鼠麴草的清香相輔相成,使餅的香味更厚更長。

面料和餡料都準備好了,是婦女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七八個鄰居婦女聚集在一起,一邊精掐細捻,一邊講段子開玩笑,時間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一個個碧玉色的餅鋪滿了桌面。據說,這餅包的過程中,要把餡料中的空氣全部擠出來,包好的餅才會飽滿堅挺,在蒸熟後就不會出現塌型的情況。

完成製作清理好時,已經是晚上了,做二百多個餅,用了一整天時間。妻子把清明餅成品拍照發給遠在香港的女兒,只聽女兒在電話那頭大叫:「我也要吃!順豐快遞寄幾個過來!」看來,女兒可以擔當巽宅村的文化大使,讓食俗清明餅香飄滿香港的大街小巷。正是:

春深遍地野花黃,采麴南山不足筐。

食俗也謀民共富,清明鼠耳餅飄香。[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