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錦州市蕭軍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錦州市蕭軍紀念館建於1986年,始稱「蕭軍資料室」,是全國第一個在世作家資料室;蕭軍去世後改稱蕭軍紀念館。現有藏品4085件,其中國家二級文物23件,三級文物282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凌海市蕭軍紀念館是一座蘊含濃厚文學氣息的標誌性建築,集展覽、收藏、學術研討、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場所,是全面展示着名作家蕭軍人生軌跡和創作道路、思想風格的一座主題性紀念館。

建於1986年,始稱「蕭軍資料室」,是全國第一個在世作家資料室;蕭軍去世後改稱蕭軍紀念館。現有藏品4085件,其中國家二級文物[1]23件,三級文物282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凌海市蕭軍紀念館是一座蘊含濃厚文學氣息的標誌性建築,集展覽、收藏、學術研討、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場所,是全面展示着名作家蕭軍人生軌跡和創作道路、思想風格的一座主題性紀念館。

館舍簡介

凌海市蕭軍紀念館始建於1986年,始稱「蕭軍資料室」,是我國第一位在世作家資料室,蕭軍去逝後改稱「蕭軍紀念館」,彭真同志為紀念館題寫館名。蕭軍紀念館新館經1995年和2006年兩次改建,現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展廳面積2800平方米,新館設計新穎、建築獨特、設施齊全,設有蕭軍生平廳、文物收藏廳、音像資料廳等十多個展廳。蕭軍紀念館是最早被評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紀念館,並被遼寧省列為第一批省級紅色之旅建設工程。

蕭軍紀念館設計借鑑了國內外先進博物館、紀念館設計理念,將現代化展示手法和高科技展示技術相結合。館內設有蕭軍生平廳、文物收藏廳、多功能展廳、東北作家群展廳、音像資料廳等十多個展廳,並在生平廳安裝了由魯迅美術學院設計製作的蕭軍創作《八月的鄉村》的幻影成像;魯迅、蕭軍、蕭紅在上海的情景蠟像;延安寶塔山的場景復原;蕭軍故鄉的半景畫;先進的電子圖表等高科技設備,文物展廳主要展示了蕭軍捐贈的古字畫、古籍以及大量的珍貴手稿。展館內還設有全樓報警設備、配備溫度、濕度調控設備,為方便到館參觀遊客,館內還設置了遊客服務中心、遊客購物中心、遊客參觀指南、醫務室等。

蕭軍紀念館先後被命名為「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錦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渤海大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渤海大學中文系學習實踐基地」、「遼寧科技大學德育教育基地」、「錦州市文明單位[2]」、 「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錦州市『三八』紅旗集體」、「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中國博物館學會文學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中國蕭軍研究會研究基地」 、「武警八六一 一部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凌海市第二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展館藏品

蕭軍紀念館總面積440平方米。由展廳、庫房、接待室、辦公室等幾部分組成。展廳面積120平方米。

展覽內容供兩個部分:《我的文學生涯》和《遊子故鄉情》。

庫房收藏蕭軍作品手跡33件;生前錄像帶4本;錄音帶10本;線裝古書260套;明清時代的書畫253幅;現代名人書畫21幅;有關蕭軍的各種資料200餘件;日本友人贈送的木刀等實物25件。另有碑刻拓片、書籍、雜誌若干。

蕭軍故居

蕭軍(1907—1988),我國現當代着名作家,「東北作家群」的領軍人物。原名劉鴻霖,筆名除蕭軍外,還有酡顏三郎、田軍等。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跋涉》(與蕭紅合着),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五月的礦山》等。

蕭軍北京故居位於西城區東北部的鴉兒胡同6號。鴉兒胡同就在什剎海北邊,東起小石碑胡同,西至甘露胡同,這一帶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群之一。

鴉兒胡同6號並不好找,因為故居的院門沒有開在胡同中,它開在了後海北沿上。故居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兩層西式小樓,蕭軍的臥室和書房就在二樓,蕭軍晚年的很多文章都註明是寫於「銀錠橋西海北樓」,指的就是這兒,「海北樓」是蕭軍書房的名字。

解放前這裡是一位國民黨將軍的官邸,1951年蕭軍來北京工作後就搬到這裡居住,在這裡他寫下了長篇小說《五月的礦山》、《吳越春秋史話》及書信集《魯迅書簡注釋》、《蕭紅書簡注釋》等幾百萬字的作品。他在這裡生活了整整37年直到去世。

「文革」期間蕭軍受到了迫害,他的家居被紅衛兵擠占,只給他留下一間不足兩平方米的儲藏室作為寫作室,樂觀的蕭軍以「有窩就下蛋,有水就行船」自勉,又把這裡戲稱為「蝸蝸居」。

小樓周圍的民房大多已經拆遷,而小樓本身也非常殘破了,這裡早已沒有了居民,只有院子裡的古樹還在品味着過去的滄桑。故宅依舊,只是時光已經流轉了。

視頻

錦州市蕭軍紀念館 相關視頻

錦州分行《走進蕭軍紀念館》
魯迅對蕭紅的高度評價,讓蕭軍不能忍受,他開始漸漸疏遠蕭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