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靖江王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靖江王陵是靖江王朱守謙及其子孫的陵墓,位於廣西桂林市區七星區東郊堯山西南麓,南北15公里,東西7公里,共有王親藩戚墓葬300多座[1]

整個陵園規模龐大、氣勢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之稱,其中11人葬於堯山,有「靖江王十一陵」之謂。

景點歷史

桂林古稱始安,在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初設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這是桂林城的起源。東漢時改屬始安侯國。三國時先屬蜀,後歸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置始安郡始安縣,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隋唐時桂林被稱為桂州,緣於在此設置的嶺南桂州總管府。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修城於獨秀峰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名臨桂縣,屬桂州始安郡。桂林城逐漸成為嶺西第一重鎮。

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在桂林置桂州靜江軍,屬靜江節度。宋高宗趙構登基之前,嘗領靜江軍節度使。南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升桂州為靜江府,元改廣西行中書省靜江路,故桂林在宋元時期又稱為「靜江」。

明朝分封皆以地名為王號。因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孫朱守謙為王時,藩國所在地仍稱靜江,為取綏靖西南之意,改靜江的「靜」為「靖」,故稱「靖江王」。洪武五年,明朝政府才改靜江府為桂林府,從此正式確定了桂林的名稱並沿用至今。而以原地名受封的靖江王並未隨之更名,故而後人皆道桂林有靖江王。

朱守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孫。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洪武三年,朱元璋封朱守謙靖江王,洪武九就藩桂林,後來因為作風惡劣,欺壓百姓,被廢為庶人。

永樂元年,朱守謙謫長子朱贊儀復藩桂林,從此世代相襲靖江王,先後承襲王位14人,延續了280年,一直到清兵攻克桂林(1652年)。

景點簡介

靖江王陵中有11人座王墓,襲王位的次妃墓4座,將軍、中尉、宗室、王親藩戚等墓共約320餘座。

靖江王墓群依其地面規制及死者身份可分成六類。第一類是王妃合葬墓,即通常所說的王陵,共10座,級別最高,墓園面積從300多畝到數畝不等,布局一般為長方形,兩道圍牆,三券陵門(外圍牆)、三開間中門(內圍牆)、五開間享殿與高大的寶城(墓冢)處於同一軸線,以神道相通,神道兩側序列守陵獅、墓表和狻猊、獬豸、狴犴、麒麟、武士控馬、大象、秉笏文臣、男侍、女侍等石作儀仗,一般為11對,有些王陵在秉笏文臣後面還立有神道碑,有些在陵門內或外建有廂房。第二類是次妃墓,共4座,級別次於王妃合墓,墓園布局與王妃合墓相仿,但面積及建築略小,石像生少2對。第三類是未襲而卒的世子(長子)墓和別子輔國將軍墓,級別低於次妃墓,石像生只有7對或更少。第四類是奉國將軍墓,墓園面積、石像生少於輔國將軍墓。第五類是中尉墓,分鎮國中尉墓、輔國中尉墓、奉國中尉墓三級,墓園面積、石像生依次減少,一般只有一道圍牆和墓碑,無享堂和石像生。第六類是縣君、鄉君等女性宗室墓及靖江王宮媵墓,級別最低,無圍牆和石像生,僅有墓冢和墓碑。

據記載,靖江王墓及次妃墓都是由禮部和廣西布政司委官依制營造。但因埋葬時間的早晚而在規制、規模上有所變化,總體上是規制由繁變簡,規模由大變小,製作由粗變精。其中最早的第二代悼僖王陵及第三代莊簡王陵的塋地面積分別為315畝、87畝,均超過親王塋地50畝的規定,且墓冢高大,石像生粗獷雄渾。弘治至隆慶時期營造的昭和王陵、端懿王陵、安肅王陵[2]、恭惠王陵的塋地則在43至22畝之間,石作精巧華麗,萬曆崇禎時期營造的康僖王陵、溫裕王陵、憲定王陵、榮穆王陵的塋地縮小到十畝以下,石作精緻細膩,置放擁擠。其餘四類墓則由靖江王府或墓主家人建造,也因時間早晚而呈現相似的變化。這種變化是靖江王府以及明朝由盛而衰的真實反映。

視頻

靖江王陵 相關視頻

桂林靖江王陵紀錄片
桂林靖江王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