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靖遠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靖遠縣是甘肅省白銀市的下轄縣,素有「塞上江南」「隴上名邑」「黃河明珠」之美譽。

該縣地處甘青寧蒙經濟長廊中心地段和「蘭白核心經濟區」開發重點區域,是歷史上有名的絲路重鎮,境內有靈秀靖遠古八景、蒼翠挺拔烏蘭山等景點,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普示範縣」和「國家科技進步先進縣」。

大事記

1932年靖遠起義一九三二年,中共陝西省委派遣謝子長、焦唯熾策劃領導的靖遠起義,是甘肅黨史上影響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

基本概況

靖遠縣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中東部,白銀市腹地,東臨寧夏海原縣,西接白銀區,南鄰會寧縣,北與景泰縣、寧夏中衛縣毗鄰。全縣總面積5809平方公里,現轄18個鄉鎮、175個村、10個社區,總人口47.6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2.74萬人。黃河流經縣境10個鄉鎮154公里,全縣由沿黃自流灌區、高揚程提灌區和乾旱半乾旱山區三大塊構成,有耕地面積115萬畝,其中有效灌溉面積55萬畝。由於位於西部內陸乾旱地區,自然條件嚴酷,經濟基礎薄弱,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位居甘肅省後列,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工業弱縣、財政窮縣。

歷史沿革

歷史建制

靖遠,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她猶如華夏文明搖籃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獨特的地理人文景觀,展現出不凡的氣勢,絢麗多姿,古樸典雅。追溯境內先民活動的蹤跡,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便有人類生存繁衍,考古發現了堡子山、紅嘴子、廟窪山等多處人類生活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及石具文物。春秋戰國時期,靖遠為羌戎遊牧地,保存有西周至春秋時期遊牧民族的典型文化遺址——吳家川岩畫。

戰國末期為秦國領地,秦統一中國後屬北地郡。

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始置祖厲、鶉陰縣,肇啟靖遠兩千一百多年的縣級行政建制歷史。

元鼎五年,漢武帝西行巡遊到達祖厲縣,臨黃河而返。

南北朝時期,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率部出征會師於祖厲縣,欣然置為會州。

歷經隋唐宋元朝代,境內長期處於爭戰狀態,唐末陷於吐蕃,宋代先後為西夏和金朝占領,州治多有遷徙,稱謂頻繁更易。

明朝因邊防需要,於正統二年設置靖虜衛,這裡成為明王朝與北元蒙古國的軍事衝突地帶。

清代順治元年更名靖遠衛,雍正八年改稱靖遠縣。此後,行政隸屬關係多有改變,但縣名沿用至今。

靖遠市建置年代久遠,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中,隨着朝代的更替,轄域多有變遷,隸屬稱謂頻易。戰國以前,靖遠境內為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羌人和戎人所占據,戰國末期,秦於公元前271年滅義渠戎,置北地郡,郡治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靖遠境域始劃入秦國版圖。

秦代靖遠仍屬北地郡。

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靖遠境內始置祖厲(今靖遠)、鶉陰(今白銀市平川區)二縣,屬安定郡(漢時從北地郡分置),郡治高平(今寧夏固原),為靖遠縣級行政建制之開端。

新莽時期,改祖厲縣為鄉禮縣。

東漢時期,祖厲縣治南遷,鶉陰縣改為鸇陰縣,屬武威郡。

三國時期,屬魏國武威郡。

東晉十六國時期,後趙將祖厲縣南遷,置隴東郡。前秦於鸇陰縣地置平涼郡。西秦屬苑川郡(今甘肅榆中縣)。

南北朝時期,北魏置高平鎮(今寧夏固原),鸇陰縣屬之。西魏置會州,靖遠始稱會州。北周改會州為會寧防。

隋朝時期,會寧防改為會寧鎮,後改為會寧縣,屬平涼郡。

唐代初期,改會寧縣為西會州,後復為會寧縣,屬關內道。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因足食故改會州為粟州,當年復為會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會州為會寧郡,置烏蘭、會寧二縣屬之。廣德年間以後陷入吐蕃,更名汝遮。

北宋時期,西夏國曾兩度攻陷靖遠地。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修築會州城,置敷川縣。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改為敷文縣,屬涇原路。

南宋時期,先後為金、西夏攻陷,金改敷文縣為保川縣。

元代,仍為會州,屬陝西行省鞏昌府。

明代初期,裁會州,於迭烈遜(今白銀市平川區)設巡檢司戍守。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裁迭烈遜巡檢司,置靖虜衛,屬陝西行省都指揮司。

清代,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靖虜衛為靖遠衛,屬鞏昌府。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靖遠衛併入隴右道。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改靖遠衛為靖遠縣,屬鞏昌府。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靖遠縣改屬蘭州府。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甘肅省設七道,靖遠縣屬蘭山道。

建國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1961年,隸屬定西地區。

1961—1963年,劃歸白銀市管轄。1964—1985年,復屬定西地區。

1985年8月,白銀市恢復成立,靖遠縣復歸白銀市管轄。

1996年,靖遠縣面積5677平方千米,人口44.3萬人。轄1個鎮、20個鄉:城關鎮、興隆鄉、東灣鄉、糜灘鄉、烏蘭鄉、北灣鄉、中堡鄉、平堡鄉、石門鄉、劉川鄉、高灣鄉、雙龍鄉、靖安鄉、五合鄉、東升鄉、大蘆鄉、北灘鄉、永新鄉、若笠鄉、曹峴鄉、三灘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463076人,其中:城關鎮38817人,平堡鄉18580人,北灣鄉31793人,中堡鄉10678人,糜灘鄉23350人,三灘鄉20974人,烏蘭鄉32304人,東灣鄉43001人,大蘆鄉20383人,興隆鄉13504人,雙龍鄉14817人,石門鄉17407人,劉川鄉20245人,高灣鄉26112人,靖安鄉13830人,五合鄉30326人,東升鄉21283人,北灘鄉35461人,永新鄉11719人,若笠鄉9771人,曹峴鄉8721人。

