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沙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沙博物館長沙市一所綜合性博物館,主要功能包括文物收集、展示宣傳、保護研究、教育服務等,2009年進入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錄[1]。長沙博物館新館層高5層,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濱江文化園,毗鄰長沙音樂廳、長沙市規劃展示館和長沙圖書館

簡介

長沙市博物館位於長沙市八一路480號,是改革開放後在原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紀念館基礎上必建的綜合性的地誌博物館,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該館收藏2萬餘件反映長沙歷史和近現代革命史的珍貴文物。其中,商代青銅大鐃、青銅編鐃、錯金銀龍鳳紋銅盒、蜻蜓眼琉璃珠、帶鞘銅劍、曹僎瑪璃印被譽為稀世之珍。

這裡常年對外開放的陳列展覽有被評為1997年全國首屆十大精品展之一的《長沙三國吳簡暨歷年出土文物精品展》、毛澤東詩詞對聯書法藝術碑廊和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1997年,新開闢的中華南方古樂演奏廳,推出了以複製我國最早能成編演奏的古代樂器-----商代青銅編鐃為主體的古樂演奏。

規模

長沙市博物館位於市中心八一路538號,占地4.26公頃,面積達40000平方米。這裡原為清水塘22號,其間的毛澤東、楊開慧同志故居是中共早期湖南黨組織所在地和中共湘區委員會的活動基地,是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986年,長沙市博物館在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紀念館的基礎上正式成立。 目前全館在編職工45人,離退休人員20人,在編職工大專文化程度以上人員33人,專業技術人員24人,其中有高級職稱者6人。館領導6人,內設辦公室、行政科、保衛科、展覽部、保管部、外聯部等6個部門。

長沙市博物館館舍大都建於上個世紀的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建築面積有12000餘平方米。其中陳列大樓3800平方米,文物庫房2000平方米,毛楊故居舊址200平方米,辦公樓1800平方米,仿古碑廊800平方米,門樓及副樓2000平方米,茶藝博物館2000平方米。

藏品

長沙市博物館作為一座中型綜合性的地方志博物館,它承擔着收藏、保管和展示長沙市以及周邊地區各類文物、照片、圖書、文獻資料的重任。為國家徵集收藏了各級各類文物、照片、圖書、文獻資料共85000餘件。其中出土文物10500餘件,流散文物28000餘件,字畫和近現代文物6500餘件;各種歷史圖書文獻資料20000餘件,各類照片20000餘張。經專家鑑定,共有一級文物87件套,二級文物101件套,三級文物2750件套。 長沙市博物館地圖

視頻

長沙博物館 相關視頻

長沙博物館宣傳片
長沙博物館馬王堆漢墓光影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