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飛閱六十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飛閱六十年(紀錄片)原圖鏈接來自 央視國際 的圖片

飛閱六十年》簡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空中受閱梯隊通過天安門上空,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從此之後的60年來,人民空軍的編隊先後14次飛過天安門。這其中有些怎樣鮮為人知的人與事?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1895年法國路易·盧米埃爾拍攝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 [1]等實驗性的電影,都屬於紀錄片的性質。中國紀錄電影的拍攝始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軍山》 [2]。最早的一些鏡頭,包括清朝末年的社會風貌,歷史人物李鴻章等,是由外國攝影師拍攝的。紀錄片又可以分為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

分集劇情

飛閱六十年 1949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人民空軍的第一支飛行中隊也接受了檢閱。當時,北京南苑機場只有17架飛機,為了完成受閱任務,第一次飛過天安門的9架P-51戰鬥機又繞彎飛了第二圈。在緊張的戰備氣氛下,為了防止敵人襲擾,這些受閱飛機上還帶着槍彈,這是史無前例的。其中的P-51戰鬥機和蚊式戰鬥機各兩架飛越復興門後,即升至10000至12000英尺處,擔負北京、通州、良鄉、大興上空的警戒任務。(科技博覽2009年第178期)

飛閱六十年 1959

195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十周年。1959年10月1日上午10點,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新中國成立10周年閱兵慶典。由155架噴氣式轟炸機和殲擊機組成的空軍空中梯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受閱武器裝備基本上是國產的,標誌着中國軍隊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博覽2009年第179期)

飛閱六十年 1984

講述了1984年國慶閱兵中的空中梯隊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當天閱兵天氣非常不好,可是飛行員憑着紮實的技術圓滿完成了閱兵任務。(科技博覽2009年第180期)

飛閱六十年 1999

199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50周年閱兵式上,總共有28架殲八Ⅱ飛越了天安門廣場。其中24架單獨編列,從而成為我軍歷史上最大的機群編隊合成,另外4架殲八Ⅱ受油機與兩架轟六加油機編隊。(科技博覽2009年第181期)

視頻

飛閱六十年 相關視頻

1895年,世界第一部電影「工廠大門」
電影《定軍山》資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