2002年,北灣、東灣2鄉撤鄉建鎮。2005年1月,烏蘭鄉與城關鎮合併為烏蘭鎮;撤銷曹峴鄉併入若笠鄉;撤銷中堡鄉,將其所轄中堡、營坪2個村併入北灣鎮,營防、賈口、上灘3個村併入烏蘭鎮

2007年末,全縣轄烏蘭、東灣、北灣3個鎮和平堡、糜灘、三灘、劉川、若笠、大蘆、高灣、興隆、雙龍、石門、永新、靖安、五合、東升、北灘15個鄉,共有9個社區、175個行政村,60個居民小組、1125個村民小組。

2008年末,全縣轄3個鎮、15個鄉:北灣鎮東灣鎮烏蘭鎮、平堡鄉、糜灘鄉、三灘鄉、大蘆鄉、興隆鄉、雙龍鄉、石門鄉、劉川鄉、高灣鄉、靖安鄉、五合鄉、東升鄉、北灘鄉、永新鄉、若笠鄉,175個行政村,1125個村民小組,農村人口9.49萬戶44.10萬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靖遠縣常住人口454925人。

2012年,靖遠縣下轄3鎮15鄉:烏蘭鎮、東灣鎮、北灣鎮、劉川鄉、糜灘鄉、平堡鄉、若笠鄉、三灘鄉、大蘆鄉、高灣鄉、北灘鄉、東升鄉、靖安鄉、石門鄉、雙龍鄉、五合鄉、興隆鄉、永新鄉。[1]

地理位置

靖遠市地處甘肅省中部,位於東經104°13′至105°15′,北緯36°至37°15′。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接壤,南與甘肅省會寧縣毗鄰,西南、西北、東北分別與甘肅榆中縣、景泰縣、寧夏中衛縣相連,西與白銀市白銀區交界,白銀市平川區從中析置,將縣域一分為二,形成南北相對的兩個部分。東西間隔120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總面積5809.4平方公里。國道109線、省道靖(遠)天(水)公路、鐵路白(銀)寶(積)線從境內通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從縣城西至白銀60公里,西南距離省會蘭州130公里。

氣候特點

靖遠縣屬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每年均氣溫8.9℃左右,每年極端最高氣溫35.1℃,每年均降水量240mm,每年蒸發量1634mm,每年平均日照時數2696小時,無霜期165天。

行政區劃

基本區劃

靖遠縣共有18個鄉鎮烏蘭鎮、東灣鎮、北灣鎮、劉川鄉、糜灘鄉、平堡鄉、若笠鄉、三灘鄉、大蘆鄉、高灣鄉、北灘鄉、東升鄉、靖安鄉、石門鄉、雙龍鄉、五合鄉、興隆鄉、永新鄉。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兩個鄉鎮被合併了,所以現在是沒有了。城關和烏蘭合併為烏蘭鎮,曹峴和若笠合併為若笠鄉。

1985年8月,白銀市恢復成立,實行市管縣體制,靖遠縣由原定西地區劃歸白銀市管轄。同年,將原靖遠縣所屬中部的復興、種田、共和、寶積、水泉等鄉及寶積鎮共五鄉一鎮分出,設立白銀市平川區。1986年,北灣鄉分為平堡、北灣、中堡三鄉。1989年,糜灘鄉分為糜灘、三灘兩鄉。2002年,東灣、北灣兩鄉撤鄉建鎮。

2004年鄉鎮撤併後,靖遠縣現轄平堡、糜灘、三灘、大蘆、興隆、雙龍、石門、劉川、高灣、靖安、五合、東升、北灘、永新、若笠鄉及烏蘭、北灣、東灣鎮,共15個鄉3個鎮,下設174個村(居)民委員會,1111個村(居)民小組。烏蘭鎮為縣行政機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2016年,靖遠縣下轄5鎮13鄉:烏蘭鎮、東灣鎮、北灣鎮、劉川鎮、糜灘鄉、平堡鄉、若笠鄉、三灘鄉、大蘆鄉、高灣鄉、北灘鎮、東升鄉、靖安鄉、石門鄉、雙龍鄉、五合鄉、興隆鄉、永新鄉。[3]

人口狀況

靖遠境內考古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址,出土大量彩陶、素陶、石器等文物,證明早在5000年前便有人類在此生存。在漫長的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經過民族融合、人口遷徙,逐漸形成了現以漢族為主體的居住人群,當地少數民族中主要有回、藏、滿、蒙古、東鄉等,回族人數最多,明朝以前,靖遠縣境無人口數量的確切記錄,從一些史書中有關郡治人口數量的記載推算,此前的人口約在1—2萬人之間。明朝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設靖虜衛,始有人口確切記錄。據康熙《靖遠志》載,正統二年建靖虜衛時有官戶和軍戶共4787戶,人口約2萬。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共7183戶,按當時戶均人口推算,人數應在3萬人左右。萬曆以後,靖虜衛有軍民戶計17784戶,6萬餘人。由此可知,明朝初期,靖虜衛原有人口很少,後來人口迅速增加,主要為人口遷徙流入所致。在遷移人口中,或因服軍役而來,或移民實邊而來,或宦遊經商而來,這是境內規模較大的一次人口遷入。

