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集體食堂 「共產主義」(徐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集體食堂 「共產主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集體食堂 「共產主義」》中國當代作家徐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集體食堂 「共產主義」

徐光學在教師的教導和父母的鼓勵下努力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但是,任何一個人都只能屬於他所處在的時代,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不可能逃離時代洪流的沖刷。1958年10月,也就是徐光學入學後的一個月,桐城縣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只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將全縣118個高級農業合作社合併為38個人民公社,實行工農兵學商「五位一體」的管理體制,強調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大煉鋼鐵,大辦公共食堂,推行全面「大躍進」策略。家家戶戶響應中央號召,很快行動起來。各個村隊都建起了高爐,開始大煉鋼鐵;家家除了必要的農具外,所有的鐵器包括煮飯用的鐵鍋、鍋鏟、鐵勺等都捐獻出來大煉鋼鐵。因為各個公社都按照軍事化管理,辦起了許多集體食堂,人們在1958年底都過上了「共產主義」生活,鐵鍋自然就用不上了。

就在「共產主義」剛剛開始的時候,三年自然災害來了,那是1959年的年底。1959年的夏季,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碰到的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桐城更是受災較重的一個縣。桐城同全國大多數地方一樣都在經受着自然災害的考驗。儘管小學課文中的雨是在滴答滴答,可是,人民的生活卻缺少雨水。往年的桐城,七八月份的雨量充沛,降雨量一般都在200毫米以上。可是,1959年,桐城與往年同期相比少了75%。6月降雨量只有68.6毫米,7月的降雨只有兩天,降雨量僅46.7毫米,8月降雨僅一天,降雨量只有51.4毫米,11-12月降雨量又減少,兩個月降雨量分別是,21.2毫米和13.6毫米。桐城經受着乾旱的考驗。秋種都成了問題,好在各公社都暫時實現了「共產主義」,人們都在集體食堂里吃飯,尚未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大人們參加生產勞動,孩子們也要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比如,大人上山砍樹,把木材運走,剩下的樹枝一般都由孩子們拖到集體食堂門口當柴火燒。人們是過上幾天共產主義生活。大家在一個鍋里吃飯,公開、公正、平等。

當「共產主義」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時,徐光學快要學完了一年級上學期的課程。徐光學姐弟二人放學後參加集體勞動。徐光學在同學當中成績是出類拔萃的,門門都是5分(相當於現在的90-100分),又勤學好問,品學兼優,第一學期結束時,就被評為「三好學生」。

當農民將田地里的山芋收完、將山上的毛栗快要采完的時候,當寒風呼嘯而來的時候,當大雪飄飄的時候,魯谼山區就沉浸在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之中。快過年了。

建國時間不足十周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轉眼就進入了共產主義,可能嗎?實行共產主義不到半年,庫存的糧食基本上吃光,集體食堂難以維持,國家開始限量供應。不久,集體食堂倒閉,短暫的「共產主義」生活結束了。

在短暫的「共產主義」的生活中,徐光學學完了初小一年級的全部課程。這個過程中,徐光學和其他的孩子一樣,上課時間在校上課,放學後就參加簡單的集體勞動,比如,拾柴火給公共食堂、撿麥穗交公等。

「共產主義」大鍋飯——集體食堂結束的時候,徐光學一年下學期正好結束。為「三面紅旗」捐獻過鐵鍋的農戶非單沒有飯吃,連煮飯用的鐵鍋也沒有了。由於大家都吃食堂,家家都不存糧食(當然也不准存糧食),「共產主義」一結束,各家各戶不得不回歸原位。幾乎一夜之間,所有的人家都沒有吃。國家糧食緊張,每天每人僅供應3-5兩。

徐光學家當然也不例外。他家人口多,父母親加上兄弟姐妹五個,外加收養的兩個孩子(當時方氏收養徐光學大姑母的一個女兒,另外還收養了一個孤兒,這個孤兒後來送給了徐光學的小姨了),一家九口人,一夜之間沒有飯吃。這可是一件擺在徐成賢面前的頭等大事。國家供應的糧食有限,如果僅靠供應的糧食,一家人非餓死不可。徐成賢是國家幹部,為了魯谼鄉全體人民的生活在奔波,整天在外,家裡的事情根本沒有時間來考慮。整個家庭重擔都壓在了妻子方氏那瘦弱的肩膀上。

為了能夠勉強度日,徐光學的母親方氏毅然決然地擔了家庭生活的重擔。她一方面帶領全家人去挖野菜,把挖回的野菜用水洗淨,拌着國家供應的一點糧食,煮成一鍋稀粥,這樣,全家人都能吃上稀粥,雖然營養不夠,但至少一家人不會被餓死。可是不久,國家供應也沒有了。徐家的活於是更加艱難。方氏就領着孩子到田邊割紅花菜,到家前屋後采榆樹葉,挖榆樹根,甚至去摘觀音柳葉子,凡是能夠充飢的草果、葉子、樹皮,統統採回來。能煮吃的就煮吃,能蒸吃的就蒸吃,能磨成粉再加工的就磨成粉加工,如,觀音柳葉,就可以磨成粉,再稍加一點米糧和麥麩等東西做成觀音豆腐。這種豆腐是綠色的,味道並不好,而這在當時這已經是最好的充飢之物了。倘若是在今天,這個豆腐肯定是沒人願意吃的,儘管你宣傳它是純綠色食品,無污染食品。

