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顧渚山茶園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顧渚山茶園位於長興縣水口鄉,曾建有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貢茶院,盛產紫筍茶和金沙泉水,是「茶聖」陸羽茶事活動的主要場所和中華茶文化的發祥地。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顧渚山茶園

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

地理位置:浙江省長興縣水口鄉

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貢茶院

特色

顧渚山茶園 茶園位於世博園中部主游路與二號路之間坡地,南部與斷崖景觀隔水相望,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因其位於兩條主游路之間,加之地勢較高,在展示茶文化特點的同時亦將成為遊人駐足品茗觀景的良好去處。茶園設計服從總體規劃功能及形象要求,從形態上以大面積茶樹為背景,點輟富於茶文化氣息的建築小品,以謙和的建築形象呼應環境,反映人性中擁抱自然的欲望。同時提供茶文化展示空間及服務空間。在茶樹叢中,孤植三、四株大喬大,豐富層次。基地西北側開闢「精品園」集中展示中外茶樹精品。茶園的建設主要有茶文化展廳、茶藝表演室、品茗館等部分。茶文化展廳,展示內容包括茶的起源和發展、茶與文化、茶與民族團結、茶於人類健康、茶的綜合利用。

茶的起源與發展

利用圖片、實物、文字等展示茶藝發展過程,發現──藥用──食用──日常飲料, 茶園風光1(20張) 加工方式從生煮飲──散受、無曬造法──簡單機具──現代化連續機;茶葉種類有 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花茶、緊壓茶、保健茶等,突出表明 雲南是茶的原產地,伴隨着璀燦的華夏文明而播遍全球。

茶與文化

茶文化融匯中國傳統文化儒、佛、道、老、莊、墨諸家的優顧渚山茶園 秀思想。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雅士、高僧法師的詩、畫、詞、楹聯賦予了茶及茶文化的深厚內涵。展示廳收集部份與茶有關的物品,如字、畫、詩詞、 楹聯、專著、郵品乃至茶館、茶戲劇的圖片和劇照等等進行展示,以突出「茶文化園」的獨特風格。

茶與民族團結:以不同民族風格各異的飲茶習俗,飲茶方式及千姿百態的品茶器具,展示茶在各民族生活中的作用和影響,茶對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茶於人類健康

介紹國內外利用 茶葉進行防病、治病的研究成果, 茶園風光2(13張) 展示茶葉的主要生化成分及其對人類健康的功效,(聯合國衛生組織公布的長壽奧秘之一是「多茶少煙」)。以此大力推崇飲茶之風,倡導人們飲茶、愛茶、長壽長樂。

茶的綜合利用

展示以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各類產品,包括茶在輕工

顧渚山茶園 、化工、醫藥、保健、食品等方面的廣泛利用,使參觀者開擴眼界,充分認識茶的功能和所具有的廣闊開發前景及潛在的利用價值。

茶藝表演、品茗館。茶文化作為社會文明生活的精華,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其中既有精神文明的體現,又有物質文明的延伸。各民族以其具體的文化為背景,創立了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茶 民俗,如 白族三道茶、 藏族 酥油茶、潮山功夫茶、 贛南打擂茶,此外還有儒雅大方的文士茶、歡樂輕快的民族茶等。經專門訓練的茶藝表演隊可向遊客作豐富生動的茶藝表演,還將編排幾套易掌握、有特色的沖泡方式,讓遊人與表演者一起邊觀、邊學、邊做、邊品。或選取幾套不同種類的茶樣或茶具,以「自助茶」形式,讓遊人根據自己的喜愛自行選取沖泡品飲,將人們引入一個雅俗共賞的品茗世界。品茗館配有電視錄放及音響系統,在品茗時,可放映與茶有關的錄像。或放送一些品味較高的典雅音樂,如古典音樂、輕音樂或 古箏演奏等,以充分體現茶文化與眾不同的文化氛圍。[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