清朝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實行「攤丁入地」,靖遠衛有2497丁,人口不足2萬人。經「康乾盛世」時期的休養生息,人口迅速增長。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有36395戶,248203人,為設衛改縣以來靖遠戶口最繁盛時期。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西北回民反清起義,靖遠遭遇兵燹,造成人口銳減,全縣戶不過千,僅五六千人。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有7550戶,約4.7萬餘人。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靖遠全縣有9978戶,46077人。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海原大地震,靖遠損失人口3萬餘人。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因大旱饑荒,或餓死或出逃,人口大幅度減少。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靖遠人口為7萬餘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靖遠縣統計人口總戶數21791戶,總人口13.24萬人。1964年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全縣總戶數37684戶,總人口226068人。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增長得到控制。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全縣總戶數74344戶,總人口452395人。1985年,白銀市恢復成立,從靖遠縣劃出部分鄉鎮設立平川區,人數減少,全縣總戶數61847戶,總人口35.55萬人。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全縣總戶數75758戶,總人口395966人。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全縣總戶數97342戶,總人口463076人。

2018年年末全縣總人口為503622人,年末總戶數為139340戶。總人口按性別分:男260319人,占總人口的51.69%;女243303人,占總人口的48.31%,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6.99;按年齡分:0-17歲人口102662人,占總人口的20.38%;18-34歲人口151040人,占總人口的29.99%;35-59歲人口171617人,占總人口的34.08%;60歲及以上人口78303人,占總人口的15.55%。常住人口為46.33萬人,城鎮化率達到37.5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2‰。

地形地貌

靖遠縣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中東部,屬黃土高原溝壑區,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南北長125公里,東西寬106公里,總面積5809.4平方公里,海拔1300-3017米之間。

自然資源

靖遠礦產資源儲量豐富,能源開發潛力巨大。靖遠是甘肅重要的礦產能源基地。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全縣已探明的金屬礦藏有金、銀、銅、鐵、錳等10多種,非金屬礦藏有煤、石灰石、重晶石、坡縷石、陶瓷粘土、石膏、石英石、沸石等14種,最新勘探發現的10億噸特大型坡縷石礦,品位及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水力、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黃河水電資源300多萬千瓦。裝機容量14萬千瓦的烏金峽水電站已併網發電,靖南峽、靖北峽、黑山峽梯級水電站及核電站正在積極爭取。北灘、東升一帶風力資源可開發面積80-100平方公里,可規劃建設裝機容量50-100萬KW以上的大型風力發電場。「十二五」期間,我縣將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規劃建設劉川工業集中區、銀三角非公經濟集中區、杜寨柯農產品加工貿易集散區三大工業園區和精細化工、冶金焦化、煤炭能源、建築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等五大主導優勢產業。劉川工業集中區已被列入「蘭白都市經濟圈」產業規劃建設範圍,白銀市把劉川工業集中區作為「十二五」規劃和「一園三區三基地」的重點建設區域,開發步伐進一步加快。由於工業基礎薄弱,

土地資源

2012年,靖遠縣耕地面積115萬畝,其中有效灌溉面積54.95萬畝,小麥播種面積16.7萬畝左右,玉米播種面積15.3萬畝左右,水稻播種面積3.25萬畝左右等。

礦產資源

2012年,靖遠縣已探明的金屬礦藏有金、銀、銅、鐵、錳等10多種,非金屬礦藏有煤、石灰石、坡縷石、陶瓷粘土、石膏、沸石等14種,近年來最新勘探發現的特大型坡縷石儲量10億噸,品位及儲量均居世界第一。

生物資源

2012年,靖遠縣糧食生產以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糜、谷六大農作物為主,小麥播種面積16.7萬畝左右,總產4.75萬噸,分布于靖遠縣各鄉鎮;玉米播種面積15.3萬畝左右,總產6.27萬噸,分布于靖遠縣各鄉鎮;水稻播種面積3.25萬畝左右,總產1.4萬噸,主要分布於平堡、北灣、糜灘、三灘、東灣、雙龍等鄉鎮。

經濟

綜合

2018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75651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8628萬元,增長6.2%;第二產業增加值189923萬元,增長2.2%;第三產業增加值307960萬元,增長4.8%。全縣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6355元(按平均常住人口計算)。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上年34.5:24.7:40.8調整為34.2:25.1:40.7。

第一產業

2018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66418萬元,同比增長6.2%。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161.84萬畝,其中:糧食種植面積89.67萬畝;油料種植面積9.55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4.44萬畝(不包括薯類),其中日光溫室蔬菜面積達到6.4萬畝;瓜類種植面積20.77萬畝;藥材種植面積16.58萬畝。

2018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0.84萬畝,當年苗木產量3064萬株, 本年出售樹苗2294萬株。

2018年全年肉類總產量26070.28噸;禽蛋9079.95噸;全年水產品產量813噸。

2018年末全縣化肥施用折純量1.84萬噸;農村用電量19540.13萬千瓦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60.78萬畝;水平梯田43.63萬畝。

第二產業

2018年,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254724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51223萬元(含研發支出),同比增長2.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12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73380萬元,完成增加值22987萬元,增長6.3%;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81344萬元,完成增加值26510萬元,增長0.04%。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86388萬元,增長26.37%,產銷率為96.55%。

2018年,全縣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38700萬元,同比增長2.1%。年末共納入統計的有資質以上建築企業8家,實現產值123949萬元,竣工房屋面積10.96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9.72萬平方米。[1]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2018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1393萬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4918萬元,下降16.10%;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6475萬元,增長205.48%。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1507萬元,下降78.76%;第二產業投資47366萬元,下降18.08%;第三產業投資192520萬元,增長5.42%。按經濟類型劃分,公有經濟完成投資183097萬元,同比下降20.77%;非公經濟完成58296萬元,同比下降39.24%。全縣實施固定資產項目個數124個,其中本年新建項目64個,續建項目60個。

截至2018年12月底,全縣新簽約招商合同項目5項,簽約資金總額5.55億元。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54項,到位資金27.58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21個,續建項目33個。

