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肢攀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肢攀蜥
圖片來自reptarium

長肢攀蜥學名Japalura andersoniana)為飛蜥科攀蜥屬爬行動物

分布於印度以及中國大陸西藏等地,常生活于山坡灌叢和草叢中。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800至15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不丹邊界。[1]

形態特徵

體側扁;頭體長約75mm,尾長100mm。頭較窄長,吻端鈍圓,略超出下頜;吻棱與上睫嵴相連續形成明顯的棱;鼻孔圓形,位於鼻鱗中央或後下方;鼓膜被鱗;頭背鱗片大小不一,排列不規則;具肩褶。雄性頸部具發達的波狀皮膚褶,其上較大鱗片組成頸鬣,雌性頸鬣不發達。背鬣僅為一鋸齒狀脊線。

背鱗小,具弱棱;體背多數較大的強棱鱗在背部排列成「山」字形;腹面鱗片大小一致,與最大背鱗幾相等,均顯著起棱;尾基側扁,背面鱗片小,微棱,腹面鱗片大,顯著起棱。四肢細長,背側、外側鱗片大於背鱗,雜有大的棱鱗;後肢貼體前伸達到或超過吻端。體黑褐色,軀幹具淺色斑,肩部有的有黃白線紋;四肢及尾背具鑲褐色邊的淺色橫斑。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長肢龍蜥.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