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遼東學院服裝與紡織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遼東學院服裝與紡織學院遼東學院的二級學院[1]。學院現有服裝設計與工程、紡織工程、紡織工程(紡織品設計)3個本科專業及方向;有服裝工藝技術1個髙職專業,現有在校生1000人。

辦學條件

學院現有教師4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8人、講師[2]16人,助教2人;高級實驗師1人、實驗師4人;中級技師1人;博士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29人;全院教師發表論文300餘篇,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專業書籍20餘本,在全國及遼寧省舉辦的各類專業大賽中獲獎40多人次,科研、教研成果獲獎19項。

學院設有服裝系(本科)、紡織系(本科)、服裝工藝技術系(高職)。其中服裝系現在教師18人,紡織系現有教師14人,高職現有教師8人。

學院擁有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達到中小型服裝企業規模的服裝產學研基地及紡織工程綜合實訓基地。

服裝專業始建於1986年,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是遼東學院四個重點特色專業之一;紡織工程二級學科是遼寧省重點培育學科。2009年又投入專項資金110萬進行了實驗室建設;學校購置了30萬的紡織材料檢測儀器設備。

服裝工藝技術專業,在2001年是遼寧省高職高專改革試點專業,2002年是教育部高職高專改革試點專業;2006年被批准為遼寧省高職高專示範專業。

2008服裝技術專業實驗室通過了遼寧省教育廳合格評估;2008年被遼寧省批准為:遼寧省中小企業服務平台《服裝設計與檢測》;2008年服裝專業實訓基地被批准為遼寧省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學校投入建設資金,購置了生產西服的主要定型設備。

服裝專業教師中有4人獲得遼寧省服裝行業「十佳」時裝設計師稱號;1人獲得遼寧省服裝行業「最佳」制板師稱號,3人獲得遼寧省服裝行業「十佳」制板師稱號,1人獲得遼寧省服裝行業「優秀教練」稱號;1人取得2008年全國紡織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紅豆杯」服裝製作工(制板)競賽決賽優秀獎。

2009年2006級王殿富同學獲得遼寧省「十佳」服裝制板師。

2009年2006級李楠同學獲得遼寧省「十佳」服裝制板師。

2009年9月2006級曹靜同學獲得中國旅遊節首屆旅遊服裝大賽戶外旅遊套裝銀獎。

2009年11月2007級周峰同學獲得「越隆杯」中國紡織高校首屆紡織品設計大賽「最佳花型創意獎」。

2008年我院在參加丹東電台舉辦的「聯通杯」改革開放30年活動中,獲得模特集體表演二等獎。

2008年在丹東首屆藝術設計比賽,有20多名同學獲得金、銀、銅及優秀獎。

2009年我院在遼寧省服裝協會紀念改革開放30年活動中獲得「最佳人才培養學校」。

學院在數十年的專業教學中,勵精圖治,務實發展,已為全國各地服裝、紡織等企、事業單位培養了數千名畢業生,畢業生髮布在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四川、山東、遼寧等地,這些畢業生已在我國很多地區的服裝、紡織行業成為技術管理和設計的骨幹力量,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

服裝紡織學院順應產業需求構建起的同紡織服裝產業運作一一對應的校內實驗室、實訓基地,是保證學院實踐教學空間的系統性、實用性、開放性、靈活性的基礎。它既是建立與理論教學體系並行的教學運行機制的基礎,也是建立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保證。

服裝與紡織學院實驗中心現有高級實驗師4人;實驗師4人;實驗員1人;設備維護工1人。實驗室累計面積3000多平方米,含表演訓練廳1間;美容保健、化妝、美發實驗室5間;服裝CAD機房2間;紡織工程實驗室9間;染整工程實驗室10間;美術基礎工作室3間、立體裁剪工作室2間、服裝設計工作室、攝影工作室和展室等。現有「服裝、紡織產、學、研」實訓中心一座,面積近10000平米;能夠承擔9個專業方向的實驗、實訓教學、專業生產、科研任務和職業技能鑑定工作,重點是承擔着目前3個本科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和職業技能鑑定工作。

2005年底,學校投資近100萬元的改建、擴建的「服裝紡織專業產、學、研實訓中心」完工後,將成為東北地區同類實驗室中最具特色的、規模最大的專業實驗室。將成為服裝、紡織專業先進的教學、科研和對外服務平台。

工作目標

2010年服裝與紡織學院發展總的目標是:以「產學研」為根本,堅持走內涵發展的道路。注重辦學質量,按照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對學院專業進行調整,逐步形成特點明顯的學科群。通過學科整合,突出特點,重點發展,搞好學科專業建設;加強培養,形成教學科研實力較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堅持與行業和地方經濟相結合,推動科研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建設和改造校內實驗、培訓基地,促進教學基礎設施更趨完善;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提高產、學、研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根據社會需要合理制定招生計劃,提高畢業生有效就業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做好黨建工作;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2020年遠景目標是:結合地方新一輪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來構建學科專業體系,通過學科整合,專業調整,培育特色;充分發揮學院二級學科聯繫緊密的特點,積極探索發展交叉各學科,培養新的學科生長點。按照學校新的專業整合要求,按大紡織的理念,搭建本科專業基礎平台,積極圍繞紡織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建設,開展研究生教育,利用整合後的本科專業,申報新的本科專業及方向。積極深入開展產學研的辦學方向,為遼東區域經濟的發展服務,廣泛開展橫向課題研究,儘快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優勢明顯、具有特色的二級學院。

學院地址

學院地址: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文化路325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