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壽昌墨客葉實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方回(1227~1305),字萬里,別號虛谷。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為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為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2]。
方回著作,有《桐江詩集》。戴表元《桐江詩序》稱其集刻於嚴州,65卷。今存《桐江集》4卷,《桐江續集》[3]36卷。其作品散失不少。《瀛奎律髓》傳世有兩種刻本,一為吳之振所刊,一為蘇州陳士泰所刻,系翻明成化三年龍集刻本。
“ |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地中間獲鍾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何其妙哉善摹畫,束縛毫管備{肝干換八}飾。鶴眼鳳味鑿湍石,黟楮剡藤搗成足。 松煙魚胞和堅密,夸精鬥巧不遺力。隸真行草最後出,萬乃不能及古一。 有良弓矢無良射,器利工拙繆繩尺。風頹俗降嘆近日,四寶往往俱難得, 尤艱得者墨一物。燃爇膏脂磔桐實,非膠太燥則太溢。高價玄圭詭蒼璧, 其實不直瓦與礫。羲獻不起歐褚畢,亦無李杜大詩伯。顛倒吏牘冒儒籍, 乳臭小兒僅甲乙。苟且研磨暗竄易,奚李縱生懼稱屈。壽昌葉老獨奇崛, 陟孤涉澗負囊笈。直笏圓丸動盈百,病風手蔗銅蟾滴。瀲灩龍光浮五色, 便覺硯中轟霹靂。金錢亦不過求索。但欲流名寄篇什。噫嘻此一怪墨客, 作書轉送三嘆息。物有當黑不肯黑,事有當白不肯白。 |
” |
— [元]方回 |
美學追求
方回的格高應該包括這樣幾方面:一是詩人高尚的人品和厚重的修養,二是詩歌積極健康、深厚的思想內容,三是詩歌整體上恢宏悲壯或勁健清瘦的藝術風格。四是細節上,詩歌語言的典雅,詩歌的新奇等。
在倡導格高的同時,方回又重視以圓熟、細潤來彌補由于格高而帶來的粗鄙。詩格並不甚高的詩歌能做到圓熟、細潤,也是可取的。
總的來說,方回的圓熟的定義是「取之左右逄其原是也」。是一種自然,是意到而又語工,工而無痕。如卷二十方回稱尤袤詩「卻自圓熟,無一斧一斤痕跡也。」不管是詩歌未經鍛煉而自然渾熟天成,還是老杜說過「美人細意熨帖平,裁縫滅盡針線跡」,總之,圓熟就是詩歌自然混融,工而無痕。
那種集格高、圓熟、細潤為一身的詩歌,最為方回所推崇,是詩歌藝術上的極品,也即方回之於詩歌的美學追求。