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門寧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門寧門

圖片來自road

門寧門是一座戰爭紀念館。坐落於比利時西佛蘭德省伊普爾(英語:Ypres[ˈipɹɛs]; 法語:Ypres[ipʁ]; 荷蘭語:Ieper[ˈipər])的東側。[1]

為比利時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三次伊普爾戰役中的伊普爾突圍戰中未知英國大英國協士兵的英靈。

一次大戰期間,門寧門為士兵往前線作戰的必經之路,因此門寧門成為當地人心目中對於在喪生在一次大戰中士兵的象徵。建築物由Reginald Blomfield爵士設計,由大英聯邦國殤紀念墳場管理委員會(Commonwealth War Graves Commission,CWGC)負責建造及維護。於1927年7月24日正式開幕。

背景

在中世紀時期,原本在伊普爾的東側狹窄的關卡被稱為「Hangoartpoort」,「Poort」在弗拉芒語中的意思為「門」。為了能更加繁榮和維護它的財富,伊普爾開始建築堡壘,加強城市的防禦工程以抵擋潛在的侵略者。在17世紀和18世紀,在哈布斯堡王朝法國的佔領下,城市的防禦日益強化。而門寧門的主要工程在17世紀末由法國軍事工程師Sebastien Le Prestre和Seigneur de Vauban所完成。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戰爭的摧殘下,伊普爾的城牆體無完膚。進出城則只需經過城牆的殘骸和護城河便可出入。而此時作為通往小鎮梅嫩(Menen)要道上的重要關卡的名稱門寧門(Menenpoort,英語:Menin Gate)開始被世人所熟知。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伊普爾處於戰爭的重要戰略位置。當時德軍計畫想從北方繼續橫掃比利時的剩餘部分,並想進攻法國;而伊普爾就位於德軍的戰略要道上,因此伊普爾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1914年10月,備受打擊的比利時軍隊攻破了伊普爾城市的北部Yser河的堤防。使比利時的西端不落入德軍的手中。對於德軍,伊普爾作為道路網絡的中心,而且有足夠的防禦功能。如果想要進一步攻打英國Channel Port以攔截英國援助法國的物資和軍隊,則伊普爾對德軍是「進可攻,退可守」。而對於盟軍,伊普爾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因為它為最後一個沒有落入德軍控制的比利時主要城市。

伊普爾的重要性體現在它周圍發生在戰爭期間的五大戰役。在伊普爾第一次戰役(1914年10月19日至1914年11月22日)中,德軍三方麵包圍並砲轟伊普爾;但盟軍仍舊制止了德軍向伊普爾東部挺進。而在Bolimov戰役中,德軍開始對盟軍使用催淚瓦斯。而在1915年4月22日伊普爾第二次戰役,德軍再次進攻伊普爾。隨後德軍佔領了伊普爾東邊的制高點,並對盟軍施放毒氣,一直持續到1915年5月25日。而在諸多戰役中,規模最大,最知名的,代價最慘重的是在1917年7月31日至11月10日的伊普爾第三次戰役(也被稱為Passchendaele戰役),其中英國加拿大澳新軍團,和法國軍隊為了奪回Passchendaele的控制權而與德軍激戰。在幾個月的戰鬥之後,伊普爾幾乎被夷為平地,雙方各有近五十萬傷亡,而盟軍只有贏得幾英里的土地。

紀念館

現今紀念館是由Reginald Blomfield爵士設計,在1927年7月24日落成。其中記載了54896位未能辨識或找不到屍體的大英國協士兵石碑。而在紀念館的建成時,發現其無法包含所有按原定計劃的名稱。因此以1917年8月15日作為分界點,之後的34984位不具名的大英國協士兵則改到Tyne Cot紀念館。而其他紐西蘭紐芬蘭籍的大英國協士兵則分別有各自的紀念館。

「最後崗位」紀念典禮("Last Post" Ceremony)

隨著門寧門在1927年開幕,伊普爾的市民想對為比利時的自由奉獻生命的英國大英國協士兵致敬。因此在每晚20:00時(比利時時間:UTC+1,換算成UTC+8(北京時間台北標準時間)則為03:00;比利時的夏令時間為UTC+2,UTC+8的02:00),樂隊準時演奏「最後崗位」("Last Post")以示紀念(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的佔領下暫時中斷)。而白天的紀念典禮流程比較多,其中會邀請來訪的貴賓或遊客說勸勉("Exhortation")的致詞。

參考文獻

  1. 門寧門,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