2018年末,全縣共有房地產開發企業16家,全年房地產施工面積31.9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2.12%;竣工面積0萬平方米;銷售面積6.7萬平方米,下降45.26%,銷售額37434萬元,下降37.51%。

商業

2018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2939萬元,同比增長6.36%,其中:限額以上完成76490萬元,限額以下完成196448.9萬元。城鎮零售額142495萬元,同比增長5.36%.鄉村零售額130444萬元,同比增長7.49%。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9167萬元,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11732.9萬元,住宿業實現零售額188萬元,餐飲業實現零售額41851萬元。2018年年末全縣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共34家,其中:批發業:4家,零售業28家,餐飲業2家。批零住餐個體戶共3家。

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2018年全年全縣大口徑財政收入為74724萬元,同比增長30.5%,縣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7686萬元,增長19.07%,其中稅收收入22516萬元,增長37.6%,非稅收入15170萬元,下降0.76%。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40580萬元,增長9.03%。

2018年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58875萬元,同比增長0.5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747348萬元,增長4.73%;非金融企業餘額116824萬元,下降18%;廣義政府存款餘額94678萬元,下降3.03%。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929941萬元,增長4.2%,其中,住戶貸款餘額639675萬元,增長24.99%;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380717萬元,下降23.76%。

2018年末全縣有保險公司16家,網點達到21個。其中:財產保險公司9家,人壽保險公司7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34544萬元。全年理賠支出5220萬元。

旅遊業

2018年,全縣旅遊總收入7.82億元,比上年增長29%。全年接待遊客總人數125.02萬人次,增長22%。[2]

交通運輸

靖遠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便捷。靖遠地處省委、 省政府重點規劃建設的蘭白核心經濟區和白銀市規劃建設的劉白高速工業經濟帶、黃河農業經濟帶中心區域,劉白高速、國道109線、白寶鐵路等交通幹線橫穿全境,縣城黃河公路大橋及省道207線建成通車,正在規劃建設的包蘭鐵路蘭州至惠農段二線工程縱貫全縣,18個鄉鎮鄉鄉通油路,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國省幹線為骨架,縣、鄉公路為輻射的公路運輸網絡。交通便捷,貨運暢通,自古就是連接中原與西域的必經通道,是歷史上有名的絲綢之路重鎮和西北重要的商埠旱碼頭,具有良好的市場擴散條件和輻射帶動能力。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拉近了靖遠與白銀、蘭州、銀川等周邊大中城市的距離,距白銀只有半個小時車程,距銀川3小時,並逐漸融入蘭州1小時經濟圈。京呼銀蘭光纜貫穿全境,已建成交換程控化、傳輸數字化、有線和無線相結合的現代化信息通信網絡,交通通訊十分便捷。

2018年,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共完成增加值39298萬元,同比增長3.8%。客運量188.2617萬人,客運周轉量14119.627萬人公里,貨運量901.4665萬噸,貨運周轉量117190.64萬噸公里。

社會事業

郵政電信

2018年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01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0.125億元,比上年增長8.13%,電信業務總量1.88億元。本地固定電話年末用戶達到5.88萬戶;移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31.72萬戶;互聯網年末用戶達到8.38萬戶。

科技教育

2018年全年財政科學技術經費支出546萬元。全縣共實施科技計劃項目2項,其中省列項目1項,市列項目1項。全縣共申請專利219件,授權專利115件,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8件,萬人口擁有量達到0.61件。

2018年末,全縣共有各類學校224所,其中:普通小學113所,小學教學點70個,九年一貫制學校11所,獨立初中24所,高級中學4所,職業中學1所,特殊學校1所。全縣共有幼兒園96所,其中:公辦幼兒園40所,民辦幼兒園56所。在校學生人數55411人,其中:小學生30852人,初中生12975人,高中生8964人,職業中學生2620人。全縣教師總數6594人,其中:小學教師3005人,初中教師1923人,高中教師1037人,職中教師233人,幼兒園教師381人,特殊學校教師15人。2018年全縣大中專院校錄取人數5204人,普通高校招生考試二本上線總人數1856人。

文化體育

2018年年末全縣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公司2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轉播站13座,檔案館1個,廣播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6.60%和99.9%,有線電視用戶達16971戶。

2018年全縣有專職體育教練員13人,少兒業餘體校在校學生500人。

衛生事業

2018年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12個,其中縣級綜合醫院、中醫醫院、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監督和計生服務機構各1家,民營專科醫院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家,鄉鎮衛生院19家,鄉鎮計生服務機構18家,村衛生室176所,個體診所390家。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1532張,平均每千人口床位為3.06張。全縣衛生計生機構共有在職職工2077人,共有衛技人員1648人。

人民生活

2018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2元,比上年增長7.36%,其中:工資性收入17763元,增長7.71%,經營淨收入2642元,增長8.91%,財產淨收入1867元,增長2.43%,轉移淨收入2940元,增長7.31%。全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008元,增長3.27%。

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55元,增長8.8%,其中:工資性收入3443元,增長7.98%,經營淨收入5315元,增長10.19%,財產淨收入114元,增長1.4%,轉移淨收入683元,增長3.8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372元,增長17.6%。

2018年,全縣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分別減少5018戶、21173人,貧困發生率降至9.53%,較2017年降低5.04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

2018年年末全縣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23092人,人均年勞動報酬56698元,增長5.16%;年內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110人,共有2162名下崗失業人員通過各種渠道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組織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8.8萬人,創勞務收入16.75億元。

2018年,全縣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0464人,征繳養老保險費 10805萬元;失業保險參保10069人,征繳失業保險費545萬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 21758人,征繳職工醫療保險費 6270萬元;工傷保險參保17863人,征繳工傷保險費771萬元;生育保險參保14346人,征繳生育保險費435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縣核定應參保人數為244000人,已參保 234700人,參保率96.19%,征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4000萬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3.9萬人,參合率達到97 %,征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6881萬元。

