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慶市合川太和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重慶市合川太和中學位於合川銅梁潼南交界的太和鎮。這裡是舉世聞名的馬門溪恐龍的故鄉,也是蜚聲世界的「絲綢之鄉」。蜿蜓的涪江流經太和鎮,富金電站隔江而立,柏油公路直達場鎮,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自古享有「小合川」的美譽。

簡介

重慶市合川太和中學,始建於民國33年(1944年),時名合川縣第二中學,1950年春停辦。1956年秋恢復辦學,名為四川省合川縣第四初級中學校,1960年秋增招高中班。1983年經上級批准成為高完中,更名為合川縣太和中學。1996年原太和鎮石嶺初級中學校合併入太和中學;2001年原木蓮鎮初級中學、小河鄉初級中學撤併入太和中學;2005年佛鹽初中撤併入太和中學。

教學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近160畝,建築面積5萬餘平方米。常年辦學規模9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000餘人。教職工313人,其中專任教師268人,高級教師29人,中級教師94人,國家級科研型骨幹校長1人,市級骨幹教師2人,區級骨幹教師35人,市、區級先進個人40多人次[1]

辦學理念

學校確定了「抱公正關愛之心態,取引導促進之方法,達平衡發展之目標」的辦學理念。學校一切教育措施均面向全體學生,並結合每一個學生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學校德育很有特色。圍繞「力爭讀懂每個學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育人要求,建立了學生成長檔案,實行了學生公寓軍事化管理,建立了學生心理諮詢室,編寫了德育校本教材《心靈航標》[2]

教學成果

學校教育科研成果豐碩。教育科研課題市級3個、區級3個先後結題,其中一項獲區教改成果二等獎,現有國家級子課題1個,市、區級課題2個,校級課題10多個尚未結題,正在研究之中;此外,首次在初中開展了班額為30人的小班化課程改革實驗,此實驗已初見成效,深受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稱讚學校教學質量逐年攀升。據區教委基教科有關數據分析,中考、高考的各項指標均居合川非重點中學前列。學校歷屆畢業生不乏成功之士,如:留美博士鄒維群,留法博士張黎明,重大校長、博導李曉紅,重慶市移民局副局長徐江,合川區人大常務副主任、黨組書記王元柱,副區長郭明月等均為太中畢業生。目前,學校獲得了市文明單位、市優秀衛生單位、市德育示範學校、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學校、市安全文明校園、市校務公開先進集體、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市模範職工小家、市學校食堂分級量化等級達標示範食堂等多項榮譽。

視頻

重慶市合川太和中學 相關視頻

魅力太中——合川太和中學
合川太和中學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