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集包第二雙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集包第二雙線,簡稱集包線,是一條由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包頭市的一條鐵路。其線路基本與京包鐵路集寧至包頭段平行。線路全長308千米[1],於2012年12月3日正式通車,全線由呼和浩特鐵路局管轄運營。自通車之日起,原京包鐵路集包段絕大部分旅客列車改經集包第二雙線運營。自2015年1月8日起,該段線路開始運營往返於包頭,呼和浩特和集寧間的動車組列車。

集包鐵路第二雙線古營盤到台閣牧段現已和張唐鐵路張集鐵路合併為唐呼線,台閣牧到包頭段則是京包客專線的一部分。

概況

集包增建第二雙線工程基本沿既有京包線集寧至包頭段平行布設,東起自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沿霸王河、大黑河經察哈爾右翼前旗、卓資縣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西至包頭市。線路所經地區均位於呼和浩特鐵路局管內。線路全長307.955km,其中新建線263.213km,改造利用既有線44.742km;呼和地區修建以貨為主的外繞線全長64.36km。包頭樞紐內貨線雙線繞行4.595km,單線繞行7.42km,增建二線2.895km;包頭至包頭西客線新建4.036km(單線)、既有線改建1.258km(單線)。全線橋隧比為25%。

線路建設

集包第二雙線工程沿既有京包線集寧至包頭平行鋪設,包括正線鋪軌310.468公里,站線鋪軌39.38公里,架設橋樑1091孔,鋪設道岔169組,工程於2009年4月1日開工2012年10月19日實現全線鋪架貫通,11月1日完成接觸網供電。並於11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工程創造了我國鐵路100米跨度連續梁轉體施工技術和合攏段鋼殼技術兩項國內第一的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座轉體橋--集包第二雙線工程霸王河一號特大橋轉體工程。及內蒙古自治區在建的最長隧道八蘇木隧道,也是集包鐵路增建第二雙線施工難度最大的隧道。

集包鐵路第二雙線的開通,將對內蒙古中部交通狀況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集包鐵路第二雙線建成後,不僅將大大緩解由於運煤車輛增多而造成擁堵的京藏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大幅提高「蒙煤東運」能力[2],更將有力地緩解京藏公路壓力,將與張集線一起形成京包間運輸通道。此外,建成的集包鐵路第二雙線既可有效解決蒙西能源基地的外運瓶頸,還將呼包鄂地區融入國家快速鐵路網,實現蒙西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的經濟、資源、信息的對接,將有力地促進呼包鄂經濟圈形成。

線路規格

線路位於華北地區的內蒙古西部高原丘陵地帶,東端自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沿霸王河、南河、大黑河經察哈爾右翼前旗、卓資縣、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西端達包頭市。線路所經地區均位於呼和浩特鐵路局管內。集寧南站至包頭站線路全長307.955Km,其中新建線263.213Km,改造利用既有線44.742Km。同時,包頭樞紐內貨線雙線繞行4.595Km,單線繞行8.06Km,增建二線2.895K;包頭至包頭西客線新建4.036Km(單線)、既有線改建1.258Km(單線);呼和地區修建以貨為主的外繞線全長64.36Km。客車通道上共設車站16個,其中新建車站4個,卓資東站、旗下營東站、三卜素站、南園村站(均為高站台);既有線車站12個,集寧南站、葫蘆站、陶卜齊站、白塔站、呼和浩特東站呼和浩特站呼和浩特西站、台閣牧站、察素齊站、薩拉齊站、包頭東站、包頭站。貨運通路上,集寧地區古營盤站,呼和浩特地區貨車外繞線新建呼和浩特南、沙良兩個車站。

視頻

集包第二雙線 相關視頻

集包線上的動車
集包線上的「夜騎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