2018年全年全縣共有2028戶、4893人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發放保障金2785.34萬元;共有13066戶、46248人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發放保障金8096.38萬元。

資源環境

2018年年末全縣有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總面積8400公頃,省級森林公園2個,總面積771.79公頃。全縣有生活污水處理廠1個,生活垃圾填埋廠1個,垃圾中轉站3個,全縣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森林覆蓋率達到14.08%。全縣能源消費總量87.36萬噸標準煤,增長32.87%,其中工業能源消費45.55萬噸標準煤,增長74.45%,單位GDP能耗為1.2149噸標準煤/萬元,增長26.95%。

應急管理

2018年全縣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3起,死亡14人,受傷18人。其中:工貿行業墜落事故2起,死亡2人;十二類車輛道路交通事故21起,死亡12人,受傷18人;其他行業領域無事故發生。

氣象災害

2018年全縣年總降水量287.2毫米,年相對濕度55%,年平均氣溫10.5℃,年最高氣溫35.5℃,年最低氣溫-17.4℃,年平均地面溫度13.5℃,年無霜期198天,年日照時間2606.1小時。

2018年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30.369萬畝,其中成災面積27.1426萬畝,成災面積中洪澇災達8.3454萬畝,風雹災害達1.1035萬畝,低溫冷凍災害達17.6937萬畝。受災人口達到22.8309萬人。

旅遊資源

靖遠歷史文化沉澱厚重,旅遊資源豐富。靖遠是聞名隴上的西部歷史文化名城和全省有名的文化大縣,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這裡生息繁衍,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始置縣,有着2100多年的縣級行政建置歷史,匯集了黃河文化、絲路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紅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境內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9處,其中國家級文保單位1處(北城灘明長城)、省級文保單位6處(法泉寺石窟、寺兒灣石窟、鐘鼓樓、黑城子古城堡、潘育龍將軍墓、北城灘古城遺址),旅遊資源極富特色。中國百大名寺法泉寺同陝西法門寺一脈相承,其石窟藝術與敦煌莫高窟極為相似,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和省級森林公園。154公里黃河風情線上,高山、峽谷等自然景觀星羅棋布,黃河風情、名勝古蹟、人文遺址、科技園區、森林公園、田園風光交相輝映。以黃河石林-壩灘-哈思山為主的黃河風景游,以虎豹口為主的紅色教育游,以法泉寺為主的寺廟古蹟游,以農家樂、特色農業為主的鄉村休閒遊等旅遊資源極具開發價值,發展黃河文化旅遊產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大浪天險

位于靖遠縣城西南八十里之烏金峽,丹崖石峽,中流黃河,地勢天險,惟通舟筏。傳說,大禹治水時,開山劈石,引黃入峽,在數十里峽底,儘是先民掏金後留下的一堆堆碴石和自然形成的一道道石階,兇惡巨大的河水傾瀉而下,跨階奔騰,洶湧澎湃,大浪滔天,吼聲如雷,故稱「大浪天險」。古人有詩為證:

天然大浪與雲齊,扼險崔巍關以西;

萬里塵氛清塞外,詩留石壁幾人題。

「大浪天險」聞名古今,蘭、皋、榆、靖一帶傳為勝景,自古迄今,河水洶湧湍急,一年四季,大浪之奇始終不消。

哈思風姿

哈思山位于靖遠縣北部,呈西北——東南走向,群峰巍峨,山巒逶迤,氣勢磅礴,雄偉壯麗。它北臨黃河,南連興堡子川,綿延百餘里,儼然一道天然屏障,橫峙祖國西北大地。在其支脈松山、太和山、大峁槐山之上,履蓋着大面積茂密的原始森林,駐足遠眺,但見鬱鬱蔥蔥,景致綽約,仿佛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突兀眼前,誘人遐思,令人神往。若身臨其境,只見古樹參天,灌木叢生,蒼松翠柏,挺拔俊秀,清風襲來,林濤陣陣。哈思山林區不僅是縣境內稀有的原始森林景觀,也是甘肅省面積較大的水源涵養林,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自漢武帝時代起,著名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寧夏進入甘肅靖遠境內,曾穿越哈思山西渡黃河,進入河西走廊。歷史上有名的北卜、大口子、小口子等黃河古渡口,以及聞名於時的古驛站哈思堡就在其北麓。這裡發現了為數不少的漢唐墓葬,保存有唐代古城、明代長城及烽燧等遺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哈思,是蒙古語「玉」的意思。

哈思山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為境內第一峰。在其東側便是雪山,因山頂積雪深厚,常年不消,遠遠望去,銀光閃爍,蔚為壯觀,有「雪嶺堆銀」的譽稱,為靖遠古八景之一。康熙《靖遠志》記載:雪山,在北一百二十里,西距黃河,南接分水嶺。峰巒層列,岩壑橫峙,松柏嚴茂,鳥獸蕃庶,積雪冬夏不消。遙望清嵐素霧,亦一方之名勝也。

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及三十五年(1556)侍御蘇州人宋賢、詹理閱兵靖遠黃河邊,曾游此山,題詩紀勝。

中國農民第一橋

九曲黃河,在即將進入靖遠的時候,突然轉頭,從南向北經烏金峽滾滾而來,出口處一橋飛架東西,這就是被譽為「中國農民第一橋」的平堡黃河吊橋。平堡黃河吊橋位于靖遠縣平堡鄉烏金峽口西端黃河之上,1967年3月始由當地農民自發籌資興建,依靠國家支持和附近廠礦企業的幫助,於1970年3月21日建成通車,是黃河上游修建的第一座吊橋。

