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貂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崑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金貂記》,明無名氏作。寫薛丁山替父平冤的故事。共四十二折。有《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影印明萬曆間富春堂刊本,題為《新刻薛平遼金貂記》。

劇目介紹

崑劇《金貂記》劇情是:唐將薛仁貴為皇叔李道宗所忌,被誣下獄,時值遼邦蘇寶童率兵犯境,徐勣等人力保薛仁貴復職出征。李道宗又遣刺客加害仁貴妻兒,賴刺客重義,任其逃脫,仁貴妻與子丁山得以倖免。薛丁山在逃亡途中叫賣仁貴所留金貂,巧遇為薛仁貴打抱不平、開罪李道宗而解甲歸田的尉遲敬德,母子幸得棲身之處。薛仁貴為蘇寶童邪術所敗,困守鎖陽城,遣程咬金進京求救,又被把持朝政的李道宗所阻,僅撥老弱疲卒五千。程咬金萬般無奈,徑往職田莊搬請敬德前往解困。薛丁山獲知,毅然從征。途中蒙仙女賜劍,遂大破敵軍,迎父還朝,闔門旌獎。

《打朝》原本第十四折《陳奏鬧朝》。尉遲敬德聽說薛仁貴被誣下獄,便滿懷激憤,前往朝廷去替薛仁貴脫罪。在廷外待奏時遇到李道宗,兩人一番唇槍舌戰,怎奈道宗一味顛倒黑白,肆意誣衊仁貴。敬德一時氣急,出手打了李道宗,結果觸怒唐太宗,被削職為民。

《南詐》原本第三十二折《飲社佯風》和三十四折《託疾藏機》合成。敬德與村民王小二等飲社,結拜為兄弟,席間飲酒賦詩,談起昔日英雄事跡,頗有得意之色,又感嘆朝臣的昏庸,不免暗暗慶幸自己的解甲歸田。在飲宴的過程中,敬德聽到從京城傳來消息,要他與程咬金率老弱疲乏之卒去救援被困的薛仁貴,不覺大驚,感到此舉無異虎口投羊,便假裝驚風之疾(詐瘋)。待到程咬金到職田莊來宣召他岀征時,他即以瘋癱病為由加以推辭。程咬金便設計令軍士進屋騷擾,並用激將法把他賺了出來。此劇吸收了元人北劇《不伏老》的構思,但不是照搬,在曲白和情節上都重新改寫了。原本是徐勣來宣召,此本改為程咬金。原本是北曲,故稱《北詐》,此本為南曲,故稱《南詐》。但《綴白裘》選錄《北詐》時竟標為《金貂記》,那是誤題,應予指出糾正。參見前「《敬德不伏老》」條。按:昆班藝人演出《金貂記》時,認為《南詐》曲調乏力,乃棄之不用,而用《北詐》代替插入,所以容易誤會《北詐》出自《金貂記》。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金貂記 相關視頻

21.2崑曲與京劇藝術
蘇州大學《崑曲藝術》| 第一講 崑腔、崑曲與崑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