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過秋天的田野(韓劍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走過秋天的田野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走過秋天的田野》中國當代作家韓劍鋒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走過秋天的田野

鄉村的田野,在晚秋的時節漸漸露出本色。秋天,那些曾經鬱鬱蔥蔥的莊稼,隨着季節的腳步,走下了枝頭或離開了地底,沒有了莊稼的高低錯落,田野,變得空曠。高遠的天空,蕭瑟的秋意,絢麗色彩的鋪墊,給人留下各種無窮的時間空間遐想。

秋天的田野應該是如此的,金黃的絢爛 ,豐收着詩意。我前些天剛收拾好地里的莊稼,月光和蟲鳴就盛滿了田野。荷田裡幾朵荷花孤單地開着,盛裝的日子已經落幕。村口的那株楓樹在風中輕輕頷首,它在風霜中的燦爛才剛剛開始。後溪畈的那片金黃稻穗在收割機下入了糧倉,小城街道兩旁的銀杏剛剛泛黃。我還顧自在風中奔跑,風帶着嘲諷地笑回過頭說:許多事都不會等你,季節要走進下一個輪迴。是的,已是秋天的時節了。

我爬上高高的山崗,站在山頂遠遠地望,被隔離了一個夏秋的村莊,一個又一個在遠處顯現。山上楓樹的葉子開始微微地黃,田野里那些金黃正在日日收割隱藏。我站在那裡,看着家鄉並不富沃的土地,目所能及的一層又一層峰巒,仿佛一波又一波漣渏,漾開人的心扉,引導着舊時的目光深情地眺望遠方。

被收割過的土地,裸露在秋陽下。晝的時段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在夜露的浸染下,吹過來的風裡帶着稻杆的清香,還有蕃薯的味道。對了,我記起了,也是很多年前的那些個黃昏,在家鄉有那些秋日的田野上,有老牛,彎彎的犁頭。口銜煙杆的老漢輕呵牛的聲音,低頭拉犁的耕牛一步步地踏入翻過身泥土的聲音,人與牛一起重重地喘息聲,匯在秋蟲最後的嘶鳴里,然後一同被秋風吞沒。被犁頭翻卷過的土,呈現出魚鱗片的形狀, 一波風低低地吹拂過,雲朵也被撕裂成一片片的魚鱗狀。一陣陣泥香隨着遠處田野里的灰煙,在秋野里擴散。秋天的神韻,被陽光灑在高高低低的梯田間,層層疊疊的峰巒上,在清涼的夜色中,被高懸透亮的秋月籠罩在「唧唧」的蟲鳴呢噥里,恬淡而靜謐。

我走進秋天的田野,開始看到秋的色彩斑瀾,聽到了秋蟲的輕聲淺吟。荷田裡那些衰敗的花,竹籬笆旁偶見的牽牛花,孤伶伶地開着,山路邊三五朵碎花,一點點微彩,掩不住秋的蕭瑟。西溪邊的淺水處,蒹葭蒼蒼,蘆花輕盪,夕陽下的絢爛,平添了晚秋的一絲高闊清寒。

人在深秋深沉,情在深秋寂靜。西溪邊新建的高大雄偉的太平門立在秋色里,是宋人的那一闕:「晚秋天,過暮雨,雲容斂,月澄鮮。正風露淒清處,砌蛩喧。更黃蝶。舞翩翩。念故里,千山雲水隔。被名韁利鎖縈牽。莫作悲秋意,對尊前。且同樂。太平年。」從牛頭山奔跑着下來然後靜靜地流着的是西溪的秋色:「淡淡秋江落日斜,水清沙白下寒鴉。漁人撤網攜壺去,一路歌聲入荻花。」透過太平門可以看見車門的茶山和荷田:隔岸茅茨低小,臨溪草徑橫斜。楊柳已無餘葉,芙蓉尚有殘花。南門碼頭,畲家人正用一場熱鬧的水上婚禮為這秋色增添一些喜慶的色彩。

我終於在這片明媚的秋色里,收斂住心神。俯身,貼近了這秋天的田野,聞着這泥土的芳香,立在深秋的風裡,享受着秋陽的溫暖。

心香幾分閒,邀月下江南,細雨隨風流,殘荷落珠圓。這是朋友的感慨,他在塔邊的荷田尋着殘荷,天空里飄着細碎的秋雨。

祝村的萊峰佛塔傳來悠揚的曲子,帶着濃郁佛意,是梅朵的《一曲禪音》:禪音悠揚過山水,修行千年也無悔,寧靜怡然心如飛,無塵的心靈最美。蓮子落池幾輪迴,前世甘露滴花蕊,空靈梵唱入心扉,雙喜自在佛前跪,聽一曲禪音,心淨如水。禪心映明月,天地綻芳菲,般若蓮花生,滌盪着智慧,看雲淡風輕,禪音聲聲醉。那些還在秋風裡倔強佇立着的弱小的蓮蓬,已經枯黃,在日日夜夜的塔鈴聲中涅槃,猶在聆聽佛曲。幾隻留守的白鷺,在它邊上閒庭信步地徜徉。此景和此曲很和韻,婉約清遠,寧靜祥和。

我凝望着這秋天的田野,原本,這世上結束和開始從沒有界限,只有一個又一個輪迴。秋天收穫了果實的田野,又開始醞釀來年的春天。所有晾曬透了的土地,都要經過漫長的等待,從秋霜的浸染開始,享受冬雪的覆蓋,一旦得到春梢的撩拔,就會在燕子的斜風細雨和耕牛的哞叫聲里甦醒。

想起了法國畫家米勒於1857年創作的《拾穗者》油畫,那是一幅農村里最普通的情景:收割忙碌的景象,一片收割的田地,廣袤無垠,麥垛堆積如山。秋天金黃色的田野上,一望無際,畫面最前方的三個農婦,在收割後的田地里彎着腰撿拾遺留在地上的麥穗,三個農婦斜向排開,姿態迥異。有側臉半彎着腰,手裡捏着一束麥子,正仔細搜索着那已經拾過一遍的麥地;中間紅色頭巾的正快速拾着,另一隻手握着鼓鼓的袋子,已有收穫;藍頭巾的婦女顯然是剛剛過來,左手握着右手剛拾來的麥穗,敏捷地把它們放在背後。她們那麼認真,那麼仔細,唯恐漏掉一個麥穗,把收穫和成熟遺忘在這空曠的秋色里。

我走過這秋天的田野。是啊,無論有多少的情思遐想,秋天的收穫,握在自己的手中,心裡才踏實亮敞。[1]

作者簡介

韓劍鋒,愛好攝影、寫作,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