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韓東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韓東山(1905-1986),原名韓志鑫,於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加入工農紅軍,參加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戰役,於1955年授於少將軍銜 。[1]

簡介

韓東山湖北省大悟縣宣化店鎮陳家河人。192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黃安赤衛隊。1929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韓東山歷任11軍32師班長、排長,羅山獨立團連長,紅4軍第12師第36團營長、副團長,紅9軍第25師第75團團長、第25師師長,紅31軍第91師副師長。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一至四次反「圍剿」鬥爭、西征轉戰、川陝革命根據地反「三路圍攻」和反「六路圍攻」。1935年3月,為迎接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強渡嘉陵江,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9月,迎接紅二、六軍團第二次北上。

抗日戰爭時期,韓東山歷任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第771團副團長,第129師補充團團長,第386旅副旅長,第129師東進縱隊副司令員,河南省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委員,分區司令員。參加了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和百團大戰。

解放戰爭時期,韓東山歷任中原軍區獨立第1旅政治委員,洪山軍分區司令員,中共陝南第四地委書記,第2縱隊政治委員,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2縱隊副司令員,江漢軍區副司令員,湖北省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原突圍和淮海、渡江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韓東山歷任湖北省軍區參謀長、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1955年,韓東山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1986年在武漢逝世,享年81歲。[2][3][4]

革命生涯[5]

1928年1月參加黃安(今紅安)赤衛隊,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9年5月正式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在紅十一軍第三十二師任班長、排長。

1930年5月任鄂豫皖邊羅山獨立團連長。

1931年4月任紅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六團營長。

1932年4月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十二師三十六團副團長。參加了鞏固發展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第一至四次反"圍剿"與進攻戰役及西征入川的戰鬥。

1933年7月成立紅九軍,任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五團團長。

1934年5月任紅九軍第二十五師師長。率部參加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多次反"圍攻"作戰。

1935年5月隨方面軍長征,6月,率二十五師在夾金山北達維最早同中央紅軍會師,會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主持召開歡迎大會。同年10月奉命率部南下轉戰川康邊。

1936年5月調入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學習,同年秋隨方面軍北上到達甘肅會寧會師。10月任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副師長,11月參加山城堡戰役。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所部改編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一團,任副團長。

1938年後任一二九師補充團團長,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

1939年任東進縱隊副司令員。率部參加創建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的鬥爭和晉東南反"掃蕩"作戰。

1940年先後入延安馬列學院、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春任新四軍第五師兼鄂豫皖湘贛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擔任八路軍河南軍區司令員,率豫西部隊參加收復失地擴大解放區。

1946年任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二旅旅長,後任鄂豫陝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委員兼中共地委書記,率部參加中原突圍的艱苦作戰。

1947年4月任晉冀魯豫軍區陳(先瑞)韓(東山)野戰縱隊政治委員,後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二縱隊副司令員,兼江漢軍區副司令員。

1949年6月任湖北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率部參加解放中原地區的多次重要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湖北軍區參謀長、第二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河南軍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參謀長,湖北省軍區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被選為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986年1月13日,因病在武漢逝世。

