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安一片月(鄭長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安一片月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長安一片月》中國當代作家鄭長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長安一片月

夜色正濃,皓月當空。大唐長安,銀光普照,如夢如幻,徐徐秋風,傳來此伏彼起的搗衣聲,家家懷念在外親人……此刻,一位世界頂尖級的詩人正迎風而立,望月興嘆:「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此人便是大唐第一才子、「詩仙」李白。

天寶元年(742年)秋,因吳筠、賀知章等人的推薦,李白被唐玄宗召至長安,供奉翰林,為皇帝草擬文誥詔令之類的文件,「置於金鑾殿,出入翰林中,問以國政,潛草詔誥」,因文采飛揚,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便棄官而去,仍然繼續行游四方的流浪生活。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朝政的黑暗腐敗,以滿腔憂憤寫下許多直面現實的詩篇,其中包括這首《子夜吳歌·秋歌》。

《子夜吳歌》系六朝樂府吳聲歌曲。《唐書·樂志》如此形容:「《子夜吳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樂府解題》:「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李白的《子夜吳歌》也是分詠四季,這是第三首《秋歌》,全詩寫一位女子秋夜思念遠征邊陲的親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全家團圓,字裡行間蘊藏的期待渴望之情,使人「心摧淚如雨」,充分表現出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典型音調,成歷代詠秋詩篇中思想境界獨樹一幟的典範。

秋月,是一個被繆斯寵愛的對象,是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文化意象,[[代表]着光明團圓、聖潔、高遠。一輪「長安月」,一片「玉關情」,連接在一起,使我們的思緒浪漫走向蒼涼,從詩意走向悲壯,從寥廓走向夢想最後與現實拷問融為一體,化為一腔沉重的寄望:遠離戰爭,闔家歡聚!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英雄輩出、意氣風發的時代,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這樣一個令「萬國來朝」、「四夷臣服」的王朝,為何還要勞民傷財不惜大動干戈去「平胡虜」?

其實,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唐朝在290年中,對內對外的大戰小戰無數,幾乎無年不戰。雖然和平發展、幸福安康一直是人類社會孜孜以求的夢想,但實際上,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戰爭始終與我們的文明進步如影隨形。當然,就連強盛的大唐也始終沒有忘記為「長治久安」而戰,為繁榮富強而戰!  

據史載,唐朝中前期,國力空前強盛,為減輕國家負擔,應對戰略需要,唐代實施士兵和農民相結合的「府兵制」,即平日為民、戰時為兵,兵不識將、將不知兵,戰事結束士兵回府、將領回朝,既有效提高「全民皆兵」的作戰能力,又降低將領擁兵自重的危險。唐高祖李淵在位時,受盡野蠻侵擾。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再也不想向外來壓迫屈服,於是進行猛烈的突圍平亂,僅貞觀年間,唐將李靖的三千鐵騎,打得突厥人心甘情願奉中國皇帝為天可汗,連突厥領袖可汗被俘後都願意終身為奴為仆;三萬唐軍征服西域十幾個國家,兵鋒越過蔥嶺,逼得大食帝國拱手讓出地盤;平息吐蕃進犯,松贊干布自請稱臣,遣使賠罪,還向長安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禮,稱唐太宗為父皇,自己也身穿漢服、學漢語

唐玄宗時期(713—755年),唐蕃戰爭仍主要在河隴和西域兩個戰場上進行。兩個戰場互相策應,仍以河隴一帶為主戰場。但也並未採用秦漢以來常用的修築長城,分兵把口,進行防堵的辦法,而是依託一系列堅固據點——軍鎮,相對集中兵力,實行機動防禦,並伺機反攻,逐步擴大控制區域。吐蕃則以河西九曲之地(今青海東南黃河曲流處)為後勤基地,不斷攻掠河隴一帶。玄宗開元年間特設河西節度使以防吐蕃與回紇可能發生的聯繫,隴右、劍南兩節使專防吐蕃進攻,僅在河西、隴右兩節鎮即駐精兵14.8萬人戎守。

天寶六年,唐將高仙芝率騎兵萬餘,從安西出發,遠程奔襲依附吐蕃的小勃律,行軍數千里,歷時百餘日,先後攻下吐蕃重兵鎮守的連雲堡和小勃律都城,俘小勃律王而還。這一時期,唐在西域依託安西、北庭所轄各軍鎮,號令當地土著,或攻或守,不斷鞏固和擴大其控制區域。吐蕃起初是和後東突厥汗國及突騎施等(主要是和後者)聯盟,同唐多次較量,爭奪的重點在安西四鎮及北庭一帶。後東突厥及突騎施衰落後,唐蕃爭奪的重點又轉移到蔥嶺以南地區,先是吐蕃取得一些勝利,後來唐朝大舉反擊,獲得全勝。

從「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到「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可以想見,當時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場面有多壯觀:戰突厥、收吐蕃、破樓蘭,一路血雨腥風,直到與大食對決於怛羅斯平原。「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無數軍旅健兒,以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使大唐軍威震懾四方,確保了大唐王朝的太平盛世。

然而,連年戰爭致使國力逐漸衰退,統治階級的腐朽加劇了社會負擔,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個時候的文人志士,面對窮兵黷武帶來的嚴重後果,開始進行冷靜的觀照,他們把目光和筆觸轉向控訴戰爭導致的社會危害以及對悲苦人民的同情,並以此來警醒和思考當代的社會發展。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調河西、隴右、西域等地軍隊的精銳東援。吐蕃乘虛而入,當地守軍力不能支,河隴、西域之地先後為吐蕃所占。唐蕃戰爭的主要戰場東移到今寧夏、甘肅東部、陝西以及四川西北部,唐蕃雙方由以河隴、西域兩個戰場互相策應改為以今陝甘寧一帶和今川西北一帶兩個戰場互相策應。吐蕃經常長驅直入唐境,唐都長安也處於吐蕃的威脅之下,代宗廣德元年,甚至一度攻占長安。當時,唐將郭子儀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廣設疑兵,嚇阻敵軍。吐蕃不知虛實,據長安十餘日後退走。此後,唐王朝在河隴一帶改取守勢,從內陸大量調兵到邊境防禦吐蕃,屯田備邊。

這就是跌宕起伏、風起雲湧的大唐帝國,這就是王氣十足、人傑地靈的帝都長安,這就是唐詩中美輪美奐、令人感懷的秋月夜。天時、地利、人和,既成就了詩意的唐朝,也成就了唐朝的詩歌。因此,只有唐代才能產生像李白、杜甫這樣的偉大詩人,才能寫出「長安一片月」、「月是故鄉明」這樣深入人心、流芳千古的詩句。

難能可貴的是,這些胸懷天下、躊躇滿志的文士,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感觸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自由奔放,對一切美好事物都在敏銳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於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價值。

如果說,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詩風的主要特徵,那麼,李白就是以更富於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他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一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就是他最執着的人生信念。

至於他是否具有在複雜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值得懷疑,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抒寫壯麗人生的出發點。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汲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使命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他的才情,註定成為中國詩空一道耀眼的神光!

不管「搗衣聲」也好,「玉關情」也罷,如今月亮還是那輪月亮,但充滿詩情的夜晚已成歷史雲煙。現在,我們也只能想着「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句,在詩人的筆下去重溫那詩意的夢境了。[1]

作者簡介

鄭長春,筆名老槍,1975年2月生於河南南陽社旗,現居西安,現供職於西安某高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