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輕觸詩人探摸自然的脈搏(胡正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輕觸詩人探摸自然的脈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輕觸詩人探摸自然的脈搏》中國當代作家胡正根的散文。

作品欣賞

輕觸詩人探摸自然的脈搏

我不會寫詩,但我喜歡,我喜歡詩,但我不會寫。

從浩瀚的文海中,翻閱歷史的長卷,從歷史的長河裡,摘取美麗的浪花。我分明看見,在那浪花的巔峰間,在那長河的低谷里,文字,記錄了歷史,文字,澎湃着自然。歷史是昨天的事情,是沉澱的昨天,這是做學問的人研究的事情,而我更喜歡歷史裡詠頌的自然。

歷史是固定的,而先哲詩人筆下的自然,還在鮮活的存在着。存在着連他們都不知道的事情,他們業已成為了歷史,而他們詠頌的自然,至今仍在生息,經他們生花妙筆打扮過的自然,成為了後人追捧的聖地,而他們,被銘刻在歷史中,成為了人文景觀。

詩人,首先是人,然後才會寫詩。詩是他們對人生的感慨,詩是他們對自然的提煉,詩是他們對人生自然濃縮的精華。於是,因為人們喜歡,這些文字被留下來了,因為人們愛戴,他們的名字被載入史冊,因為貼近生活,他們的名字被口碑傳送。試問,有多少膾炙人口的詩句,至今不是還被人們當成經典吟唱嗎?

我喜歡自然,當然還是偏袒傾向描寫自然的詩句。從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說起,這位開宗的大師,生在長江邊,長在廬山下,他的祖輩為官做仕,在學而優則仕年代,他也不得不走這條路。然做過一任小官後,便「不堪吏職」辭隱了,在田園牧歌中尋找精神寄託他的《桃花源記》,他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最興理荒穢,帶日荷鋤歸。」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的「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滿堂前。」

江南水土的養育,憤世嫉俗的經歷,飲酒豪爽的性格,都化作了對自然的熱愛,演變成文思泉湧的奇才。在古稀有六的年齡,他偎依着長江,枕着廬山靜靜的睡着了。至此,歷史上少了一位官員,多了一位詩人,在中國歷史的文壇上,他以自己的輝煌,奠定了百世田園之主的地位,影響着諸如李白,杜甫這樣的詩壇大家。

不禁想到詩仙李白,這位讓人記不起唐朝,記得起李白的詩聖,更是追尋山水,歌詠自然的霸主。「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僅此兩句,盪氣迴腸,神來之筆。可謂集天地之靈氣,昭日月之精華。他的詩太多了,太美了,輕柔的可聽見聲響,涌動的可看見激流,描繪的可走進其中,奇思構想的如入仙境,一縷仙氣縹緲而來,聚集一股霸氣,一股無人超越的霸氣。

詩人欣賞自然是抒發,詩人抒發來自自然的靈感。他們視天地是萬物的旅舍,看光陰為匆匆過客,更把人生比作南柯一夢,不失時機的相聚桃李園,賞花吟詩,相邀明月,把酒問青天。

捧月的眾星羅布天際。那「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多麼令人叫絕的詩句,詩情畫意,畫意詩情,後人因此而作畫追尋那詩中的意境,這字字珠璣真的是來自天籟之音,真的是無與倫比的境界。那「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的豁達心境,或人或仙的情懷,想象力之豐富,比擬之奇妙,韋應物先哲同樣奠定了自己唐朝詩壇的應有地位。

太多了,不勝枚舉。即使掛一漏萬,即使管中窺豹,即使信手拈來,自然的誘惑,詩人的情懷,已經密不可分的聯繫在一起了。

自然山水,在他們的筆下靈動升騰。翻閱着,捧讀着,崇拜着。感慨着,思想着,澎湃着。我喜歡真實的自然,我同樣喜歡神遊在文字的自然里,我不由得妄想,我真的似乎探摸到了詩人的脈搏,他們分明在輕輕的搏動,穿越了歷史,跨越了時空,在搏動,在搏動,在搏動……

[1]

作者簡介

胡正根,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