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軌道交通企業智能管控中心項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軌道交通企業智能管控中心項目軌道交通企業智能管控中心項目 ——基於大數據分析的預測性維護,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重資產企業,一直以來備受資產流失的困擾。這其中就包括機械設備管理、材料管理、方案與工法管理等不足,造成的重型資產——盾構機損壞、損耗嚴重,以及人員傷亡,並由此引發項目滯後等。寄雲科技為該工程公司提供了「建設盾構法施工管控平台的解決方案」,基於寄雲NeuSeer工業互聯網[1]平台開展的設備故障診斷及遠程運維場景應用,將工業設備與先進的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為客戶提供數據採集、傳輸、存儲和可視化展示,以及異常檢測、盾位追蹤等服務。通過預測性維修、統一管理等方法有效的降低盾構機的維修與故障帶來的高額成本,並解決了其他管理方面的不足。

項目概況

寄雲科技為該軌道交通企業提供了「軌道交通企業智能管控中心解決方案」,通過預測性維修、統一管理等方法有效的降低盾構機的維修與故障帶來的高額成本,並解決了其他管理方面的不足。

項目背景

目前,該軌道交通企業每年承建的隧道數量在100個以上,同時推進的隧道數量不少於40個。隨着工程量的增加,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加之井下施工人員素質、水平良莠不齊,管理人員無法及時掌控井下情況,野蠻施工、偷工減料時有發生,很多設備在出井後才發現嚴重損壞。同時不規範施工帶來的事故也越來越多,在近10多年來,盾構作業已經發生多次嚴重事故,輕則滯後項目進度,重則造成多人傷亡,致使國家資產流失。

該軌道交通企業已經明顯感覺在機械設備管理、材料管理、方案與工法管理、勞務管理等方面力不從心,尤其盾構機這種重型資產的實時監控和維保,更是燃眉之急。據了解,國產直徑6m的盾構機,造價3000萬 – 5000萬人民幣;相近規格的進口設備日系要3500萬左右,德系接近4000萬。因挖掘過程中操作不當、監控不到位導致主軸斷裂的維修等待時間超過一年,直接經濟損失超千萬。

為此,該軌道交通企業計劃構建智能管控中心項目,以實現對工程精確設計和模擬,圍繞施工過程管理,建立互聯協同、安全監控、智能化生產等項目信息化生態圈,實現工程可視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經初步調研,該軌道交通企業發現項目涉及的數據量級是龐大的,歷史數據顯示,盾構機每掘進100環就產生400+萬數據,平均每條線路需要掘進1500-2000環,該軌道交通企業年均挖掘100-200條線路,即每年該軌道交通企業僅盾構機數據就已經達到了十億級別!傳統IT很難勝任,大數據[2]無疑是其不二選擇。經過層層篩選、嚴格把控,該軌道交通企業最終選擇了寄雲科技提供的解決方案。

項目簡介

為了更好協助該軌道交通企業能夠:

1)掌控施工情況,指導施工;

2)管理施工設備

3)提高施工安全,

寄雲科技向該軌道交通企業提出建設盾構法施工管控平台的解決方案,主要內容有:

構建以盾構為中心的產品質量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根據製造產品的特點、製造質量控制和管理的內容,構造產品的全質量管理系統體系結構。該體系結構以產品質量過程管理為框架,在產品生命周期內有效地進行各種活動,實現對產品質量的統一管理,並方便的提供給用戶和應用系統使用。

構建盾構法隧道施工相關數據模型

全面分析該軌道交通企業的業務定義、規則和數據,經過抽象、歸納和集成,對數據進行集中、清理、補錄和整合,構建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數據模型,實現該軌道交通企業企業資源共享和統一的業務視圖,支持各部門管理和業務發展的分析型應用。

支持其他應用系統建設

建設企業分析視圖(盾構、盾構法施工分析主體統一視圖)。逐步建設匯總數據層等數據平台系統基礎功能,支持統計報表和分析型客戶關係管理系統數據集市的要求和其他應用系統的構建。

建設領導駕駛艙

建設領導駕駛艙服務功能,為企業管理和決策層提供及時、精準的經營信息。實現對企業關鍵業務指標的統一管理,能夠在「第一時間」統一、自動地產生所有指標,支持時間、機構等多維分析,支持歷史趨勢分析。

逐步修訂盾構機關鍵部件的預測性維修目標

盾構關鍵部件維修費用昂貴,通過對關鍵部件傳感器的數據進行收集,結合維修保養等數據進行預測性維修,為該軌道交通企業在設備維護保養上大幅節約成本、降低故障發生率,提高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