橋身全長192.4米,兩端由高15米的索塔拖起粗壯的鋼繩形成弧形,主橋為加勁式鋼桁架結構,主橋一孔跨度130米,另有引橋3孔,橋面淨寬4米,兩邊是0.8米寬的人行道。平堡吊橋連接黃河兩岸,可謂天塹一架變通途,抬眼望去,似長虹臥波,蔚為壯觀。

中流砥柱

出靖遠縣城西行,過黃河大橋,進入靖北公路不遠,一巨大獨石赫然入目。此石屹立農田之中,形似紡錘,高約20米,圍大約40米,系一完整紅砂岩構成,陡削高聳,不易攀登。據史料記載:「衛西北五里黃河中,石峰突出,丹壁巋然,屹立千仞,峻峭方正,形如圭玉。江波巨濤,激觸分流,噴珠嗽玉,雷鳴鼓譟,真奇觀也……」。獨石原立於黃河之心,水流湍急,驚濤拍石,洶湧澎湃,甚為壯觀。歲月流逝,河道變窄,棄獨石於沉積沼灘之中。而今,當年「噴珠嗽玉,雷鳴鼓譟」壯美景觀雖已盡失,但尋幽訪古,毋需駕舟涉險,便可立於巨石腳下,領略當年「砥柱中流」的「廬山真面目」,想象其「洪波巨濤,激觸分流」的風采。

石之北側有宋代張俊垂直榜書陰刻「西來鰲柱」四字,字大一米見方,系飛白雙線刻就,今雖布滿苔蘚,字跡不易辯認,但「西來鰲柱」的傳說經久不衰。據《淮南子·覽冥訓》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

於是女媧煉五色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獨石即指女媧斷以立四極的四個鰲足居西的一柱,這是歷史賦予「西來鰲柱」濃厚的神話色彩和無限靈氣。巨石正東明萬曆參將李崇義題「中流砥柱」已蕩然無存。正南「黃流在中」橫書,傳為唐將敬德所書,周雕龍鳳花紋,煞是精緻,僅存一角。鄉舉房梓、馬騰遠、貟從龍合書「靜濤」尚存。然而,慕名參觀考察、拍攝者仍絡繹不絕。

《甘肅通志》和地方史書對「獨石頭」之景均有記載。明朝邢玠詩曰:

屹立中流幾萬年,嶙峋怎肯受秦鞭;

媧皇留此非無意,為挽狂瀾不補天。

靖遠古蹟

黑城子古城遺址

黑城子古城遺址位於大蘆鄉,北城牆為祖厲河所沖毀。現存城郭殘址東牆長160米,西牆長116米,南牆長250米。城牆殘高2—6米,城外有護城河遺址。城內現開闢為耕地,地面暴露有灰坑及磚塊、瓷片等,經專家考證,此為宋元符年間所置新泉砦。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法泉寺石窟

法泉寺座落於縣城東十公里處紅山岔內,四周紅色石質山體裸露,山崖下有泉水湧出,以「法門」「清泉」立說,故名法泉寺,是隴上聞名的佛寺之一。

法泉寺石窟依山開鑿,始建於北魏時期,唐宋兩代較為鼎盛。現殘留36個洞窟,保存有唐代以來雕塑佛像及壁畫等珍貴文物,具有重要的藝術欣賞和歷史研究價值。唐初大將尉遲敬德曾監督修建法泉寺,宋代崇寧五年(1106年)欽賜法泉寺與西安景雲寺為上下兩院禪寺,允許會州法泉寺容納五百僧人修行。明朝正統四年(1439年),靖虜衛指揮房貴與寺院主持桑迦班丹創建大佛殿、天王殿、伽藍殿、觀音堂等。明代兵部尚書彭澤青年時遊學至靖遠,曾寄身法泉岩洞潛心讀書,作有《東山八景》詩及《仙堤賦》等詩文。近代有張大千、于右任、何裕、范振緒、張雲錦等文化名人尋訪古寺並留下墨寶。張大千曾題聯:「岩前柱杖看雲起,松下橫琴待鶴歸」,臨洮何裕題有「法能護體,地翠千里;泉可洗心,靈映九州」,均已木刻懸掛寺內洞窟門上。現今珍藏於甘肅省圖書館的文溯閣《四庫全書》,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一度在法泉寺隋唐石窟內保存。

法泉寺自古山幽林茂,石冽泉清,被佛家視為修行善地,證道勝境,譽稱「法泉地靈」,是靖遠古八景之一。自一九八八年開始,政府號召,社會捐助,對法泉寺文物古蹟重點保護,修復石窟,再建樓閣,恢復舊制,引水上山,植樹綠化,使其面貌煥然一新,昔日雄剎,重放光彩。法泉寺以其悠久的創建歷史,珍貴的文化遺產,獨特的紅岩景觀,成為隴上黃河風情線一處重要的旅遊觀光地,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鐘鼓樓

鐘鼓樓始建的年代是明朝正統二年,即公元一四三七年。當時為了防禦北元蒙古人的南下入侵,明英宗朱祁鎮同意了大臣的奏報,令置靖虜衛,時任漢中守備的安徽廬州府人房貴,率領一對人馬,奉旨來到西北邊陲黃河上游的這塊風水寶地,在廢棄的古會州舊址上建起一座新的城池,這便是靖遠方志所載房貴「相地築城」的來歷。明代新築的這座城市,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虜衛城。數百年來,她經歷了無數的劫難,堅強的城市終於保存了下來,猶如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一樣,一代又一代頑強地生存着。就是這座城樓,也在戰爭和地震中被毀多次,後來又經過多次重建修繕,但是原貌被完好地繼承了下了,堅如磐石一般,高高地聳立在縣城中心位置,成為靖遠悠久歷史的象徵。

