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軌道器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軌道器是指往來於航天站與空間基地之間的載人或無人飛船。它的主要用途是更換、修理航天站上的儀器設備。補給消耗品,從航天站取回資料和空間加工的產品等。由於它專門來往於各個空間站,又被稱為「太空拖船」。
嫦娥五號軌道器成為我國首顆進入日地L1點周期軌道航天器
軌道飛行器分為兩種。一種是活動範圍較小的,叫做軌道機動飛行器;另一種是在大範圍內實行軌道轉移的,成為軌道轉移飛行器。
可以搭載七名宇航員在太空至少逗留10天。機艙內有三層甲板:飛行甲板、中甲板和設有生命支持系統的底層甲板。軌道飛行器長37.24米,高17.27米,翼展29.79米,載荷艙尺寸18.3*4.6米,軌道速度每小時28800公里,可容忍溫度1500攝氏度,軌道高度185公里至1000公里,持續時間10至16天。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
- ↑ 經典古文100篇(34) 淮南子·覽冥訓,搜狐,2019-04-15
- ↑ 「天圓地方」的漢字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搜狐,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