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慶市巴南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重慶市巴南中學(由市34中和市10中合併而來)其前身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巴縣東里接龍鄉創立的登瀛書院(重慶市第十中學校前身)和1953年創建的「重慶市第三十四初級中學」。

辦學特色

在區委區府的高度重視和區教委的直接領導下,近幾年來,我校在教育教學方面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校在現有辦學基礎之上確定新的辦學特色:傳統文化教育。傳統文化是一個與「現代文化」相對的名詞。所謂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它有着特定的內涵和占主導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負載着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着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匯聚着一個民族自我認同的凝聚力。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保留在中華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它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每一個時代,都有着與之相適應的文化,並隨着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文化又是一種地域現象,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徵,而且相互交融和滲透。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相比,中國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持續發展未遭中斷的文化,中華民族又具有多源一體的發展格局,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如下三個基本特徵:第一、源遠流長,綿延不絕,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頑強的再生力;第二、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整體性和多元性;第三、長於積澱,注重交流,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和一定的開放性[1]

教學規模

該校現有67個教學班,3400餘名在校學生,按照重慶市教委規劃,該校將於近年內發展成為90個教學班,4500餘名學生的辦學規模。區位優勢明顯。學校地處主城區核心圈,轄區經濟基礎雄厚,商業貿易發達,文化建設繁榮,城市文明程度高,地理位置優越。學校輻射九龍坡區、南岸區、大渡口區、綦江、江津等區縣。學校占地128畝,有標準規範的運動場地、乾淨整潔的學生食堂、功能齊全的學生公寓、窗明淨幾的教學大樓,設備設施齊全。校園綠樹成蔭,充滿濃郁的書香氣息[2]

師資力量

隊伍優良。學校現有67個教學班,3497名學生。教職工259人,其中有市級骨幹教師2人,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47人;中學研究員1人,中學高級教師50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4人。其中,重本上線率達5%左右。

學校榮譽

學校在教育教學及教改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先後獲得了「全國第三屆『和諧校園』先進學校」、「重慶市平安校園」、「重慶市學校示範食堂」、「重慶市衛生單位」、「重慶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重慶市教育系統節能減排先進集體」、「重慶市高中新課程改革樣本校」巴南區「優秀級學校」、「中學校園文化建設達標合格學校」、「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德育示範學校」、「好班子」「巴南區文明禮儀示範學校」、「教育系統好班子」、「辦學水平綜合督導評估優秀級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教育系統2011年「三八紅旗集體」、「模範職工之家」、「消防安全工作先進單位」、「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實驗基地學校」、「高中畢業教育質量一等獎」、「第三屆健康校園杯普通中學組團體總分第一名」等榮譽稱號。

視頻

重慶市巴南中學 相關視頻

重慶市巴南中學校
巴南中學2017年元旦總匯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