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迷人的大海(遠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迷人的大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迷人的大海》中國當代作家遠島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迷人的大海

我是在內陸長大的孩子,看大海是我兒時鮮嫩的夢想。經常佇立在故鄉的河邊,對着小水泡出神,捕捉浪花活潑的倩影,浮想珊瑚奇幻的異彩,編織藍色嚮往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我聽到了德彪西的《大海》。樂曲在時間和空間上給人以完整「海」的印象和對海的幻想。新穎的和聲、動人的旋律、豐富的音色、自由的發展,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動地刻畫出一幅幅大海的生動畫面。我仿佛看到了驚濤拍岸、浪花飛濺的大海景象,這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因此,也就更加激發了我對大海的遐想。

在一個熱情冬天里,我穿上了嶄新的海軍制服,終於見到了實實在在的海洋。那赭色的礁石、飄逸的海鷗、若隱若現的桅檣,還有波濤演奏的恢宏樂章,伴我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然而,見到真正的大海,反而覺的有些「不夠勁」了。那麼,我們到底面臨的是怎樣一片藍色呢?

海洋潮起潮落,它孕育着生命,是搖盪人類的溫暖睡床。同時,它也在等待人類走進它的深處,揭開藍色的謎底。

海選擇人類,它把機會給了地中海和印度洋,給了北歐沿海和美洲瀕海民族,也給了太平洋西海岸的華夏民族。於是這些幸運的地方成了海洋文明成長、發育的搖籃。

在中國這世界的東方,在我們這塊時時被太平洋的浪濤叩響的大陸上,華夏民族曾創造過輝煌的海洋文明。但是人們對歷史的了解總是充塞着謬誤,有許多人認為中國的領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理由是從小到大,老師講的都是960萬,沒有人提到過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現在,我們有必要讓世界,讓我們所有中華兒女都知道,這支東方古國的藍色船歌。

海浪起起伏伏,那鮮明的節奏,那時而高亢,時而低緩,時而激躍,時而沉鬱的聲音本身就是一首最壯麗的交響曲。海浪創造音樂,人們為海創造音樂。海洋對人類音樂創作的感染與啟發是巨大的。許多作曲家都把大海的韻律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德彪西終生對大海懷有聖潔的虔誠之情。他在日記中、在給友人的書信中,常寫下自己對大海的崇拜與讚美,並不斷把自然的大海引入音樂之海。儘管《大海》不曾脫離德彪西作為印象派音樂家的朦朧筆調,也與傳統交響樂的形成風格、技法迥異;但是,同他的《牧神午後》、《夜曲》的夢幻般光色相比,《大海》已更趨向於對大自然真實的描寫了。德彪西傳神地將大海波瀾壯闊的畫面的意象濃縮在《大海》這首曲子裡了。

其實,現實的大海不等於藝術的大海。海上有海鷗的瀟灑,也有颱風的任性;平靜的海域有時也醞釀着陰謀,無數風刀浪斧,不停地剖析勇敢與怯懦的含義。大海理智時,少女一樣恬靜;失控時,野馬一般放蕩,浩瀚的大海里同時居住着溫柔粗礦。它是沉船千載詛咒的地獄,是江河萬古追求的天堂,神秘的大海里,同時潛藏着幸福與淒涼。我從陸地帶去的許多詩情畫意,都被風浪搖得粉碎。儘管如此,我對海仍充滿感激,並把海的雄渾、激越帶進平鋪直敘的日子

十年後,我又回到陸地,得以再次欣賞德彪西的交響樂《大海》,此時,才找回當初的感覺,並情不自禁地驚嘆:「哦,這才是真正的大海!」

讓我們這一代人,都到大海去一趟吧,上岸後,年輕的血管里,一定會澎湃着大海的氣概。[1]

作者簡介

遠島,原名朱宏奇,迄今已在《詩刊》、《人民文學》等海內外100餘家報刊發表詩作1000多首,全國詩賽二等獎、海軍詩賽一等獎、其他詩賽獎18次,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