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邨居即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邨居即景》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沫若寫的詩文。

作品欣賞

閒居無所事,

散步宅前田。

屋角炊煙起,

山腰宿霧〔1〕眠。

牧童橫竹笛,

邨媼〔2〕賣花鈿〔3〕。

野鳥相呼急,

雙雙浴水邊。

(一九〇七年春作)

寫作背景

作者輯錄《敝帚集》時,注寫作時間為「一九〇七年春」。四川樂山文管所編《郭沫若少年詩稿》(以下簡稱《詩稿》)亦收該詩,系通過作者早年作業本上手抄的詩作整理而成。《詩稿》依據作品內容或作者親友回憶,推測寫作時間為「一九〇四年前後」,「滿十三歲時在樂山沙灣故里,即興所作」,是迄今發現作者「最早的詩歌作品」。《詩稿》編者轉述作者大侄女郭琦回憶:作者在家塾綏山館讀書期間,「他帶着弟妹侄女們到屋後的小溝邊釣魚,看到了鄉村的美麗景色,頓生詩意,吟成此詩」。《詩稿》編者和郭琦此前未見過《敝帚集》,相信上述憶敘的情景是真實的,但作於「一九〇四年前後」的結論和「頓生詩意,吟成此詩」的描述,缺少第一手材料支持。

注釋

〔1〕宿霧,《詩稿》據作者作業本上的抄稿,作「濃霧」,應作「宿霧」。「宿霧」乃先一日夜間生成之霧。山中宿霧一夜不散,翌日更濃,眠于山腰,在作詩鍊字上似比「濃霧」更佳。

〔2〕邨,規範作村。媼,老婦。

〔3〕花鈿,用金銀銖翠製作的飾品。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