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集鐵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集鐵路東端始自河北省張家口市境內的孔家莊站,經萬全縣、尚義縣進入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經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察哈爾右翼前旗、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止於集寧南站。該條鐵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規劃建設的鐵路項目[1]。建設該線是為了縮短張家口與集寧間運輸里程,分擔京包鐵路直通貨流,可比繞行大同縮短行車距離111公里。1958年初開始施工準備,原計劃線路為起自京包鐵路郭磊莊站西,與京包鐵路分線,經羊窖溝、興和至集寧南站。線路郭磊莊至羊窖溝間經東洋河左岸台地,地勢較為平坦。羊窖溝至興和間進入東洋河河谷左岸山勢陡峭山區。興和至集寧間線路途經蒙古高原丘陵地帶,地勢較為平緩。後因中蘇交惡,於1959年5月全部停工。

歷史

21世紀初,進行重新規劃,線路改為起自京包鐵路張家口南站(今張家口站),利用既有京包鐵路向西,至孔家莊站西側,完成張集鐵路與京包鐵路的客貨疏解後折向西北方,經河北省萬全縣尚義縣進入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再經內蒙古自治區的興和縣,察哈爾右翼前旗,並行既有京包鐵路入古營盤站,至集寧南站止。工程於2006年5月1日開工,原計劃於2009年10月31日通車,但是由於河北省境內長度為9585米的舊堡隧道施工難度較大,竣工時間推遲,已經於2011年4月28日開通。線路全長178.08公里,其中利用既有線13.516公里,新建張集新線164.56公里[2],貨物左線疏解線5.04公里。工程總投資33.6億元。

張集鐵路是北京至蘭州的京蘭鐵路通道的一部分,也是中國-俄羅斯、中國-蒙古國間國際通道的組成部分。張集鐵路的修建,使得內蒙古自治區至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增加一個新的鐵路出口。張家口至集寧間的運輸距離比原有繞行京包鐵路大同方向可縮短126公里,旅客列車運行時間因此可縮短3.5小時。北京鐵路局呼和浩特鐵路局在張集線小蒜溝與友誼水庫間分界。2018年4月10日起,所有普速客車回到京包鐵路繞行大同。

張集鐵路現已和張唐鐵路、集包鐵路第二雙線古營盤到台閣牧段合併為唐呼線。

視頻

張集鐵路相關視頻

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張呼高速鐵路/張集鐵路一等站,張家口站

參考文獻

  1. 大同鐵路歷史(一),騰訊網,2018-04-09
  2. 張集鐵路線下工程全部接近尾聲,搜狐博客,200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