所參戰役

嘉陵江戰役

1935年,紅四方面軍實施強渡嘉陵江戰役,紅9軍25師的任務是自行解決渡江器材 ,在閬中以北實施偷渡。當時國民黨軍已將東岸的船隻弄到西岸,我軍弄到的船隻集中到了中路,師長韓東山到各團轉了一圈,仍未找到辦法。這時參謀跑來告訴他,一個小戰士提出用打穀桶當船,韓東山認為可行,命令部隊四處收集,用兩根扛子綁4個桶,用它將全師渡過了嘉陵江。韓東山緊接着指揮部隊包圍了南部 城,集中全師重火器於主攻方向,73團實施強攻,該團組織敢死隊攻入城內,將守敵全殲。從偷渡嘉陵江到打下南部縣城,25師殲滅敵一個師部、叄個團的兵力。紅四方面軍在四川西北活動時,徐向前告訴韓東山,要他為中央紅軍進入懋功打開通道並與中央紅軍會師。徐向前說:你韓東山是迎接毛主席的第一個紅四方面軍的代表,說不定將來還得給你上書呢!韓東山指揮部隊三天走了300多里,打了20餘仗,攻克了懋功,殲敵700餘人。和中央紅軍會師時,韓東山看見他過去在紅四方面軍的老上級陳賡,在陳賡的介紹下,韓東山見到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他向中央領導匯報了部隊的情況,他說:我們部隊的指戰員都是來自鄂豫皖和四川的貧苦農民,打仗都非常頑強勇敢。一上戰場沒有一個怕死的,都是拚命地往前沖。毛澤東說:這就是紅軍的作風!中央紅軍和韓東山部開了一個聯歡會,毛澤東、朱德講了話,韓東山代表紅四方面軍部隊也講了話。紅四方面軍長徵到達夾金山下一個漢藏雜居的村子,半山有個喇嘛寺,紅軍為了執行黨的宗教政策,下令保護寺院,不要干涉喇嘛的宗教活動,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如有違犯,從嚴懲處。有個戰士去喇嘛寺參觀時,拿了寺里的一幅帳布,恰好韓東山也去喇嘛寺參觀,喇嘛將這件事告訴了韓東山,韓東山當即掏出手槍要槍斃這個戰士,喇嘛見狀,跪下求情,韓東山還是槍斃了這個戰士,以此教育全師官兵。

中原突圍

中原突圍中,他率部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強越平漢線,轉移到陝南地區,保存了有生力量。 1948年4月,由司令員張才千、參謀長韓東山指揮的江漢獨立旅,一舉殲滅了盤踞在宋河的國民黨新編第十七旅,一鼓作氣攻破了京山縣城,又全殲國民黨第五十二師。"宋河戰役"被毛澤東稱為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範例而寫進了中國革命戰爭史。[6]建國後,韓東山歷任湖北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參謀長、湖北省軍區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文革時,毛主席到武漢解決武漢問題,[[謝富治[[對陳再道說:"你們支保吃左,大方向完全錯了,你們要承認犯了錯誤"。"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余立金插了一句。

事跡

"不理解的也要執行?這話不能簡單地對下面講,要說出個道理來。"韓東山反駁道。謝富治聽了這話,氣得眼睛都瞪直了,他惡狠狠地說:"你反對林副主席!"文革期間組織江漢油田會戰,為避免北京造反派的干擾,周恩來決定會戰由武漢軍區領導,江漢石油會戰指揮部成立。韓東山任黨委第一書記兼指揮長。韓東山遂與康世恩交善。1969年國慶節,韓東山特意邀請康世恩到武漢參加慶祝活動。來到省革委會大門口,車子被攔住,說什麼也不許進,康世恩只好打電話讓韓東山解圍。韓東山笑着迎出來說:"老康,啥也不怪,就怪你這破車不抬舉人。你看看,進出這個大院的車像你這樣的還能找出第二輛麼?回頭,我給你弄輛好車。"他果真從省革委會為康世恩調撥了一輛嶄新的伏爾加轎車。韓東山說:"在油田,你照坐你的嘎斯車。到外面開會,再換上伏爾加。"當時,部隊參加會戰的幹部比較多,一般都在各單位任正職。韓東山多次在幹部會上宣布:"業務工作,主要由懂業務的同志來抓,軍隊幹部不要亂加干涉,過多插手。我們主要是支持康世恩等同志的工作。"韓東山雖然戰功卓着,對子女均從嚴要求,從不特殊。1961年部分軍隊幹部子弟不願應徵入伍,韓帶頭將長子送往部隊。1968年城市青年不願上山下鄉,韓又將次子送往農村。1969年幼子參軍,當了飼養員。韓多次帶着子女回陳家河過年,入鄉隨俗,住透風潮濕的屋子,鋪稻草,開統鋪。他經常教育子女:"我不把功勞當資本,向黨伸手。你們更不能把父親的功勞當資本,向黨伸手。" 韓東山的長女至今仍是農民。韓東山說:"人家過得,你們也過得!"

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參考資料

  1.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people/201703/24368.html  ,歷史上的今天,2017-03-16
  2. 韓東山少將  ,大悟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18-04-08
  3. 韓東山  ,紅色大悟網 ,2016-06-13
  4. 韓東山  ,華夏經緯網,   2003-09-02
  5. 韓東山  ,名人簡歷
  6. 他原是陳賡的部下,後來級別比陳賡還高,建國低授少將軍銜  ,搜狐網,201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