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大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鬧大院》,編劇:景寬、全堂。劇本由《黑龍江戲劇》1982年發表。
劇目介紹
評劇《鬧大院》劇情介紹:
某大雜院裡正在為街道幹部常友和衛生助理鍾桂茹操辦喜事,而同院幹部仇長秀買肉請客,卻把壞肉皮扔到剛掃過的院裡,將新娘滑倒,常査創乃仇所為,則不敢過問。桂茹決心搞好大院,清垃圾,修花壇,誰知£磚之際,院內又倒上垃圾。桂茹從垃圾里拾到一張提貨單。此時,仇家父子正在翻找洗衣機提貨單,聽桂茹拾到,急忙來問,一見垃圾矢口抵賴。當桂茹說從垃圾里所拾,才不得不收走垃圾。
在深入開展衛生宣傳中,仇把放壞的肉減價賣給做熟食的個體商販梅廣泰,梅不聽桂茹勸阻,賣壞肉食品,發生中毒,險些斷送人命。事實教育了仇、梅等人,桂茹做了街道主任,深受尊重。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鬧大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儺戲是什麼?儺戲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網,2015-07-18
- ↑ 歷史知識 > 參軍戲,國學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