據徐光學先生回憶,關於打紅花草還有一個小插曲呢。

徐光學家沒飯吃,他和姐姐到河溝拔一點紅花草回家來充飢。姐弟倆拿着籮筐去割紅花草。沒成想,徐光學的小姑母(徐成賢的家門妹妹)兒子吳趙勝發現徐光學姐弟在拔紅花草,便跑過去一腳把他們的籮筐踢翻。於是他們吵了起來。徐光學說:

「這條河溝又不是你家的,你為什麼這樣做。」

「這紅花草是我們生產隊的,是我們隊田裡的草籽在放水時飄到溝邊長出來的,自然就是我們生產隊的,我就不准你們拔。」吳趙勝說着還真諦上前打了徐光學一記耳光。徐光學要上去與拚命,被姐姐攔住。徐光學不服氣,說道:

「這紅花草不是偷,你這麼凶,一點不講道理。我告訴你,此事沒完。」

後來,徐光學父親徐成賢回來,知道這樣情況後,帶着徐光學到他小姑論理。小姑罵了自己的兒子一頓,並讓兒子來賠罪,說道:

「我們是親戚,小母舅來了,老表也來了。你趕快向他們道歉。」

「是你親戚又不是我親戚,是你娘家母舅與我有什麼關係,我決不道歉。」 吳趙勝頂了母親說。

徐光學父親徐成賢這回真的生氣了,便對家門妹妹說道:「你的兒子這麼不講道理,都是你慣壞。」然後,徐成賢又指着吳趙勝說:「憑你媽媽在當面,這次算了,下不為例。如果以後,你小表弟有個三長兩短,我會來找你算賬的。我們走。」徐成賢說完,拉着徐光學就回家。小姑母再三留他們吃飯,他們也不肯。徐光學當時很生氣,想不通自己怎麼會有這樣的老表,如此霸道?

不過,由於人們都相信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的「人定勝天」的思想,另一種「浮誇」壞現象產生了,一些口號如「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開始流行,導致了地方幹部開始浮誇,在如此乾旱的情況下農民仍然能創造「畝產超千斤」的奇蹟。不僅是在桐城,幾乎在全國各地都是形勢一派大好,農業都是「大豐收」。

這種不切合實際的思想,這種浮誇風別的地方都不用去找,只要從1959年前後的中小學教材中找幾個例子就足以說明當時的情況。例如,當時初中語文課本就有一首安徽民歌《唱得長江水倒流》:

如今唱歌用籮筐,

千籮萬籮堆滿倉。

別看都是口頭語,

搬到田裡變米糧。

種田要用好鋤頭,

唱歌要用好歌手。

如今歌手人人是,

唱得長江水倒流。

還有一首湖北民歌是《鋼釺響叮噹》:

岩上鋼釺響叮噹,

鑿岩民工吊崖上,

懸崖陡壁我不怕,

要學紅軍渡烏江。

火炮地聲震動天,

千年岩石把家搬,

清泉像匹白棉布,

天上掛到地平川。

層層梯田像高樓,

離天只有九尺九,

半截伸地雲裡頭,

白米要到天上收。

再看一看下面這首詩《工人是好漢》:

工人是好漢,

力量大無邊。

推着太陽跑,

蹬着地球轉。

我們創造了新日曆,

一天等於二十年。

下面這一首《巨人謠》更是典型的過分誇張,現在不妨來讀一讀,全文如下:

一鏟能鏟千層嶺,

一擔能挑兩座山,

一炮能翻萬丈崖,

一鑽能通九道彎。

兩隻巨手提江河,

霎時掛在高山尖。

這種浮誇風在中小學的課本里都如此之多,更不要說生活中的樣子。這種浮誇風一直蔓延到1960年底。在如此「豐收」的情況下,家家斷炊,出現因飢餓而死亡的現象。

儘管徐光學家同其他的家庭一樣,窮得幾乎揭不開鍋。但是,徐成賢夫婦並沒有因此就讓小光學輟學,而是在心中認定一條死理,再困難也不能耽誤孩子上學。徐成賢夫婦了解自己的家世,知道自家的歷史:徐家上幾代人都是讀書人,只是到徐成賢這一代,因為徐成賢父親過早離開人世,徐成賢沒有能夠讀好書,因此,他下定決心要讓孩子讀書,一方面是繼承並發揚徐家的光榮傳統,另一方面是想讓孩子將來有文化,在社會上更好地立足,所以,就是在那樣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徐光學還是繼續上學。[1]

作者簡介

徐峰,真名徐光學,詩人、作家,1949年10月生,安徽桐城魯谼山人,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有23年軍旅生涯,曾榮立三等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