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陽信縣小劉天主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陽信縣小劉天主堂坐落於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金陽街道辦事處小劉村,始建於1916年,據說是來自美國的兩位神甫在陽新縣小劉村傳教時出資修建了教堂。據現小劉村天主堂教會副會長張忠民介紹,當時不少教眾主動出工參與建設,由於客觀條件所限,光建教堂就用了七年多的時間。

教堂簡介

教堂初建成時分路南、路北兩個院落。路北院間隔為東西兩院,共占地十餘畝。西院有禮堂一座,瓦房38間,為教士專用房;東院有房40間,後20間為職工和貞女宿舍,前20間為女子學校。路南院有修女樓2座、經言堂17間,昔日的整齊房屋如今只剩下了斷壁殘垣。建成後的小劉天主教堂歸屬周村教區,陽信縣、無棣縣、惠民縣北部、霑化縣西部等地的教眾都匯聚於此做禮拜。

教堂坐北朝南,南北長20米,東西寬8米。東側門額上端寫有「星耀海世」四個大字,南門兩旁各有兩根石柱,頂端建有小閣樓,上寫「天主教堂」四個大字。在院中央立有一木製十字架,直刺雲天,室內北端寫有「天主享受,榮福於天,良人受享,太平於地」十六字。教堂主體保存良好。2011年11月被陽信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25年,小劉天主教堂開設教會學校,初設兩個班,以宗教課為主,外加算數、國文。1934年改稱「道德學校」,全部招收女生。1935年又開設了磐石學校,全部招收黃河以北各縣的男生。兩學校分別於1939年和1940年停辦。1935年,小劉天主教堂還開設教會醫院門診,由3名美國籍修女為主治醫生,全部為西藥,一年後改換中國籍修女為主治醫生,1941年停診。據了解,由於醫院內有多種西藥,抗日戰爭開始後,曾有樂陵地區的八路軍傷員藏在此處治病。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侵略軍對在華的美國人包括男女傳教士實施突然襲擊,將小劉天主教堂的全部美國人拘留,小劉天主教堂教務處於完全停頓狀態。1945年陽信縣解放,中國神甫宗懷德來到小劉天主教堂,不久離開了,此後的50年裡,小劉天主教堂一直處於閒置狀態。

2000年,神甫宗學水來到這裡,一待就是十年。宗神甫來後出資修繕了鐘樓,又蓋起了北面的四間神甫住房。到2010年宗神甫離開時,周邊來做禮拜的人員每次達500人以上。2010年,現任神甫李玉訓來到這裡。目前,小劉天主教堂仍舊是眾多教徒趨之若鶩的禮拜聖地。

天主教

天主教[1]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稱公教,自明朝時就沿用的名稱「天主教」,已成為正式的中文代名詞。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會之中,羅馬公教會[2]羅馬天主教會)的會眾最為龐大,全世界人數有11.3億,占世界總人口17%,因此「公教會」(天主教會)一詞往往指的是「與羅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會」,目前天主教會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會中最為龐大的教會。

參考文獻

  1. 天主教,中國政府網,2017-10-23
  2. 耶穌創立了羅馬天主教會(聖而公教會),新浪博客,201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