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陝西亮寶樓藝術博物館

陝西亮寶樓藝術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區雁引路35號,毗鄰大雁塔、大唐芙蓉園,處於曲江新區人文景觀核心位置。展品以古代文物和近現代藝術品為主,展館及附屬設施面積近10000平方米,擁有古代及近現代藝術品20000餘件。為一所以文物藝術品展示為核心,集文創產品、文物衍生品、文化禮品、貴重金屬寶玉石製品、旅遊紀念品開發銷售以及餐飲配套服務為一體的新型博物館;是弘揚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1]的場所。

目錄

發展歷史

名稱溯源

西安歷史上的亮寶樓修建於清朝末年,曾是清末陝西省總督府的衙門所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西行,來到西安後,陝西的官員、商賈向慈禧進貢「納祥」。住進西安不久,又逢慈禧的壽辰,各地的禮品又紛紛湧進她的住所。慈禧回京時,動用了3000輛大車,也未能將禮品、「獻納」拉完,留下了不少古玩和工藝品。慈禧走後,陝西巡撫恩壽於1910年把總督府的東院的一棟二層樓改作「勸工陳列所」,用來陳列珍寶,老百姓們稱之為「亮寶樓」。

為了響應陝西省委省政府文化興陝的號召,西安曲江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投資文化產業,組建陝西亮寶樓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在曲江新區大雁塔東側建設了面積為15000平方米的「亮寶樓」,並於2009年12月28日,創立了亮寶樓藝術博物館,屬民營博物館。

主要歷程

2003年 亮寶樓主體建築在曲江新區大唐芙蓉園北側破土動工。

2004年亮寶樓藝術博物館及附屬建築正式竣工。

2005年 陝西亮寶樓實業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 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會在亮寶樓成立。

2006年 被授予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2007年 策劃實施《耀州窯瓷器標本精品展》,獲得熱烈反響。

2008年-2012年 進行硬件設施升級改造,大量古今藝術精品入藏。

2008年 亮寶樓專家委員會成立,為民眾提供藝術品鑑定服務。

2008年《亮寶樓文化藝術大講堂》開講,邀請文博專家、文化學者主講。

2009年 亮寶樓藝術博物館獲陝西省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

參觀訪問

亮寶樓藝術博物館是集文化普及、藝術教育、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博物館,收藏陝西文物文化遺產,體現陝西地域性文化藝術特色。自建成開放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部分國家領導人、國家部委和省市領導,以及文化界、藝術界學者和海內外藝術家等曾先後來訪「亮寶樓」,其中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陝西省委書記趙樂際,陝西省省政協主席馬中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努爾-白克力,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盛華仁委員長,中國美術家協會黨組書記劉大為,原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呂濟民,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國學大師文懷沙,當代中國文化史學者、文學家、散文家、作家余秋雨,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協會副主席楊曉陽,中國美協顧問、着名畫家劉文西,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院長、院士毛瑞斯·考克瑞爾教授等。

亮寶樓藝術博物館,開展各種文化藝術品展覽和交流展示活動,推進古今文化藝術品的研究和交流,把收藏、展示與學術研究、宣傳教育有機結合,形成了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互為補充的展覽陳列模式。並定期、不定期開展群眾性文化藝術鑑賞活動,向大眾普及文化藝術品鑑賞知識,多層面展現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展示中華民族與陝西地域歷史的豐富內涵。

亮寶樓藝術博物館建築面積約為2500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附屬功能面積為500平方米。主展廳位於亮寶樓三層和四、五層有關陳列廊、室,另外,在後院、一層和五層外廊,分別陳列着石刻、玉器[2]和景泰藍展覽。

亮寶樓博物館在設計主展廳時,注意到將青銅文化元素融入環境之中,通過對柱體進行青銅器效果的處理,體現出強烈的藝術性和歷史感。同時,採用中國傳統的彩繪工藝製作天花藻井,表現出明顯的民族特色。

設計展陳時,博物館立足陝西本土文化,以陶器、青銅器和銅鏡、近當代藝術作品為三大主要單元,以石刻、玉器、景泰藍、瓦當、佛像為輔助單元,通過專一門類的展覽,突出體現展品的藝術性與歷史價值。展覽既運用傳統的展示方式,又引進影像播放等多媒體輔助展示手段;一方面着重呈現周秦漢唐的鮮明特色,另一方面,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兼顧對當代藝術成就的宣傳,推進文化藝術的普及。

亮寶樓藝術博物館注重展品的文化內涵,重視對社會公眾的服務,努力體現博物館的文化普及教育的功能和意義。目前,博物館已成為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西安美院、陝西師範大學、西安工業大學等數十家藝術院校教學基地,和省市有關部門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

藏品分布

亮寶樓藝術博物館藏品在布陳時按種類劃分如下:

第一單元:陶俑 以南北朝至唐代各類陶俑、陶器、瓦當為主,展示我國優秀的陶文化。其中漢代陶馬、唐代仕女俑因形體碩大、造型精美,屬其中的精品。

第二單元:古代繪畫 以任伯年、吳昌碩等着名畫家作品為代表,陳列清代繪畫和清代地方名人的書法作品。

第三單元:當代藝術家 以長安畫派趙望雲、石魯,黃土畫派劉文西、劉大為、楊曉陽等藝術家作品為代表,系列展示陝西國畫藝術的成就;選取諶北新作品作為油畫藝術作品的代表,同時選取全國有代表性藝術家的作品進行展示。

第四單元:銅鏡 以春秋戰國至唐代銅鏡為主要展品,展示我國的銅鏡藝術成就。

第五單元:石刻 陳列於亮寶樓後庭院,以拴馬樁、馬槽、建築構件為主,展示我國傳統石刻藝術的面貌,其中胡人造型拴馬樁,有着很大的民俗文化研究意義。

第六單元:景泰藍 陳列於亮寶樓五層外廊櫥窗。景泰藍是我國傳統工藝的精華,富麗堂皇,色彩絢爛,具有極高的工藝水準。本館的景泰藍以造像為主,兼有香爐等器物。

第七單元:玉器 玉器陳列於亮寶樓一層獨立展廳。展品包括漢代玉璧及明清古玉,展示了我國悠久的玉文化,其中以漢代谷紋璧的工藝和品相為最佳。

第八單元:瓦當、佛像 瓦當、佛像等在不同陳列室分別展出。

亮寶樓藝術博物館現有藝術品及文物3500餘件。分為書法繪畫、歷代陶俑陶器、銅鏡、石刻、青銅器、景泰藍、玉器等種類,屬一般文物和民間工藝品。未來,博物館還將根據國家對博物館級別有關規定,繼續徵集文物藝術品,進一步充實館藏和展覽。

視頻

陝西亮寶樓藝術博物館 相關視頻

歌頌新時代精英書畫展在西安亮寶樓開幕
大美延川國畫寫生創作作品展在亮寶樓開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