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Sir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Sir,通俗讀音沒有帶有英語的「r」音(國際音標:/ɑː3 sœ4/),此外也有讀作阿蛇(國際音標:/ɑː3 sɛː4/),被認為是中國大陸口音。「阿Sir」是香港和其他粵語使用地區人宜的慣用語[1],借用自英文的Sir〈是對男士的雅稱,以表示向被稱呼者表達尊重以及敬意,用法不制限於有爵士名銜者〉,但是有一點與英文不同的,是英語中不限制於對年長者使用此稱呼,年少者亦可使用,例如英語中侍應對着年青甚至男孩顧客,亦可以稱為Sir,在香港則通常不會這樣使用,較年少者通常稱為先生。

日常用法

在不同行業工作的人士都有被稱作阿Sir,或者配以受者的姓稱作「劉Sir」等,例子如下:

在政府部門,尤其是紀律部隊或制服團體(例如警察、消防員及童軍等),下級向上級,或民眾向該等人員,其用意相等於長官;相對女性的雅稱為Madam[2]〈國際音標:/mɛː1 tɐm4/)

男性老師多被稱作阿Sir,以至各行各業老前輩或學識豐富者,例如:伍Sir、林Sir、邵Sir、King Sir、毛Sir、杜Sir及曾Sir等;相對女性老師的雅稱為Miss〈國際音標:/miː1 siː4/)

男性社會工作者和其他社會福利機構人員、男性護士和其他輔助醫療人員(例如: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言語治療師等),會被稱作阿Sir;相對的女性稱謂是姑娘

當中,姓氏的粵音會出現變調,一般均以粵語第2聲陰上聲發音,例如梁SIR則會讀成「兩SIR」,陳SIR讀成「診SIR」。

流行娛樂中的「阿Sir」

香港1970年代末開始,有一個家傳戶曉的竹葉青酒電視廣告(見youtube.com的視頻),一群建築工地工人稱呼西洋籍貫的上司阿Sir,阿Sir以帶有西洋口音的粵語說:「你精我都精」,眾人起舉酒杯回應道:「飲杯竹葉青!」

香港於1994年播映的無線電視劇《阿Sir早晨》(由黎明飾演主角祝大保老師——祝Sir)中使用了阿Sir作為片名,當中更有一場妙用阿Sir稱謂的片段:一天晚上祝Sir在路上遇見一個女學生被幾個不良少年欺凌,上前阻止,女學生馬上呼叫阿Sir,不良少年初誤以為祝Sir是警察,立時收手;但是後來他們得知祝Sir是教師而非警察,立時向他襲擊。可見阿Sir一詞在日常應用中也會產生誤會。

香港於2011年播映的無線電視劇《點解阿Sir系阿Sir》,陳豪飾演的主角羅耀華(羅Sir),以臥底身份進入學校任教,因而同時有「警察阿Sir」與「教師阿Sir」的雙重身份,片名本身也同樣一語雙關。

視頻

阿Sir 相關視頻

打領結、戴警徽,香港阿Sir們抵京了!
香港微視角--「香港阿sir」是怎樣煉成的

參考文獻

  1. 趣談香港人的語言稱謂,中國網絡電視台,2011-08-12
  2. 英語中對女性的尊稱你會用嗎,新浪博客,201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