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赤才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學名:赤才

拉丁學名:Erioglossum

rubiginosum (Roxb.) Bl.

別 稱:孖仔樹

二名法:Sapindus

rubiginosus Roxb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無患子目

亞 目:無患子亞目

科:無患子科

屬:赤才屬

分布區域:印度中南半島

馬來西亞菲律賓

印度尼西亞,東至伊里安島

赤才一般指四葉赤才(chì cái),拉丁學名:Erioglossum rubiginosum (Roxb.) Bl.,學名:Lepisanthes rubiginosa (Roxburgh) Leenhouts,俗名:孖仔樹,異名:Erioglossum rubiginosum Sapindus rubiginosus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通常2-3米,有時達7米,樹皮暗褐色,不規則縱裂;嫩枝、花序和葉軸均密被銹色絨毛。葉連柄長15-50厘米;小葉2-8對,革質,第一對 (近基) 卵形,明顯較小,向上漸大,橢圓狀卵形至長橢圓形,中國產於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以及廣西合浦南寧地區,雲南西雙版納有栽培。生灌叢中或疏林中,很常見。 [1]

四葉赤才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通常2-3米,有時達7米,樹皮暗褐色,不規則縱裂;嫩枝、花序和葉軸均密被銹色絨毛。葉連柄長15-50厘米;

小葉2-8對,革質,第一對 (近基) 卵形,明顯較小,向上漸大,橢圓狀卵形至長橢圓形,長3-20厘米,頂端鈍或圓,很少短尖,全緣,腹面深綠色,稍有光澤,僅中脈和側脈上有毛;

背面干時常變褐色,被絨毛,毛通常很密,很少稀疏;側脈約10對,末端不達葉緣;小葉柄粗短,長常不及5毫米。花序通常為復總狀,只有一回分枝,分枝的上部密花,下部疏花;

苞片鑽形;花芳香,直徑約5毫米;萼片近圓形,長2-2.5毫米;花瓣倒卵形,長約5毫米;花絲被長柔毛。果的發育果爿長12-14毫米,寬5-7毫米,紅色。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分類文獻

Erioglossum rubiginosum (Roxb.) Bl. Rumphia 3: 118, in obs. 1847; Radlk. in Engler, Pflanzenr. 98(IV. 165): 693. 1932; How et Ho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3: 387. 1955; 海南植物志3: 81, 圖580. 1974.——Sapindus rubiginosus Roxb. Pl. Coromandel 1: 44, t. 62. 1795; ——Lepisanthes rubiginosa (Roxb.) Leenh. in Blumea 17: 82. 1969.

四葉赤才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800米的山谷密林中。

四葉赤才分布範圍

產河口、馬關;廣東海南亦有。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至伊里安島

參考來源

  1. 赤才,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