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赤字,意即入不敷出。財政赤字,即政府的支出額度比收入的部分多,多花的這一部分預算,就會隨着國庫的支出流入國內社會當中;貿易赤字,即進口總額比出口總額多,又稱入超,多花的這一部分錢,就隨着國際貿易流入國際社會當中。該字於日本大正年間到昭和初期開始流行,後來流傳至中國

基本概念

赤字多用於財政,意為虧本[1]。財政年度內財政支出大於收入的差額。因會計上習慣用紅字表示而故名。在我國,財政收支是通過國家預算平衡的,財政赤字通常表現為預算執行結果支出大於收入的差額,故亦稱預算赤字。一年的財政收入代表可供國家當年集中掌握支配的一部分社會產品,財政支出大於收入,發生赤字,意味着由這部分支出所形成的社會購買力沒有相應的社會產品作為物資保證。

為了彌補財政赤字,一些國家不得已而增發紙幣,即增加沒有物資保證的貨幣發行。如果財政赤字過大,財政性貨幣發行過多,物資供應長期不能滿足需要,就會發生通貨膨脹,造成物價上漲,致使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因而應按照量入為出的原則安排財政支出,保持財政收支平衡。但由於工作失誤或發生戰爭、嚴重自然災害等意外事故,也往往會使財政短收或超支,形成赤字[2]。一般情況下,社會主義國家財政應當堅持收支平衡,略有結餘,不打赤字。堅持財政收支平衡,不能僅僅着眼於財政收支本身,還要將財政收支同整個國民收入分配聯繫起來看,防止虛假的平衡和隱蔽的赤字。例如,計劃確定的收入指標不切實際,執行中用擠占其他方面收入的辦法實現,對應付的費用安排不足,支出留缺口等,這樣形成的平衡就不是真正的、可靠的平衡,而是表面的虛假的平衡。企業虛報產值、利潤,或發生產銷脫節就會使一部分財政收入虛假,財政收支可能平衡,但實際上有隱蔽的赤字。 如果支出大於收入,略有赤字,這也是一種有利的狀態,說明國家財政收入得到了有效、充分利用。但是我們必須把赤字控制在一定限度內。

視頻

赤字 相關視頻

赤字
白岩松:道德赤字與人性虧損才是現在最大的赤字和虧損 原創

參考文獻

  1. 別說你懂「財政赤字」 ,搜狐,2017-12-22
  2. 財政部就2016年財政赤字有關問題答問,中國政府網, 20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