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顆粒藍吻琵琶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顆粒藍吻琵琶鱝

學名  Glaucostegus granulatus

命名者 Cuvier, 1829

英文名 Sharpnose guitarfish

別名  Rhinobatos granulate、

    顆粒琵琶鱝、飯匙鯊、魴仔

觀賞魚/食用魚  否/否

最大體長     280 cm

分類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鰩 Rajiformes

  琵琶鱝 Rhinobatidae

  藍吻琵琶鱝 Glaucostegus

顆粒藍吻琵琶鱝,以前所記載之Rhinobatos granulatus Cuvier, 1829為本種之同種異名。體盤長度大於寬度,約為全體長之1/3倍。尾部約為體長之一半,吻端至口較體長之1/5為長,吻長而尖,邊緣平直。眼小,頭長(至第五鰓裂)為其8.75至12.8倍。眼眶以前之吻長為兩噴水孔間隔之4倍,口前吻長為口寬之3.11倍。吻背突起稜狹窄,全長之大部分均彼此接近,向後端略為分岐。吻長為眼徑之7.25至9倍,兩噴水孔間隔為眼徑家噴水孔徑之1.91倍。[1]

鰭及顏色

噴水孔具兩褶,外褶薄弱,內褶發育不全或缺如,鼻孔中等長,斜位,口寬為其1.78倍,鼻孔長度較兩鼻孔間隔略長(1.07倍);前鼻瓣極少內向發展。口近於平直。第一背鰭高度為基底長度之兩倍,起點在腹鰭之後一腹鰭基底長處,其與腹鰭基底之距離略較兩背鰭間隔為長(2.07倍);兩背鰭間隔為第一背鰭基底長度之1.71倍。背部、肩胛區域、頭頂及吻背突起稜等,均有大型齒狀突起,體背部中央線、眼前與噴水孔上方、吻部突起稜之兩側及兩肩部等,均有一列基底寬闊而側扁且逆鈎之瘤狀突起。

體銹褐色,吻軟骨之兩側及腹面均白色(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本種可能是藍吻琵琶鱝(Glaucostegus typus )的誤鑑(Ebert et al. 2013),是需要再進一步研究的魚種。(林沛立編修 2016/05/31)[2]

棲地環境及深度

從潮間帶到近海大陸架。棲息深度0 - 119公尺

以大型貝類為食的食肉魚(參考號58784)。

分佈

西印度洋波斯灣泰國越南。可能發生在中國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菲律賓新幾內亞布干維爾群島台灣分布東部、綠島東沙[3]

繁殖

胎盤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通過特殊結構間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質的子宮液,從而從母親那裡獲得更多營養(參考文獻50449)。每窩產仔6-10隻(Ref.114953)。生物學鮮為人知(Ref。9909)。在發生但沒有細節的地方使用(參考號9909)。[4]

保育

脆弱(VU) (A2bd + 3d + 4d);評估日期: 2006年2月2日

參考文獻

  1. 顆粒藍吻琵琶鱝,fishdb.sinica.edu.tw
  2. 顆粒藍吻琵琶鱝,fishdb.sinica.edu.tw
  3. Glaucostegus granulatus,fishbase.se
  4. Glaucostegus granulatus,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