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迪慶州博物館

迪慶州博物館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於1997年9月建成開館,老館位於建塘鎮逸夫小學旁,總占地面積2338平方米。2007年9月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搬遷到位於香格里拉縣城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旁。2009年初,經國家文物局評定公布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新館於2006年籌建,2007年9月開館。為了營造博物館事業發展的環境,中共迪慶州委州人民政府把作為迪慶州建州五十周年獻禮的博物館從原址搬遷到位於香格里拉縣城的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旁。

目錄

辦館規模

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新館於2006年籌建,2007年9月開館。據迪慶州民族博物館簡介顯示,該館占地面積3239平方米,建築面積5420平方米,展廳面積3576.84平方米,庫房面積289.8平方米,辦公用房436.32平方米,多媒體室107.1平方米,序廳765.45平方米。該博物館核准編制9人,有職工9人,本科學歷2人,大專學歷[1]7人, 其中副高1人,中職2人,初職6人。

社會地位

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該館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了營造博物館事業發展的環境,中共迪慶州委州人民政府把作為迪慶州建州五十周年獻禮的博物館從原址搬遷到位於香格里拉縣城的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旁。在古城月光廣場南側新建博物館,既可增加和豐富古城的看點,擴大古城的歷史文化內涵,同時,古城景區的整體包裝推出,也將成為迪慶博物館發展的依託,將為該州博物館事業與旅遊業的結合提供天然條件。新館與該州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心鎮公堂相對應,周圍為保留完整的古民居,這將成為博物館動態展示的內容。古城旅遊業的興起,為博物館主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同時也為博物館創造自身活力提供了條件。

展廳陳列

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通過「自然的香格里拉」「歷史的香格里拉」「文化的香格里拉」「今日的香格里拉」四個陳列展廳,展示具有雲南藏區特色的「香格里拉」自然、歷史、文化以及自治州的成就。

館藏文物

迪慶州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擁有文物鑑賞,民族風情,佛教文物,工藝品和近現代文物等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覽。文物鑑賞包含藏傳宗教文物、石器、青銅器、陶器[2]、工藝品、民族服飾、書畫、錢幣、國寶鑑賞和近現代文物的收藏展覽。民族風情主要是少數民族文物的展覽,包含民族服飾和民族飾品的收藏展覽。佛教文物主要是佛像、唐卡、佛教法器、佛教樂器、羌姆舞面具及服飾、隔板畫、東巴經書、東巴紙牌畫和其它宗教文物等的收藏展覽。工藝品有直木酥油盒、糌粑盒、楊章木糌粑盒、羊皮革囊、熊掌箭包、鼻煙壺、牛皮托包、鼻煙壺、弩弓、明代瓦飾、砍刀、疙瘩木碗、疙瘩木酥油盒、豆腐渣木碗、茶桶、彩繪大糌粑盒等。迪慶州博物館是一座地誌性的綜合博物館,據中國西藏網報道顯示,該館藏文物1500多件,2009年初,經國家文物局評定公布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交流合作

2006年9月受四川三星堆博物館邀請,選送迪慶州博物館部分青銅器到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進行為期半年的「三星堆與南方絲綢之路青銅文物交流聯展」;2007年2月配合昆明市博物館到揚州博物館做為期三個月,主題為「雲南民族服飾」展覽;與此同時迪慶州博物館組織館內職工到大理州博物館,麗江市博物院等友鄰地州博物館進行改造提升後展覽的經驗交流活動借鑑先進的展手段。

主要功能

自被省委省政府列為「雲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和「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來,該館不擔承擔地方歷史文化陳列同時還擔負起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功能。在固定的展覽上,不定期的與各有關單位及部門聯合舉辦各種科普展覽,全年共接待遊客約十萬人次。

辦館特色

該館集現代設施和古老文化遺產為一體具有民族特色,還建立了專門的網站頁面,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遊客可以快捷了解博物館的動態和展覽的相關信息。

視頻

迪慶州博物館 相關視頻

迪慶藏族自治州紅軍長征博物館調研
美哉雲南 |吉祥如意——迪慶藏族自治州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學歷?什麼是學位?,搜狐,2019-08-16
  2. 中國陶器發展簡史 ,搜狐,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