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海高原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部,是中國最著名的三大江河——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這裡的高山大川間河流密布,湖泊與沼澤眾多,是國內海拔最高、濕地面積最大、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
自然環境
目前,青海高原上包括高原湖泊、河流濕地、沼澤化草甸濕地三種類型在內的天然濕地資源面積達313.45萬公頃,是僅次於西藏的國內第二大濕地資源分布區。由於有大面積濕地,這裡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十分豐富。據了解,棲息在青海高原各類濕地中的脊椎動物就有123種,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物種。
地質形成
青海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一個高原,2.4億年前,印度板塊開始向北向亞洲板塊擠壓,由此引起崑崙山脈和可可西里地區的隆起。青海高原在對此上升階段中形成。青海高原的形成並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幾度達到停止,但有時也非常迅速。一萬年前其上升速度曾達到每年7厘米。
氣候特點
由於其高度,青海高原的空氣比較乾燥,稀薄,太陽輻射比較強,氣溫比較低。由於其地形的複雜和多變,青海高原上氣候本身也隨地區的不同而變化很大。總的來說高原上降雨比較少。青海高原本身也是影響地球氣候的一個重要因素。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的考察表面,青海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一個高大的阻風屏,它有效地將北方大陸的寒冷空氣阻擋住了,使它們不能進入南亞。同時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方溫暖潮濕的空氣北進,是造成南亞雨季的一個重要因素。[1]
資源物產
高原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如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都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由於地勢高,大部分地區熱量不足,高於4500米的地方最熱月份平均溫度不足10℃,沒有絕對的無霜期,穀物難以成熟,只宜放牧。牧畜以耐高寒的氂牛、藏綿羊、藏山羊為主。4200米以下的河谷可以種植作物,以青稞、小麥、豌豆、馬鈴薯、油菜等耐寒種類為主。雅魯藏布江河谷緯度低,冬季無嚴寒,小麥可安全越冬。高原上建有不少水電站、煤礦、鋼鐵廠、化工廠、毛紡廠、造紙廠。
濕地保護
青海高原擁有我國第二大濕地資源的青海省不斷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這個高原省份境內的各類天然濕地資源由此得到有效保護。
近十幾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青海高原上出現了冰川退縮、河流斷流、湖泊縮小等現象,濕地面積也由此出現程度不同的萎縮趨勢。再加上過度放牧等人為破壞原因,使青海高原濕地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加速惡化,濕地存在形勢較為嚴峻。
交通
目前有川藏、青藏、滇藏、新藏等4條公路進入高原,新建成高原鐵路。民航班機通西寧、格爾木、拉薩。
視頻
大美青海高原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