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隆林各族自治縣

隆林群眾採摘金銀花原圖鏈接來自 人民網 的圖片

隆林各族自治縣位於廣西西北部,地處滇、黔、桂三省(區)交界處,屬雲貴高原東南邊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所轄的一個自治縣。1953年建立隆林各族(苗、彝、仡佬)自治縣[1]。總面積為354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35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占80%。

目錄

行政區劃

隆林各族自治縣轄4個鎮、12個鄉。目前縣城人口約5萬人。

民俗文化

壯族

隆林縣平班鎮委樂一帶壯族婦女穿着短衣、長褲和短裙[2]。衣短齊腰黑白藍三色,有襟紐行從頸口往右下腋開。右下腋下和衣襟邊系上條帶,白衣及藍衣頸後繡有花邊,繞至頸前。黑衣縫製講究,用黃綢緞作底,用各種花線繡上圖案,並在衣的邊、角、袖、領繡上各種花紋圖案,嵌上黃、紅、黑邊,顯得格外端莊艷麗。褲長至腳底,多為黑色土布,式樣與唐裝褲相同。褲外的短裙為百褶裙,裙的兩側佩有兩條長短不一的繡帶,帶的末端接有彩須穗子。

苗族

隆林縣偏苗婦女裙子中間有1條約0.07米寬的花圈(圖案為刺繡),花紋上有幾條彩色帶。裙頭有2條大花圈(圖案為蠟染和刺繡),裙長到腳跟。白苗婦女的裙子僅長到膝蓋,用純白麻布製成。上衣短,藍色(後有各種顏色),不繡花邊,通常用腰帶束在腰間。清水苗婦女的裙子分成上下兩部分,長短約0.16米,純白色,橫格子花邊,腰間用黑圍巾紮好。衣是天藍色,側開扣,前胸側開扣地方繡3條彩色圖案,衣袖繡有8條不同顏色的花紋,直繡到胳膊上。紅頭苗婦女的裙子長至膝蓋,一般縫成三四節,上層是粗布約0.1米寬,中層染花約0.33米寬,用麻布製成,下層繡花約0.1米寬,衣有藍、白色,衣領較大,後繡有花紋,圓領,側開襟。花苗婦女的髮式扎如磨菇形,喜戴銀耳環,脖項間掛着銀項圈。素苗原稱栽姜苗,男子和女子均保留古老服飾,叫做長衫服。男服有內外兩件套在一起,扎一根圍腰。女子長衫服衣領翻向兩肩,兩邊滾上白布約五六厘米,從頭套下,內外兩層,外層背後繡小方塊圖案,長至腰部,前面短至裙頭,系上腰帶紮緊。

彝族

隆林縣彝族婦女上衣是較寬大的唐裝,褲子也是很寬大的唐裝,多為黑色,深藍色或淺藍色,也有穿綠色的。節日穿滾有綠邊的衣服或黑底滾藍邊的,袖口也滾三道黑邊,中間那道0.03-0.16 米,其餘2圈約0.05米左右。青年婦女及小孩衣領前後滾成圓形的邊。老年婦女圍淡黑色圍裙;青年婦女圍純黑色的圍裙,多有花邊,有的還掛有錫做的小花牌,以銀鏈圈裙帶。

仡佬族

隆林縣仡佬族男人上衣長過膝蓋以下,用一條長帶來圍腰,右衽襟邊有紐扣,在頸和腋下。鞋的式樣是前臉有一團形,有布做成蓋,稱為「元寶鞋」,另一種是前邊有二道臉,前邊尖端直向上挑,稱為「勾勾鞋」。20世紀八十年代後除部分60歲以上老人還穿長衫和古裝外,仡佬族男人的衣服式樣和漢族完全相同。仡佬族女裝是短衣長裙,右側開祖無領,兩袖均嵌兩道黑邊,從頸口至右腋下鑲有一條0.1米寬的與衣色不同的襟邊,並且繡上細邊,長裙裙頭系吊着多條0.16米長的彩色絲絨,虛蓋着各色布條,還喜扎布圍腰。

漢族

隆林縣漢族男女在解放前都穿唐裝,男子衣服開口在正腳;扣子為單數,用布打結頂編而成,成人9顆,少年5顆,兒童3顆,衣袋設4個或2個,極少數也有3個。婦女出嫁前穿的叫小匾衣,衣袖較長,一般不鑲邊,扣子五順。出嫁後的衣服是鑲邊的,藍、灰、青色衣服用黑布鑲邊,一般是3道線,從裡到外一道比一道細,開口從正胸轉彎向右肋下,衣袖較短,此稱為大匾衣。衣服的頗色,青年一般穿藍色、灰色,中年穿青色,老年穿黑色。布料是從商店買回或同別民族交換而來。褲子,男女穿唐裝褲,褲腳呈桶形狀,男的褲腳叫大匾褲腳,女的叫小匾褲腳,褲腳寬0.26-0.4米。漢族男女都喜用頭巾,自古有包頭的習慣,不分男女老幼都用深青色或黑色的土布作頭巾。女人用的頭巾一端有流蘇(絲穗),頭巾長2-2.6米,寬0.17-0.2米。

視頻

隆林各族自治縣 相關視頻

隆林各族自治縣職業技術學校招生宣傳片
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隆林各族群眾喜迎自治縣成立六十周年,百色新聞網,2013-3-29
  2. 隆林壯族服飾印象,崇左市花山文化網絡文藝創作大賽,201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