四合院

靖遠縣現存四合院是清代代表性建築物之一。位於雙龍鄉仁和村發裕堡內,距離縣城約130公里。始建於清代中葉,房屋為磚土木結構,北堂屋三間,屋檐為卷棚式,四明柱;南堂屋三間,東西房各六間,均為七明柱,西南角有木結構繡樓兩層六間,大門影壁為磚雕,刻工精細,清靜淡雅,古樸厚重,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節慶活動

七夕節

在中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着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評審公示

2016年5月24日,根據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關於組織申報2016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的通知》和《甘肅省財政廳 甘肅省商務廳 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關於組織申報2016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競爭性選擇的通知》(甘財經一〔2016〕50號),通過市州推薦上報,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扶貧辦聯合組織專家評審,現將評審結果公示如下:景泰縣靖遠縣禮縣山丹縣靈台縣宕昌縣靜寧縣、臨澤縣、武山縣玉門市合水縣臨潭縣永登縣永昌縣夏河縣古浪縣鎮原縣渭源縣和政縣廣河縣。公示期為2016年5月22日-5月26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及時向甘肅省商務廳、甘肅省財政廳、甘肅省扶貧辦反映。

地方特產

小口大棗

棗樹在中國栽培有300多年歷史。《詩·豳風·七月》云:「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千百年來,紅棗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大棗學名(Zigyphussp),是靖遠特產之一,主要產地在石門鄉小口、安韋、茨灘、壩灘、石門5村,棗園面積3000畝,掛果棗樹達5.1萬多株,年產大棗約70萬公斤,產值達280多萬元。小口大棗具有個頭大,肉質厚,含糖量高,維生素豐富,味美香甜等特點,系食用、藥用及滋補佳品。平均單果重15.2克,最大單果重25克,鮮棗含糖26.2%,總酸0.6%,維C484.6毫克/100克,出干率42%以上,宜制干。1991年在石家莊全國林果產品展銷會上獲金獎,專家評審鑑定評語為「甘肅保產,小口大棗,紅膠粘土,泉水澆灌,日照長,個大肉厚,馳名中外」;1997年在甘肅省林果產品展銷會上獲銀獎;1998年被評為白銀市優質農產品;2002年被農業部評定為「綠色食品」。石門鄉被白銀市列為大棗基地。小口棗是人們公認的「活維生素丸」,長期食用可延年益壽,同時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有「滋補解毒,活血化淤,健脾潤肺」之功效,為百病之引。

燈籠辣椒

學名(Yargrossumbaily),地方名大辣子、圓辣子、甜椒,為靖遠優質蔬菜之一。植株高大,稍開張,葉片厚大,生長勢強,要求光照、通風條件良好。果實扁園,縱溝較多,色澤鮮艷美觀,一般畝產6000斤左右,中心產區在糜灘、東灣、烏蘭等鄉鎮,沿河其它鄉鎮也有零星栽培。一般八月上市,十月底摘完。產品遠銷寧夏、西藏、四川、青海和甘肅各地。

哈思梨

哈思梨(Pgrussp)屬稀有珍品。因產于靖遠哈思山而得名,形如雞蛋,質細味甜,香味濃郁,核小個頭均勻,果肉水白色,剖切不易氧化,隔夜不變其色味,異於他果而著稱,歷史上曾是靖遠縣進貢品之一。梨木面積極小,易地栽植不佳。靖遠縣石門鄉小口村哈思街崖頭及小口沙河掌有小片栽植,1988調查共有老樹11株,樹齡高達80年以上。共有大小梨樹30多株,年產1500公斤左右,株產150公斤,多為禮品使用,市場銷售極少,故而「以稀為貴」。尚存不多,僅有28株。

鴿子魚

學名北方銅魚(Coreiusseptentronalis),鯉形目,鯉科,亞科,銅魚屬,地方俗名鴿子魚。因其形似鴿子而得名,體扁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體背古銅色。頭小,口小呈馬蹄形,具長須一對,頭長為口寬六倍左右。唇厚,下咽齒末端斜切,胸鰭末端不達腹鰭起點。肉質細嫩鮮美,骨刺少。肉嫩醇香,含有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被視為珍饈佳品。是黃河中特有的珍貴魚類品種,以味美肉肥著稱,主要分布在靖遠至中衛一帶的200公里的黃河河段。它鱗少身短,腹大嘴尖,被網後,隆起的脊背高懸,較大的胸鰭宛若鴿翅,遠望猶如一隻鴿子棲之網上,據志書《彩魚》載:「山岩之上鴿子最多,涉入黃河即變魚。味最美。」鴿子變魚不堪信,但鴿子魚肉,細膩白嫩,具有提氣補虛,滋陽補腎的功能,是老弱病殘者的滋補佳品,曾是歷代朝廷必不可少的「貢品」。據史料載,「民國33年,靖遠輸出鴿子魚3000隻,每隻價高300元」。古往今來,鴿子魚成為靖遠首屈一指的名優特產。在靖遠無數美妙動人的神話傳說中,「鴿子魚」的傳說聞名遐邇。

二毛裘皮

二毛裘皮系灘羔羊一月齡左右宰剝加工而成,皮板輕薄,柔韌細密,毛股緊密,花穗美觀,成明顯大波浪彎曲,俗稱「九道灣」,美觀大方,馳名中外。

靖遠是中國重要的灘羊、中衛山羊主產區,全縣羊只存欄41.9萬隻。靖遠二毛裘皮、沙毛裘皮,特別是五合、北灘、高灣等地出產的二毛裘皮,細密柔軟、毛股長而彎曲,其中有「孔道環」之稱者為上品。靖遠裘皮加工歷史悠久。一千多年前靖遠先民就開始用羊皮縫製裘皮大衣(俗稱「二毛筒子」),用羊毛擀氈等生產生活用品。早期的皮革加工企業是靖遠縣白皮廠,後改名為靖遠縣裘皮廠,所生產的皮褥子深受外商歡迎。創建於1984年的白銀騰飛裘皮綜合製品廠,2002年引進國際先進裘皮加工工藝,大膽進行技術改造,裘皮加工生產能力、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現擁有固定資產265.9萬元,年加工裘皮10萬多張,已開發生產二毛裘皮褥子、染色皮褥、領條、圍巾、毛皮包、裘皮服裝等10多個品種,年產值1300萬元,實現利稅390萬元,產品銷往美國、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冬果梨

