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闖王進京》,粵劇《闖王進京》陳卓瑩根據同名京劇改編。

目錄

劇目介紹

明崇禎十七年(1644),闖王李自成率軍攻陷北京,崇禎帝欲逃不遂,賜皇后、貴妃死,砍殺長平公主,自己在煤山自縊。李岩向闖王獻計,讓岩妻紅娘子說服留在京城的陳圓圓寫信勸其夫遼東總兵吳三桂早日歸順。誰知劉宗敏到吳府劫奪了陳圓圓,將此事破壞。闖軍進城後,沉迷酒色,軍紀鬆弛,民怨沸騰。李岩十分擔憂,再次向闖王勸諫,闖王拒納,反而對李岩不滿。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不甘愛妾被奪而降清。闖王親領大軍討伐,反被所敗,傷亡慘重。闖王被迫撤出北京,移師西安。牛金星向闖王進讒,誣李岩藉口到河南平亂,實欲反叛闖王。闖王輕信,屈殺李岩。紅娘子對闖王信心盡失,扶李岩靈柩回故鄉河南。此時,清軍大舉殺入長安。牛金星變節投降。劉宗敏為掩護闖王而犧牲。闖軍只剩下二十八騎與敵作戰,被迫退而湖北境內的九宮山。最後二十八騎全部殉難,只剩闖王一人突圍逃走。

粵劇《闖王進京》1954年由廣州粵劇工作團首演,導演陳酉名,薛覺先、白駒榮、區少基、白超鴻、梁少聲、譚玉真、陳小茶等主演。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闖王進京 相關視頻

中國戲曲絕活展示
【紀錄片】中國戲曲瑰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