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字塔(郭沫若作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字塔》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沫若寫的文章。

作品欣賞

其一

一個,兩個,三個,三個金字塔的尖端

排列在尼羅河畔——是否是尼羅河畔?——

一個高,一個低,一個最低,

塔下的河岸刀截斷了一樣地整齊,

哦,河中流瀉着的漣漪喲!塔後洶湧着的雲霞喲!

雲霞中隱約地一團白光,恐怕是將要西下的太陽。

太陽遊歷了地球東半,又要去遊歷地球西半。

地球上的天工人美怕全盤都已被你看完!

否,否,不然!是地球在自轉,公轉,

就好像一個跳舞着的女郎將就你看。

太陽喲!太陽的象徵喲!金字塔喲!

我恨不能飛隨你去喲!飛向你去喲!

其二

左右蓊鬱着兩列森林,

中間流瀉着一個反寫的「之」字,

流向那晚霞重疊的金字塔底。

偉大的寂寥喲,死的沉默喲,

我凝視着,傾聽着……

三個金字塔的尖端

好像同時有宏朗的聲音在吐:

創造喲!創造喲!努力創造喲!

人們創造力的權威可與神袛比伍!

不信請看我,看我這雄偉的巨製吧!

便是天上的太陽也在向我低頭呀!

哦哦,淵默的雷聲!我感謝你現身的說教!

我心海中的情濤也已流成了個河流流向你了!

森林中流瀉着的「之」江可不是我嗎?

1920年6、7月間作[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