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天來(1872年-1939年),臺北大稻埕人,臺灣知名茶商、企業家,籍貫福建省泉州南安,隨父遷臺。日治時期曾為茶商公會會長、臺灣茶葉雜誌發行人,並曾任大稻埕壯丁團長、臺北市協議會員、臺北州協議會員等。陳天來故居已於2006年被登錄為臺北市市定古蹟[1]。[2]
地理位置
- 位於貴德街73號的陳天來故居,即是昔日的「錦記茶行」,這棟仿巴洛克風格的3層樓建築物興建於西元1920年,1樓為交易空間,2樓為茶商招待所,3樓為住家之用,外觀氣派、歐式風格,建築體分為中央主體與兩側衛塔,主體上有垂花、拖架等裝飾,還有古典立柱、大拱廊等結構,十足浪漫情調。過去是大稻埕茶商固定聚會品茗、遠眺淡水河碼頭的招待所,名聞遐邇;後方並有私人花園毗鄰港仔溝(今西寧北路),是大稻埕20世紀上半葉風華歲月的重要見證。
- 大稻埕早期為全臺最繁華的都會之一,貴德街更「因茶而貴」。從事茶葉貿易的商賈,很多都成為富人,陳天來就是其中一位。陳天來創立錦記茶行,並投資經營娛樂事業如蓬萊閣、第一劇場、永樂座……等。
生平簡介
- 其父陳澤栗任職於廈門怡記洋行,因而認識買辦李春生,李春生至大稻埕經營茶行,陳澤栗也到大稻埕販賣木炭,供應茶商使用,陳天來跟隨父親在大稻埕經營木炭行,但認為茶行有利可圖,光緒十七年(1891年)開設「錦記茶行」。
- 錦記茶行日治時期經營烏龍茶、包種茶等,將包種茶銷往世界各地,尤其南洋,有分店或據點在汕頭、爪哇、星加坡、砂拉越、北婆羅洲等地,還一度跨越茶業,並經營匯兌業務,在臺北、臺南、廈門、上海、香港、神戶都有據點。
- 1927成為茶商公會會長,與石塚英藏總督關係良好,1930年陳天來等人大力陳情,臺灣總督府正式廢除「製茶稅」。
- 陳天來事業經營極為廣泛,曾興辦大稻埕幼稚園,並投資臺北蓬萊閣酒家、永樂座劇場、臺灣第一劇場等休閒娛樂事業。
- 亦熱心公益,曾協修臺北孔廟。
- 育有子:陳清波。
視頻
參考資料
- ↑ 陳天來故居.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 大稻埕最美的宅邸 : 陳天來故居 錦記茶行,聯合新聞網,2019-02-15
- 《臺灣歷史辭典》.許雪姬 ISBN 9570174293
- 《臺灣茶街探源》.池宗憲.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