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鑽地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鑽地風

鑽地風,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鑽地風Schizophragmaintegrifolium(Franch.)Oliv.的及莖藤。分布於西南及陝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活血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四肢關節酸痛。[1]

中文學名 鑽地風 虎耳草科
別稱 追地楓、桐葉藤、全葉鑽地風、利筋藤 鑽地風屬
植物界 鑽地風
被子植物門 採收時間 全年均可
雙子葉植物綱 毒性 小毒
薔薇目 貯藏 置乾燥處,防灰塵

性味

味淡,性涼。

歸經

歸脾經。

功效

舒筋活絡,祛風活血。[2]

主治

風濕痹痛,四肢關節酸痛。[3]

形態特徵

落葉木質藤本,以氣根攀援,長至4m以上。葉對生葉柄長達8cm;葉片卵圓形至闊卵圓形,長8-15cm,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至心形,全緣或上半部疏生小齒,質厚,下面葉脈有細毛或近無毛;傘房式聚傘花序頂生;花二型;周邊為不育花,僅具1片大型葉狀萼片,狹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約4-6cm,寬約3cm,先端短尖,乳白色,老時棕色,萼片柄細弱,長2-4cm;能育花小,萼片4-5;花瓣4-5,白色雄蕊10;花柱1。蒴果陀螺狀,長約6mm,有10肋。種子多數,線形,長2-3mm,淺褐色。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相關配伍

治風濕筋骨痛:鑽地風根15g,馬蘭根30g,川牛膝9g,枇杷根30g,三白草根15g,豬瘦肉90g。加甜酒煮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相關論述

  1. 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行腳氣。」
  2. 天目山藥用植物志》:「驅風活血。治絲蟲病[註 1]。」
  3. 《全國中草藥匯編》:「舒筋活絡,祛風活血。主治風濕筋骨痛,四肢關節酸痛。」

藥理作用

  1. 能抑制流感病毒
  2. 使血糖升高。

視頻

鑽地風——追風效果奇好,讓關節疼痛不再纏身

注釋

  1. 「絲蟲病」:絲蟲病是指絲蟲寄生在淋巴組織、皮下組織或漿膜腔所致的寄生蟲病。我國只有班克魯夫絲蟲(班氏)和馬來布魯絲蟲(馬來絲蟲)。本病由吸血昆蟲傳播。絲蟲病的症狀體徵因絲蟲寄生部位不同而異。早期主要表現為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晚期則出現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診斷主要靠在血液或皮膚組織內檢出微絲蚴。預防方法為消滅傳染媒介,加強個人防護,治療患者及感染者,全民服藥以消滅傳染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