學名(pgrusserotinarehd),地方名大果子,在靖遠栽培歷史長分布範圍廣,較耐旱、抗寒、適應性強,宜具灌溉條件排水良好的輕土壤上栽植。產量高,品質優,果肉細脆,果汁味甜酸適度可口,耐貯耐運,越冬性強,是靖遠縣果類的名優新產品,遠銷寧夏、內蒙等地。

據歷史記載,早在明代黃河兩岸的農民就以「園圊為業者」並形成一定規模。《甘肅通志》雲「梨花靖遠最多」。「康熙志」亦有「梨有鵝梨(冬果梨)、乳梨(牛奶頭)、雲梨、木梨、消梨、赤梨(紅冬果)」等描述。

冬果梨生、熟吃皆可,具有生吃生津解渴,熟食潤肺止咳之功效。中心產區在烏蘭、北灣、平堡、興隆、石門等鄉鎮,種植面積5000畝,總產量3000噸。

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是一種獨特的地方風味美食。其特色在於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獨特的加工方法,獨特的藥膳滋補價值。靖遠縣屬黃河衝擊盆地,黃河流徑 154公里,造就了獨特的氣候環境。境內屈吳山、哈思山、雲台山水草豐茂,氣候涼爽,生長着柴胡、麻黃、益母、蒲公英、黃苓、桔梗、薄荷、乾草等數十種草藥,山中水流潺潺,礦物富集,羊羔日食藥草,夜飲礦泉,從而使羊肉細胞成分改變,造就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靖遠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經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大學測試中心、甘農大食品工程系、甘肅省綠色食品辦公室等單位檢測分析和研究證明:

選料獨到,安全無污染。選用 30~45日齡左右灘羊奶羔,母乳育肥,各個生產環節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要求。

營養豐富,具有保健功能。蛋白質含量豐富,氨基酸生物學效價高,符合 FAO/WHO提出的人體氨基酸需要量的平衡模式;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B、B1、PP、C、D、葉酸等多種營養性元素;屬低脂型肉品,且大理石紋良好,膽固醇含量低;營養素配比合理,是集營養、滋補、保健於一體的優質肉食品。

肉質鮮嫩,味美可口。肌肉纖維細,交聯少,嫩度高;低級脂肪酸、氨基酸、含氮浸出物含量豐富,膻味輕微,香味濃郁,感官品質優異。

加工性能良好,工藝獨特。

羊羔肉產業已成為靖遠縣發展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全縣羊只飼養量發展到78萬隻,年出欄羔羊28餘萬隻,產肉量213萬公斤,實現養羊產值8000多萬元,已基本形成一有龍頭企業,二有協會,三有基地,四有餐飲業和毛皮加工業,五有營銷組織,六有市場的產業化經營格局,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靖遠羊羔肉作為一道名菜流行於甘肅、青海等地,製作過程輔以10多種中藥材為佐料,加入特質的黃色粗粉條,失水率低,系水力強,熟肉率高,汁液豐富,通過爆炒、紅燒、黃燜、干炸、燒烤、清燉、清蒸等工藝進行加工,味道美妙,營養豐富。

建國後,經濟的高速發展,各民族都融合居住在一起,現有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壯族、苗族、瑤族、土家族、朝鮮族、藏族、彝族、裕固族、維吾爾族、侗族、錫伯族、布依族、土族、俄羅斯族、達斡爾族等民族分布。

歷史名人

靖遠,鍾靈毓秀,人才濟濟。歷史上這裡曾為邊塞要地,人習武藝,不憚攻殺。自東漢末年至清代初期,將才輩出,風起雲湧,先後有張濟、張繡、郭斌、趙率教、吳瑛、路瑛、王進寶、潘育龍、宋可進等將帥之才二十多人,精忠報國,名垂青史。近代,崇文重教,學風蔚然,范振緒、陳國鈞、朱銘心、蘇振甲、張雲錦、王定元等名流賢達,層出 不窮,光耀隴原。現代,靖遠又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歷史傳統的地區。

一九三二年,中共陝西省委派遣謝子長、焦唯熾策劃領導的靖遠起義,是甘肅黨史上影響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

靖遠縣

一九三三年,王儒林、李慕愚領導建立的「西北抗日義勇軍」,是甘肅省較早的一支革命武裝力量。

一九三六年九月至十月,彭德懷率領的西方野戰軍(紅一方面軍)進駐靖遠,策應紅二、四方面軍北上。徐向前、陳昌浩、李先念指揮紅軍在靖遠虎豹口強渡黃河,點燃了革命的火種,一批靖遠籍青年學生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業,成為領導地方革命鬥爭的中堅力量,或為國捐軀,或功勳卓著。先烈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激勵着世代靖遠兒女,奮發努力,自強不息。

乾坤震盪,滄海桑田。經歷悠悠歲月的風雨洗禮,走過人類社會漫長的發展里程,古老質樸的靖遠,從凝重的歷史陳跡中一步步走向現代的輝煌,恰似點綴在華夏文明天際上一顆耀眼的星辰,閃爍着璀璨的光芒。

榮譽記錄

2019年1月25日,靖遠縣被評為2018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

相關視頻

靖遠縣2016大拜年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