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遷都邯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遷都邯鄲,是指中國戰國時期趙國國君趙敬侯在前386年把國都由中牟遷到邯鄲的歷史事件[1]。趙國遷都邯鄲是邯鄲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也是趙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趙國政治經濟軍事發展的必然結果。邯鄲為趙都長達158年之久,歷經八代國君,成為漢地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在黃河流域諸多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

背景

趙簡子是趙國的實際創建者,奪取邯鄲城是趙氏立國的標誌,所以後世稱他為「名為晉卿,實為晉權,奉邑侔於諸侯」。他的後代子孫也都追述他的豐功偉績。

趙簡子去世後,他的兒子毋恤即位,是為趙襄子。由於趙襄子的母親是狄族人,期初頗受趙簡子的歧視,後來因為姑布子卿的推薦,才收到賞識。根據史書記載,趙簡子曾為了試探看他的兒子中誰最有才能,他謊稱在常山藏有寶符,誰先發現,就歸誰。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去山上尋找寶符,結果都是一無所獲。而趙襄子卻說自己已經得到了寶貝。趙簡子問他找到了什麼寶貝,他說道「從常山臨代,代可取也」,原來,趙襄子看破了趙簡子北伐代國的意圖,趙簡子這時候認識到毋恤最為精明,於是廢掉了太子伯魯,立他為太子。趙簡子後期的主要活動是實施東進邯鄲的戰略,未來得及着手北伐就去世了。趙襄子即位後,剛處理完趙簡子喪事,馬上着手北伐事宜。他以宴請的方式邀請代王來赴宴,在席間殺了他,然後發兵滅掉代國,北進戰略得以順利實施。

以後。趙襄子同智氏,韓氏、魏氏聯合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封邑土地,挫敗了晉出公的反攻計劃。他即位的第四年,四卿內部又發生了分裂,智氏強迫韓趙魏三家割地給他,韓魏兩家由於力量薄弱,答應給他,但是趙襄子斷然拒絕,智氏和趙氏矛盾頓時激化。接着智氏脅迫韓魏一起攻打趙氏,爆發了三家聯軍攻趙的晉陽之戰

晉陽之戰中,趙氏危急達到了頂點,聯軍曾引汾水灌城,「城不侵者三版」水距城牆上緣只有三版距離高;城中糧食已經吃完,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局面;趙氏內部也極端不穩,「群臣皆有外心,禮益慢」。為了擺脫危急,趙襄子採取了分化敵人內部的策略,派出宰相張孟談潛出城外,遊說韓魏兩家,韓魏兩家本來就和趙氏歷史關係極深,加上早對智氏驕橫跋扈心存不滿,這次又是脅迫而來,所以一拍即合。趙韓魏三家裡應外合,「反滅智氏,共分其地」。三家分晉的格局形成。於是「趙北有代,南並智氏,強於韓魏。」。趙國的疆域基本形成。

趙襄子在位三十三年,趙浣即位,為趙獻侯,期間以中牟為國都,後來趙襄子之弟,即趙桓子趕走趙獻侯),自立於代地,僅僅一年就去世了,趙人復迎趙獻侯即位。趙獻侯在位十五年,其子趙籍即位,為趙烈侯。趙烈侯六年(前403年)與韓魏兩家分晉,正史取得諸侯名分。趙烈侯在位九年去世,傳位給他的弟弟武公。武公在位十三年去世,傳位給趙烈侯之子趙章,趙章就是趙敬候。在他即位的第一年(前386年)就發生了武公之子趙朝爭位之事,「敬候元年,武公子朝作亂,不克,出奔魏。趙始都邯鄲」。可見,遷都邯鄲的因素,也有趙氏內部的變亂原因。

建設

趙國遷都邯鄲後,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興建運動[2]。逐步建立位於西南地區具有行政性質的趙王城和東北地區居民生活區域的大北城。

視頻

趙遷都邯鄲 相關視頻

探尋古趙文化(五)邯鄲趙王城遺址,湮沒於歷史之中
河北邯鄲趙王城遊記之五,歷史長卷,游趙王城,讀趙國歷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